摘要:“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很快我们将迎来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月饼节、仲秋节、团圆节、拜月节、祭月节、月亮节等,其与端午节一样,都是我国民间叫法最多的节日之一。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很快我们将迎来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月饼节、仲秋节、团圆节、拜月节、祭月节、月亮节等,其与端午节一样,都是我国民间叫法最多的节日之一。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每年中秋节对应的农历时间都是固定的,都在八月十五,但是每年中秋节对应的阳历时间不固定,今年中秋节的时间在10月6日,因此今年是中秋与国庆两节相连。
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放假时间安排为:10月1日(周三)至10月8日(周三)放假调休,总共8天,其中9月28日(周日)以及10月11日(周六)需要正常上班。今年虽然国庆节与中秋节合计放假8天,但是减去2天的调休时间以及2天的周末放假时间,实际只放假4天,可以说这8天由“1天的中秋节法定节假日+3天的国庆节法定节假日+2天的调休+2天的周末”共同组成。
那么中秋节是如何来的?中秋节最早起源于我国先秦时期的“秋分祭月”,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节气是我国最古老的“祭月节”,先秦的天子会在每年春分当天早晨祭拜太阳,在每年秋分当天的晚上祭拜月亮,不过由于秋分这天晚上并不一定有月亮,即便有月亮也并不一定是圆月,因此人们把祭月的时间放在了中秋这一天,即八月十五,中秋正值三秋的一半(农历七月、农历八月、农历九月),再加上八月的中旬正是秋收作物收获的季节,人们用刚收货的粮食作物祭拜月亮、祭拜祖先。
到了汉代时期,人们除了中秋祭月外,又逐步增加了赏月的习俗,不过这个时候赏月的时间并没有固定在八月十五,因此八月十五并没有形成节日;而到了唐代时期,祭月以及赏月的时间都固定在八月十五,在长安一带八月十五赏月的习俗盛行,中秋节开始成为全国性节日;而到了宋代时期,官方明确规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同时月饼开始成为节令食品。可以说中秋节起源于先秦时期,定型于唐朝时期,正式定于宋朝时期。
1、今年是青蛇年中秋节。我国民间一直用干支历来记录时间,干支历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及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特定顺序组成60个组合,从甲子年到癸亥年,以60年为一周期不断循环记录年份的顺序。2025年是乙巳年,天干“乙”对应五行中的“木”,表示青色,而地支”巳”对应生肖蛇,因此2025年的中秋节是青蛇年中秋节,下一次再出现青蛇年中秋节在2085年。
2、今年是月夕秋分后。这里的“月夕”指的就是中秋节,秋分是农历八月的中气,因此每年中秋节的正常时间在八月中旬,但是受农历闰月的影响,有的年份秋分节气在中秋节前面,有的年份秋分节气在中秋节的后面。
今年秋分交节的时间在9月23日,中秋节的时间在10月6日,因此今年中秋节在秋分的后面,属于“月夕秋分后”。老话说“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月夕秋分后,丰收好年景”,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如果中秋节的时间在秋分交节的前面,那么预示着年景可能会不好,粮食的收成会相对差;反之,如果中秋节的时间在秋分交节的后面,那么预示着年景会比较好,农民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3、今年是“晚中秋节”。这很好理解,每年中秋节的阳历时间都在9月份或者10月份,如果中秋节的时间在9月的前10天,那么就是“早中秋节”;而如果中秋节的时间在10月份,那么就是“晚中秋节”,今年10月6日的中秋节,中秋节到来的阳历时间明显比较晚。
如今中秋节祭月的习俗估计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但是吃月饼和赏月的习俗依然非常流行。月饼是中秋节的节令食品,到了中秋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人们通过吃月饼来象征团圆;而圆圆的月亮本身就是团圆的象征,因此中秋节的核心精神就是“阖家团圆”。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马上中秋节就要到来了,提醒大家5件事早做准备,平安过中秋!
除了吃月饼、赏月外,在我国民间还有“躲月”的习俗,而躲月也就是“躲太岁”。太岁是天上的木星,其一年绕太阳大约运转30度,因此木星绕太阳运转一周就对应地球上的12个生肖年;太岁其素有“年中天子”之称,每一年都有一位太岁当值,60个太岁对应六十甲子轮值掌管人间祸福,像2025年是乙巳年,2025年的当值太岁为“吴遂”。
太岁是影响力最大的神,因此太岁我们不能犯,在中秋节这天不仅仅是“满月”之日,同时又是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地球上的磁场相对混乱,为了避免犯太岁,一些容易犯太岁的生肖就需要“躲月”。躲月看起来没有科学根据,但是这反映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以及对平安生活的追求。
2025年的中秋节有4个属相要“躲月”。2025年是属蛇的本命年,老话说“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在古人看来本命年容易犯太岁,因此属蛇的人在今年中秋节要“躲月”;其次与本命年相冲、相破、相刑的属相也容易犯太岁,其中亥巳相冲,申巳相破,寅巳相刑,寅巳还相害,因此属相猪、猴、虎也要在今年中秋节“躲月”。
那么我们如何躲月?躲月并不是说要躲避月亮、躲避月光,而是要我们规避风险、规避争吵;中秋节这天晚上很多人会出去玩,这天晚上我们不要回家太晚,到了八月中旬气候已经变冷凉,如果我们晚上回家太晚那么就容易受寒;同时,这天我们不要去危险的地方要玩耍,如深山、陌生的水域,以免发生不测;此外,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为了不破坏节日的氛围,为了不影响家庭和睦,这天忌讳我们与家人争吵。
《帝京景物略》记载:“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说的就是在中秋节回娘家的已婚妇女,在中秋节这天必须回到公婆家,因此在我国民间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
换言之,在中秋节在这天已嫁之女必须要在公婆家过节,而不能在婆家过节,正如老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人们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公婆家的人了,因以公婆家为重。
每到中秋节,很多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娘家给父母送礼,这样一来我们就要提前安排好时间,我们可以提前两三天回娘家送礼,也可以提前五六天回娘家送礼,但是最迟应在中秋节当天回娘家送礼,并且应在晚饭前返回到公婆家。
中秋时节秋高气爽,这个时候月亮最圆最亮,正是阖家团圆之时,老话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中秋节前后正是桂花盛开的时候,人们把桂花酿成桂花酒,在中秋节当天全家人一起享用,象征着生活甜甜蜜蜜。
在我国民间有中秋节喝桂花酒的习俗,为了保证桂花酒的口感,桂花酒一般都需要提前一周以上酿制。那么我们如何自己在家酿桂花酒?
材料准备:新鲜的桂花100~200克(确保表面无水汽,否则酒易变质,去除花梗、树叶等杂质)、粮食酒、冰糖(约为桂花量的2倍重量)、可密封的玻璃罐(确保无油无水!,使用前用高度酒涮洗一遍,晾干)。
制作:我们 在罐底铺一层桂花,然后铺一层冰糖,如此交替重复,直至材料用完。最上层用冰糖封顶;然后我们将白酒缓缓倒入罐中,直至完全淹没所有桂花和冰糖,并留出约1/10瓶身的空间,不要倒满;最后我们 密封好瓶盖,将酒罐放置在阴凉避光处保存,浸泡一周以上即可饮用(浸泡一月以上风味更佳)。
到了中秋节秋意味着秋天已经过了一大半,天气变得明显凉爽,在早晚已经开始有冷意,尤其是今年的中秋节到来的时间特别晚,这也意味着中秋节后天气会很快变冷,我们要特别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对于体弱的老人或者小孩来说,保暖工作一定要重视。
因此,到了中秋节我们要提前准备好御寒的衣服,在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以前的冬衣拿出来晾晒,这样穿起来会更加的舒服。进入中秋后,我们要多留意天气预报,一旦有寒潮来袭,那么我们就要及时添加衣服御寒。
到了中秋节当天,我们可不要忘了观察这天的天气状况。我国是农耕文明古国,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了很多经验,在我国农村就有句老话叫“八月十五雨淋淋,正月十五雪打灯”,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在中秋节当天下雨,那么预示着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可能会下雪,这会影响人们闹元宵。
总结,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提醒大家以上5件事不要忘,祝大家平安顺遂!
来源:畜牧堂免费问诊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