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疥螨和虱子的反复侵袭?不只在于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22:28 1

摘要: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学会(EADV)作为皮肤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每年都会汇聚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与学者,分享最新的临床研究与治疗进展。在2025 EADV年会上,疥疮和虱子这一看似“古老”的话题依然被列入重点议程,来自挪威TROMSØ的Anne-Mar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对抗疥疮与虱子是一场需要“药物、环境、教育”三方协同的战役,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整理丨尼莫

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学会(EADV)作为皮肤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每年都会汇聚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与学者,分享最新的临床研究与治疗进展。在2025 EADV年会上,疥疮和虱子这一看似“古老”的话题依然被列入重点议程,来自挪威TROMSØ的Anne-Marte Henriksen医生带来了一场题为“Scabies and lice(疥疮与虱子)”的专题演讲。这场报告不仅梳理了疾病的流行趋势和诊疗策略,还引发了临床医生们对如何应对耐药与防控难题的深入思考。

疥疮:古老但仍未退场的敌人

Anne-Marte Henriksen医师介绍道,疥疮是一种由疥螨(Sarcoptes scabiei)感染引 起的皮肤病,别看疥螨只有半毫米大小,却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困扰。雌螨在交配后钻入表皮,每天产卵两到三枚, 短短几周内便能完成繁殖周期。即使离开人体,它们也能在湿冷环境中存活一两天——这意味着不仅人和人之间能直接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和衣物也可能成为“中转站”。

图1:疥螨的生物学和生存周期

疥疮最典型的症状是瘙痒,尤其夜间瘙痒感加重,让患者痛苦不堪。皮肤上常见到隧道状皮损,好发于指缝、手腕、腰部和生殖器等部位。更棘手的是一种“结痂性疥疮”,患者身上可寄生成千上万只螨虫,传染性极强,且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HIV感染者和老年人。

全球负担:高收入国家也未幸免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被忽视的热带疾病之一,全球约有2亿疥疮患者,在热带地区尤为常见,根据流行病学数据,全球数亿人受到疥疮影响,尤其在资源有限的国家和人群聚居的场所更易爆发。

以往人们多把疥疮视为低收入地区的问题,但Henriksen医生提醒,欧洲等高收入国家近年来也出现了上升趋势。挪威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扑灭司林的销量和初级保健就诊人数均大幅增加,提示病例在持续增多。

这让人不得不思考:疥螨是否变得更“狡猾”了?

图 2:结痂性疥疮的特征性发现

Henriksen医生强调,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疥螨传染性增强。更多的病例来自养老院和家庭聚集场所,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主要受害群体。换句话说,还是“人多挤、医疗少”这种环境因素在起主要作用。

疥疮治疗的进展与挑战

疥疮的诊断大多依赖临床经验,皮肤刮片检查仍是金标准。Henriksen医生提到,皮肤镜是非常实用的工具,配合细针使用时,螨虫甚至可以直接被取出。虽然一些新技术正在研发,但在临床实践中尚未普及。

2013年欧洲指南推荐的药物包括扑灭司林、伊维菌素和苯甲酸苄酯。目前,扑灭司林(Permethrin)乳膏依旧是治疗疥疮的首选药物。然而,药物依从性差、错误用药方式以及耐药性的出现,正逐渐成为临床难点。

图3:疥疮的治疗方案汇总表

丹麦的一项研究发现,用药8小时后仍有65%的螨虫存活,12小时后仍有25%存活[1]。另一项西班牙研究则提示,疗效下降更多与依从性不足相关,而非耐药[2]。换句话说,患者可能没用对方法或没坚持足够时间。

图4:2006—2018年挪威疥疮发病率的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苯甲酸苄酯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更高的治愈率,甚至被建议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伊维菌素口服治疗则更适合大规模人群,但对虫卵无效,需要间隔一周重复用药。近年来,美国还批准了新药多杀霉素,单次外用即可,安全性较好,但在欧洲尚未普及。

防控:药物之外更需环境治理

Henriksen医生特别强调,仅仅治疗患者个体是不够的。疥螨在离开宿主后仍可存活数日[3],因此床单、衣物和毛巾都可能成为传染源。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同时接受治疗,衣物、床品、玩具等生活用品都要清洗消毒,无法清洗时,密封至少放置72小时。

对于养老院和学校等机构,一旦发现病例,应立即开展大规模筛查和集体治疗,以免形成难以控制的暴发。她特别强调,很多时候复发的原因并不是药物无效,而是接触环境没有彻底处理。

虱子:三种不同的“小麻烦”

除了疥疮,Henriksen医生还对虱子感染进行了总结。与疥螨类似,虱子也在人类历史上“根深蒂固”。不过,它们的生存习性和危害各不相同:

体虱:寄居在衣物缝隙里,卫生条件差时多见,可传播斑疹伤寒等严重疾病。

头虱:常见于学龄儿童,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帽子等传播,与卫生习惯关系不大。常用二甲硅油治疗,扑灭司林已不推荐。

阴虱:多通过性接触传播,现在因人们普遍脱毛而发病率下降。可用扑灭司林等药物治疗。

图5:体虱(Pediculus humanus humanus)的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与治疗概述

治疗上,扑灭司林和马拉硫磷等药物仍是常用选择,而新型口服或局部治疗也在不断探索中。Henriksen强调,对虱病的管理不仅仅是开药,还要结合健康教育,提醒患者更换衣物、避免交叉使用个人用品,这样才能彻底根除。

总结

有些临床医生会认为,疥疮和虱子是“老掉牙”的疾病,似乎不值得在国际会议上反复讨论。但Henriksen的报告让我们意识到,它们依然是临床实践中常见又棘手的问题,即便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疥螨和虱子依旧顽固存在。它们不仅带来瘙痒和不适,更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和公共卫生问题。应对它们,需要药物治疗、环境治理和公众教育的“三管齐下”。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选择合适的药物、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同时处理密切接触者,才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并且要加强养老院、学校等机构的防控意识,或许才能打破疥螨和虱子“卷土重来”的循环。

意犹未尽? 没关系!

电子壁报、视频解读、大会资讯、专家带你看这里都有

EADV专区已正式开放,还不快来关注!

参考文献:

[1]Amato E, Dansie LS, Grøneng GM, Blix HS, Bentele H, Veneti L, Stefanoff P, MacDonald E, Blystad HH, Soleng A. Increase of scabies infestations, Norway, 2006 to 2018. Euro Surveill. 2019 Jun;24(23):190020. doi: 10.2807/1560-7917.ES.2019.24.23.190020. PMID: 31186078; PMCID: PMC6561015.

[2]Redondo-Bravo L, Fernandez-Martinez B, Gómez-Barroso D, Gherasim A, García-Gómez M, Benito A, Herrador Z. Scabies in Spain? A comprehensive epidemiological picture. PLoS One. 2021 Nov 1;16(11):e0258780. doi: 10.1371/journal.pone.0258780. PMID: 34723979; PMCID: PMC8559925.

[3] Pallesen K, Lassen JA, Munk NT, Hartmeyer GN, Hvid L, Bygum A. In vitro survival of scabies mites. Clin Exp Dermatol. 2020 Aug;45(6):712-715. doi: 10.1111/ced.14209. Epub 2020 May 14. PMID: 32112428.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