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龙恨死俞敏洪了,老俞称西贝“没特殊”问题,又把它架在火上烤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21:44 1

摘要:前几天,俞敏洪在北大演讲,聊到西贝风波,轻飘飘说了句:“西贝其实正经来说,也不能算有什么特别的特殊的问题。”

前几天,俞敏洪在北大演讲,聊到西贝风波,轻飘飘说了句:“西贝其实正经来说,也不能算有什么特别的特殊的问题。”

话音未落,罗永浩微博直接转发,一个字没加,就甩出这句话。懂的都懂——这哪是转发?这是拿了个放大镜,把“没大问题”四个字照得通亮。

一场“大佬沉默局”,瞬间变“隔空对呛”。
网友炸锅:
“俞老师这是护短?”
“老罗这是想起自己当年赔钱道歉的日子了?”
“咱吃个饭,咋还得看企业家脸色?”

先说清楚,西贝到底摊上啥事了?黑猫投诉平台一翻,近三个月200多条投诉,关键词扎堆:

菜里有异物(头发、虫子、塑料片)食材不新鲜(羊杂汤发酸、莜面发黏)服务态度差(投诉不道歉,只说“给你换一份”)退款像挤牙膏(预售券拖半个月不处理)

有北京消费者说,一碗羊杂汤喝到一半,发现漂着个不明物体,找服务员,对方轻描淡写:“换一碗呗。”

连句“对不起”都懒得说,仿佛顾客是来讨饭的。

还有上海顾客买了套餐想退款,客服“已读不回”半个月,最后打了12315才解决。这叫“没特殊问题”?那是不是得吃出急性肠胃炎,才算“特殊”?

俞敏洪后面还补了句:“互联网时代,问题容易被放大,企业得想办法度过困境。”

潜台词:不是西贝做得差,是你们太敏感。

可问题是——谁不想宽容?但我们得先看到诚意。

去年我在一家奶茶店喝出头发,服务员立马道歉、免单,还送了两张券。我当场就在朋友圈夸:“这店靠谱,出问题不甩锅。”

你看,消费者不是不讲理,是怕企业把“小错”当“常态”

西贝的问题,从来不是“有没有错”,而是“错了怎么认”。
你端上一碗放三天的凉菜,不说新鲜度,还说“这是风味”;
你卖个21块的馒头,被吐槽后下架,却不反思定价逻辑。

现在被骂了,反倒说“消费者不宽容”——合着错的不是你,是我们嘴太挑、眼太尖?

这不叫“困境”,这叫傲慢

罗永浩为啥不评论,只转发?因为他太懂了。

当年锤子手机出问题,他没甩锅给“供应链”“市场环境”,而是直播道歉、亲自退款、自掏腰包赔偿

他说过一句狠话:“企业出事,别找借口,先跪下。”

所以他看到“没特殊问题”这种话,大概率心里冷笑:当年我要是这么轻飘飘一句带过,锤子早没了。

他不骂,是因为骂不解决问题。但他转发,是在提醒所有企业:消费者可以原谅错误,但绝不接受敷衍。

俞敏洪说“互联网放大问题”,这话没错。一条差评,半小时能传遍全网。

但你有没有发现——有的企业出事,网友反而力挺?

比如某奶茶店被曝卫生差,老板当天就停业整改,拍视频公开厨房,还发整改报告。网友反而说:“知错就改,下次还来。”

为啥?因为人家把“放大”当“提醒”,而不是“找麻烦”。

西贝的问题,不是被“放大”了,而是平时就藏着掖着,一爆就是大雷。你总说“闭着眼点都好吃”,可顾客闭着眼吃出异物,你连睁眼道歉都不肯。

咱普通人去西贝吃饭,图啥?不是图它多高级,是图个吃得安心、服务有温度

结果呢?
菜不新鲜,你说“风味独特”;
退款拖沓,你说“系统问题”;
被骂了,你说“消费者不宽容”。

这哪是做餐饮?这是搞“情感霸凌”。

俞敏洪说“企业要做好两件事:把人做好,把产品做好”。这话没错,但前提是——先承认自己没做好

现在西贝最该做的,不是请大佬站台,而是:

菜里有异物?道歉+赔偿+追责后厨食材不新鲜?公开采购链,别拿预制菜糊弄人退款难?别让客服当“人工拖延器”

罗永浩的转发,像一记耳光,打醒了某些企业的幻觉。消费者不是“吹毛求疵”,是被坑多了,才学会睁大眼睛

西贝有没有“特殊问题”?有——它的问题,是态度问题。

以后去西贝吃饭,能不能放心?

取决于它什么时候明白:顾客不是来听演讲的,是来吃饭的。饭里不能有虫,嘴里不能有气。

否则,再多的“大佬背书”,也救不回一颗凉透的心。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