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俄罗斯的八大岛屿,为何仅有中华故土库页岛适宜人类居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06:01 1

摘要:众所周知,俄罗斯以其横跨欧亚大陆面积达170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成为世界上面积最为辽阔的国家。漫长的海岸线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波罗的海和黑海,在这片浩瀚的疆域里,星罗棋布分布着无数岛屿。其中,有八座岛屿因其显著的规模和在俄罗斯版图上的重要地位而尤为突出,

众所周知,俄罗斯以其横跨欧亚大陆面积达170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成为世界上面积最为辽阔的国家。漫长的海岸线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波罗的海和黑海,在这片浩瀚的疆域里,星罗棋布分布着无数岛屿。其中,有八座岛屿因其显著的规模和在俄罗斯版图上的重要地位而尤为突出,它们分别是:库页岛、新地岛的南岛与北岛、科捷利内岛、北地群岛中的三个主岛—十月革命岛、布尔什维克岛、共青团员岛以及弗兰格尔岛。

那么这八座岛屿有着怎样的自然条件?当我们逐一审视这些岛屿的地理环境、极端气候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挑战时,唯有曾经我国的固有领土、曾经我国的最大岛屿库页岛,以其相对优越的自然禀赋,在众岛之中显得尤为独特。那么在俄八大岛屿中,为何说库页岛是俄唯一真正具备大规模、长久人类定居条件并拥有丰富资源的岛屿?

库页岛,形似一尾巨大的游鱼,静卧于俄罗斯远东的太平洋西北部,以狭窄的鞑靼海峡与大陆相隔,其南端与日本北海道遥遥相望。如今它也是俄罗斯第一大岛,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的库页岛地形复杂,南北绵延近千公里,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山地居多。库页岛东部为东萨哈林山脉,西部为西萨哈林山脉,在俄罗斯,库页岛被称为萨哈林岛。两大山脉的平均海拔约1500米。

综合气候和地形,库页岛的南部比较适宜人类定居,北部地势低缓,遍布沼泽湿地,气候湿冷冬季严寒,极端可达零下40摄氏度。南部则以险峻的山地为主。得益于季风与海洋的调节,其气候虽属寒温带,,但在八大岛中已属最为“温和”。南部地区拥有可定义的短暂夏季(平均气温约16摄氏度),年降水量充沛(600-1200毫米),滋养了茂密的针阔叶混交林。如今库页岛最大城市为其首府南萨哈林斯克,岛上人口约50万人,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库页岛北部平原人烟稀少。

库页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古称“苦叶”、“苦兀”或“库页”,自唐朝便纳入中华版图,历经元、明、清的有效管辖。近代,沙俄通过1858年《瑷珲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该岛,后经日俄争夺,最终于1945年由苏联收回全岛。丰富的森林资源、周边富饶的渔场以及储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辅以相对适宜的气候和毗邻大陆的地理位置,使库页岛成为俄罗斯远东重要的经济和人口聚集地。

新地岛(北岛、南岛)

在俄罗斯北冰洋中,我们能看到新地岛如同一道冰雪铸就的天然屏障,纵贯于巴伦支海与喀拉海之间,总面积约83,000平方公里,新地岛群岛为乌拉尔山系向北延续部分,因此大部分为山地,由火成岩和沉积岩组成,最高点在北岛西岸,海拔1590米。许多人常以为新地岛是一个岛屿,其8.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超过了库页岛而为俄罗斯第一大岛。实则不然,新地岛由南岛和北岛组成,中间由一条非常狭窄最大宽度不超过2.5km的海峡分割,其北岛和南岛分别是俄罗斯的第二和第三大岛屿。

这里呈现着极致的荒凉与壮美:崎岖的山地、裸露的高原以及覆盖着巨大冰川的冰原构成了主体,海岸线被深邃的峡湾切割得支离破碎,北岛的冰川覆盖尤为惊人。其气候是典型的极地荒漠气候,严酷异常。冬季漫长而黑暗,严寒刺骨。新地岛的北岛气候也更为恶劣,整座岛屿为极地荒原,南岛的气候稍微好一些,植被为极地苔原,南岛夏季短暂且凉爽,仅持续1-2个月,夏季2℃~7℃,多雾和强风,降水稀少且多为雪,冬季漫长严寒,全年强风肆虐。

中世纪时,俄罗斯北方的波莫尔人在捕猎海象、海豹的航程中发现了这片冰封之地。16世纪,西方探险家如巴伦支的航行进一步确认了它的存在。然而,新地岛最沉重的标签是现代核试验场——自1954年起,尤其是北岛,成为了苏联及俄罗斯进行大量核试验的核心区域。如今新地岛有常住人口约2700人,均居住于新地岛南岛的南部,新地岛北部因更恶劣的气候无人定居。

科捷利内岛

科捷利内岛(即利捷科内岛),面积约24,000平方公里,是俄罗斯面积仅次于库页岛和新地岛的第四大岛。它位于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与东西伯利亚海之间,是新西伯利亚群岛中安茹群岛的核心主岛。岛屿地形以平坦低地为主,广袤的苔原、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深厚的沼泽是其典型景观,永久冻土遍布。

该岛气候属于极端严酷的北极类型:冬季漫长酷寒(平均气温远低于零下20摄氏度,极端低温可达-50℃以下),夏季短暂寒冷(平均气温仅略高于0℃),常年大风呼啸,年均温约-14℃至-15℃。该岛的发现与俄罗斯探索北冰洋航道和寻找猛犸象牙密切相关。1773年,商人伊万·利亚霍夫首次发现了新西伯利亚群岛的部分岛屿,后续探险(如19世纪初格登什特罗姆和安茹的考察)逐步确认了科捷利内岛的范围。历史上曾有过短暂的贸易站和科考站,但因环境过于恶劣而难以维系。如今,俄罗斯在该岛设立了重要的“北极三叶草”军事基地,以强化其在北冰洋的战略存在,但其极端环境远非普通人类所能长期定居。

北地群岛三大岛

北地群岛位于喀拉海与拉普捷夫海之间,由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共青团员及少先队员4个大岛及7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十月革命岛、布尔什维克岛、共青团员三岛总面积约37,000平方公里。这里是冰川统治的王国,崎岖的地貌被巨厚的冰盖和冰川所覆盖,广袤区域终年积雪不化,强风与暴雪肆虐。

十月革命岛,为俄罗斯第五大岛,面积14170平方公里,地处北极圈内,是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北地群岛中最大岛。布尔什维克岛,俄罗斯第六大岛,面积11206平方公里,是北地群岛中最南的岛屿。岛上多山,30%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其余属北极荒漠和苔原带。岛上居民稀少,主要从事狩猎和渔业(海豹、海象及白鲸等),是北地群岛唯一有常驻居民的岛屿。共青团员岛,俄罗斯第七大岛,面积8812平方公里,是北地群岛最北的岛屿,南隔红军海峡同十月革命岛相对,气候在北地群岛中最为严寒。

令人惊叹的是,这片规模可观的群岛竟是地球上最后被发现的大型陆地之一。1913年,俄国水文地理学家维利基茨基率领的探险队首次发现了它,但误认为是一个整体。直到1930-1932年,苏联探险家乌沙科夫才率队完成了首次全面勘测,确认其为群岛,并以鲜明的时代印记命名了三大主岛及其第四大岛屿少先队员岛。这片冰封千里、交通断绝、资源开采成本极高的“寒极”,仅能维持极少数科研或军事人员的短期存在,完全不具备人类大规模定居的基础。

弗兰格尔岛

弗兰格尔岛孤悬于东西伯利亚海与楚科奇海之间,面积约7,600平方公里。其地貌主要由低矮山丘、广阔的北极苔原和众多湖泊构成。该岛气候之严酷堪称北极气候的典型代表:冬季长达8个月以上,平均气温低于零下25摄氏度,伴随频繁的猛烈风暴;短暂的夏季仅6-8周,平均气温1-3摄氏度,地表短暂解冻,年均温约零下11摄氏度,永久冻土深厚。弗兰格尔岛冬季极端低温达零下60度,是苏联时期著名的流放地。

19世纪20年代,俄国探险家弗兰格尔根据楚科奇人线索搜寻未果。最终在1867年,由美国捕鲸船长托马斯·朗“正式发现”并以弗兰格尔命名。此后俄美曾对其归属存有争议,直至1926年苏联探险队成功登岛建立居民点并升起国旗,才确立主权。如今,弗兰格尔岛因其无与伦比的生态价值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它是全球北极熊最密集的繁殖地、重要的太平洋海象栖息地,还保留着地球上最后灭绝的猛犸象种群遗迹。作为受到严格保护的自然圣殿,其极端恶劣的环境和保护区定位,都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人类定居之地。

总结

俄罗斯这八大岛屿,共同勾勒出地球北境最为严酷而原始的自然画卷。新地岛铭刻着核试验的沉重历史;科捷利内岛作为战略前沿,其广袤冻土承受着极寒与烈风;北地群岛三大岛是冰川覆盖的极地荒漠;弗兰格尔岛则是守护着珍稀生命的自然圣殿。它们无一不被极端的寒冷、漫长的极夜、贫瘠的土地以及难以逾越的地理隔绝所定义,生存条件严酷至极。

唯有库页岛,这片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曾属于中华的故土,凭借其相对温和(虽仍属寒温带)的气候、丰沛的降水、富集的自然资源(森林、渔业、油气)以及靠近大陆、沟通太平洋的战略位置,展现出强大的生态承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它曾经是中华民族的宝岛、如今成为是俄罗斯远东的经济与人口重镇,实在令人唏嘘。

来源:北疆笔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