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猛地一沉。那个曾经在京东掌控千亿账本、说话条理分明的财务副总裁,如今已无法言语,连吞咽都成了奢望,甚至开始不受控制地流口水。
最近看到蔡磊的最新消息,心猛地一沉。那个曾经在京东掌控千亿账本、说话条理分明的财务副总裁,如今已无法言语,连吞咽都成了奢望,甚至开始不受控制地流口水。
命运,又一次对一个不肯认命的人,露出了最残酷的一面。
41岁之前,蔡磊的人生是教科书级别的“成功模板”:名校毕业、高薪高职、家庭美满、事业巅峰。他是那种你朋友圈里“别人家的人生”——开着豪车,住着大平层,孩子可爱,妻子温柔,连加班都加得理直气壮,因为“在改变世界”。
可就在他人生最亮的时刻,渐冻症像一场无声的雪崩,把他从山顶推了下去。
起初只是手指抖一下,他以为是熬夜太多;后来手抬不起来,他以为是肩周炎;直到医生说出“渐冻症”三个字,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寸寸“冻住”,而大脑,却要清醒地旁观这场死亡直播。
这病有多狠?
它不让你昏迷,不让你昏睡,它让你眼睁睁看着自己从一个能跑能跳的人,变成一具“活着的雕塑”:
手不能动,腿不能走,嘴不能说,最后连呼吸都要靠机器。
但脑子清楚得像刚冲完咖啡,想喊喊不出,想哭哭不了,连翻个身都要别人帮忙。
换成普通人,可能早就崩溃了。
可蔡磊偏不。
他没选择躺平等死,也没躲进病房自怨自艾,而是做了一件更疯狂的事——砸钱、组队、搞科研,自己当自己的“救命恩人”。
十亿身家,说投就投。
他成立专项基金,建患者数据库,重启“冰桶挑战”,甚至拖着瘫痪的身体开直播,用仅能活动的手指敲字,跟网友聊病情、聊希望、聊“还能做点什么”。
他不是在等药,他是在造药。
不是为了自己能站起来,而是为了后来的人,别再走他走过的绝路。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明知结局,依然选择奔跑。
可病魔从不讲道理。
它不管你多努力,多有钱,多想活。
蔡磊的身体,还是一天比一天差。
从手抖,到瘫痪,到呼吸依赖机器,再到如今失语、流涎、脖子僵直——他像一盏油快烧尽的灯,光越来越弱,但还在努力亮着。
最扎心的是,他脑子清楚,却说不出话。
他想安慰妻子,想抱抱孩子,想说“我没事”,可嘴巴张不开,手指动不了。
那种痛苦,不是身体的疼,是灵魂被囚禁的窒息。
而他的妻子段睿,也从一个优雅的职场女性,变成了全天候的护工、发言人、筹款人。
她一边照顾瘫痪的丈夫,一边直播、接受采访,为研究筹钱。可偏偏有人跳出来说:“是不是在卖惨圈钱?”
我真想问一句:
你们捐过一分钱吗?你们照顾过一天病人吗?你们凭什么站在道德高地,审判一个在泥里爬行的人?
蔡磊和段睿没在演戏,他们在真实地活着,真实地抗争。
直播不是作秀,是他们为数不多能继续战斗的方式。
每一分打赏,每一句鼓励,都是他们坚持下去的燃料。
有人说,他这么拼,值得吗?
毕竟,身体已经到了极限,翻盘的希望渺茫。
可蔡磊从一开始就没想“翻盘”。
他想的,是在倒下前,多铺一块砖,多点一盏灯。
他签了遗体捐赠协议,说:“等我走了,骨头都拿去研究。”
这已经不是“抗癌”了,这是用生命为人类医学探路。
他不是超人,但他做了超人做的事。
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在绝境中,还能有多大的光。
所以,别再说什么“顺其自然”“接受命运”了。
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对抗自然,改写命运的。
蔡磊或许走到了终点线前最后几步,
但他跑过的路,会让更多人看到希望。
他倒下的姿势,比很多人的站立,更挺拔。
愿他少些痛苦,愿段睿不再被误解,
愿那束他亲手点燃的光,
最终,照亮所有在黑暗中等待的人。
致敬,蔡磊。
你不是“渐冻人”,
你是烧得最旺的那团火。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