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偶遇桃林女,一别三载相思苦,重逢时桃花树下续前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22:00 2

摘要:书生苏景行便是其中之一。他年方二十,眉目俊朗,一手文章写得极好,却因家境贫寒,迟迟未能赴京赶考。这日,他背着书箱来桃林寻灵感,想写一篇《桃花赋》投稿给书院,赚些束脩钱。

唐朝元和年间,洛阳城外的龙门山脚下,有片十里桃林。每到春分,漫山遍野的桃花开得如云似霞,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踏青。

书生苏景行便是其中之一。他年方二十,眉目俊朗,一手文章写得极好,却因家境贫寒,迟迟未能赴京赶考。这日,他背着书箱来桃林寻灵感,想写一篇《桃花赋》投稿给书院,赚些束脩钱。

行至桃林深处,苏景行忽觉一阵眩晕,许是清晨露水重,又空腹走了远路。他扶着一棵老桃树坐下,正欲从书箱里取干粮,却闻见一阵清甜的香气,混着桃花的芬芳,沁人心脾。

“公子可是不适?”

一个温柔的声音自身后传来。苏景行回头,只见一个穿粉白襦裙的女子站在不远处,发间别着一枝带露的桃花,肌肤胜雪,眼若秋水,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竟比这满林桃花还要动人。

女子手中端着一个青瓷碗,碗里盛着清澈的泉水,水面漂浮着几片桃花瓣。她缓步走上前,将碗递过来:“这是桃花泉的水,公子喝了或许能好些。”

苏景行接过碗,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女子的手,只觉微凉,像初春的溪水。他仰头饮尽泉水,只觉一股清甜顺着喉咙滑下,眩晕感竟真的消散了大半。“多谢姑娘相救,在下苏景行,敢问姑娘芳名?”

“我叫桃汐。”女子浅笑道,“就住在前面的桃溪坞,这片桃林都是我家的。”

两人坐在老桃树下,从诗词歌赋聊到山水景致。苏景行发现,桃汐不仅容貌出众,见识也颇为不凡,对各家诗词的见解独到,甚至能指出他之前文章里的疏漏。日头渐西,苏景行不得不告辞,桃汐送他到桃林入口,从发间取下那枝桃花,递给他:“公子若不嫌弃,就把这枝桃花当作信物,他日再来,我便知道是你了。”

苏景行接过桃花,心中一动,从书箱里取出一方素帕,提笔在上面写了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递给桃汐:“姑娘,这方帕子还请收下,若有机会,景行定当再来拜访。”

桃汐接过帕子,脸颊微红,目送苏景行远去,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桃林尽头,才转身回了桃溪坞。

苏景行回到家后,将那枝桃花插在案头的瓷瓶里,日夜对着它苦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取功名,将来风风光光地来桃溪坞提亲。可世事难料,次年开春,苏景行的母亲突然病重,他不得不四处求医问药,把赴京赶考的事暂且搁置,也没能如约去桃林见桃汐。

这一拖,便是三年。

三年间,苏景行悉心照料母亲,母亲的病情终于好转。他再次拾起书本,赶赴京城参加科举,竟一举考中了进士。衣锦还乡时,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丰厚的聘礼,往桃溪坞而去。

可到了桃林入口,苏景行却傻了眼——昔日烂漫的桃林,如今竟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只有几棵老桃树还顽强地立着,枝桠干枯,不见半朵桃花。他心中一紧,催马往桃溪坞赶去,只见原先的茅屋早已破败不堪,柴门歪斜,门上还挂着一把生锈的铜锁。

“桃汐!桃汐!”苏景行跳下马来,用力拍打柴门,可回应他的,只有山间的风声。他绕着茅屋转了一圈,发现墙角的石头上,刻着几行小字,正是他当年写给桃汐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只是字迹已经模糊,像是被风雨侵蚀了许久。

苏景行的心沉到了谷底,他想起三年前桃汐送他时的模样,想起她发间的桃花,想起她温柔的笑容,眼眶瞬间湿润。他从怀中取出那方珍藏了三年的素帕,帕子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可帕子的主人,却不知去向。

他失魂落魄地在茅屋前坐下,从行囊里取出笔墨,在破败的门板上写下:“三年前此桃林坞,人面桃花两相如。人面不知归何处,桃花枯萎风也哭。”写完,他将笔扔在地上,靠在门板上,泪水无声地滑落。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苏景行猛地回头,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了过来。老妪上下打量着苏景行,问道:“你……你是苏景行苏公子?”

苏景行一愣,急忙起身:“老夫人,您认识我?您知道桃汐在哪里吗?”

老妪叹了口气,眼圈泛红:“公子,你可算来了。桃汐姑娘……她等了你三年啊。”

原来,苏景行走后不久,桃林就遭遇了一场大旱,桃树枯死了大半。后来,附近的山贼听说桃溪坞有个美貌女子,便前来骚扰。桃汐的父亲为了保护她,与山贼搏斗,不幸身亡。桃汐安葬了父亲后,独自守着破败的桃林,日日盼着苏景行回来。可一年又一年,苏景行始终没有出现,桃汐积郁成疾,去年冬天,便一病不起,临终前,她还握着那方素帕,嘴里念叨着“苏公子”。

“姑娘临终前,让我把这个交给你。”老妪从怀中取出一个小木盒,递给苏景行。

苏景行颤抖着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枝干枯的桃花,正是他当年送给桃汐的那枝,还有半块桃木簪,簪子上刻着一个“苏”字。盒子底下,还压着一张纸,纸上是桃汐的字迹,娟秀清丽:“景行公子亲启,见字如面。自公子离去,日夜盼君归,奈何世事无常,父亡林枯,我亦染疾,恐难再等公子。若公子他日归来,见此信,勿念,愿君前程似锦,觅得良缘。桃汐绝笔。”

苏景行捧着木盒,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滴在纸上,洇开了字迹。他哽咽着说:“桃汐,我回来了,我考取了功名,我是来娶你的啊……你怎么不等我……”

老妪拍了拍他的肩膀:“公子,姑娘还葬在屋后的桃树下,你去看看她吧。”

苏景行来到屋后,只见一棵老桃树下,有一座小小的土坟,坟前没有墓碑,只插着一枝桃木簪。他跪在坟前,将木盒里的桃花和桃木簪放在坟头,轻声说:“桃汐,我知道你喜欢桃花,我一定会把这片桃林重新种起来,让它像以前一样烂漫。以后,我就守着这片桃林,守着你,再也不离开了。”

从那以后,苏景行便留在了桃溪坞。他辞掉了朝廷的官职,拿出自己的俸禄,雇人重新开垦桃林,种下了许多新的桃树苗。他还把破败的茅屋修葺一新,每日都在桃树下读书、写字,就像当年和桃汐在一起时一样。

说来也奇,自从苏景行留下后,原本干枯的老桃树竟抽出了新芽,新种的桃树苗也长得格外茁壮。次年春天,桃林再次绽放出烂漫的桃花,如云似霞,比以往更加美丽。

有人说,在桃花盛开的日子里,常常能看到一个身着青衫的男子,坐在老桃树下,对着坟茔轻声说话,而坟前的桃花,总会比别处开得更艳。还有人说,每逢月夜,会有一个穿粉白襦裙的女子,与男子并肩坐在桃树下,男子读书,女子研墨,两人相视而笑,画面温馨动人,就像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

后来,洛阳城里的人都知道,龙门山脚下有片神奇的桃林,桃林里住着一个痴情的书生,守着一座桃花坟,守着一段跨越生死的情缘。而那首苏景行写在门板上的诗,也被人们传颂开来,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

如今,再去桃溪坞,还能看到那片烂漫的桃林,老桃树下的土坟依旧完好,坟前的桃木簪,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风过桃林,花瓣簌簌落下,像是女子温柔的呢喃,诉说着那段未了的桃花情缘。

来源:朴实钢笔1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