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董”的“积分魔法”:一桶油换出乡村和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8:50 3

摘要:董晗竹把党支部力量深植于网格之中,组建了一支由老党员、青年法律骨干和产业带头人组成的“红色调解队”。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成为化解矛盾的中坚力量。

如果乡村振兴是首激昂的“进行曲”

那么和谐应是它最动人的“和弦”

宝坻区尔王庄镇朱家曹村

党支部书记、调委会主任董晗竹

始终运用以党建为核

网格为基、积分为桥的

“三维”调解工作法

推动调解与发展同频共进

用心用情化解矛盾

有难事儿找“小董”

董晗竹把党支部力量深植于网格之中,组建了一支由老党员、青年法律骨干和产业带头人组成的“红色调解队”。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成为化解矛盾的中坚力量。

工作中,董晗竹通过优化网格设置,将全村划分为3个大网格、6个微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和1名三级网格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每月召开网格议事会,更是把调解桌搬到了群众家门口。

随着与村民感情加深,90后的董晗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董”。今年春耕时节,正值上水期,村民们却遇到了蓄水难题,情绪渐起。有村民找到董晗竹说:“小董,我们都火烧眉毛了,要是再没水,这地可就荒了!”了解情况后,望着农田边比去年更低的水位,董晗竹立即召集网格员和网格长商议对策,并迅速召开多方议事会,联系镇农办协调解决。经研究决定:镇农办负责联系周边街镇,对八道沽二分干和二十五支渠提闸放水;村委会一方面为村民配备抽水泵,保障供水通畅,另一方面要求网格员协调农户需求,做好抽水保灌服务。仅用3天,村内1794亩水田和271亩鱼池便全部完成蓄水。

在董晗竹的建议下,朱家曹村推行了“调解积分制”。村民参与调解工作、遵守调解结果、主动化解矛盾等行为均可获得积分,用于兑换生活用品。村里还据此评选“积分调解模范户”,公示并给予表彰奖励,以增强村民的荣誉感。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最易引发矛盾冲突,去年村里推进中心坑塘环境提升工程,要拆除坑边的私搭乱建。张大妈气冲冲地说:“小董,拆了棚子,我家柴火往哪放?”董晗竹和网格员带着积分手册上门:“婶儿,您看手册上写着,主动拆棚还能得300积分,可以换一桶油呢。我帮您设计个架子,能存柴火还能种个小菜园。”随后,党员们带头清理自家巷道杂物,帮张大妈搬运柴火。最终,张大妈不仅拆了棚子,还成了胡同的卫生监督员。

带大伙儿走上致富路

从根源上减少纠纷,关键在于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一旦收入提高,大家便会一门心思扑在致富上,心气儿顺了,邻里间的摩擦自然也就少了。董晗竹建立以“支部书记”为核心的直播带货团队,不仅提升了支部的凝聚力,也叩开了群众的增收之门。朱家曹村立足生态优势,大力推广大米、稻田蟹、莲藕等农特产品,精心制作具有乡土气的短视频,传播乡村文化、讲述乡村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的美丽和魅力。直播间还聚焦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答疑解惑。日子有了奔头,谁还会为琐事计较?这正是“发展解千愁”。把增收的路子铺宽了,和谐的根基也就扎牢了。纠纷少了,笑声多了,乡村振兴的底气也就更足了。

作为一名90后人民调解员,董晗竹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化解矛盾不是终点,让矛盾双方成为乡村振兴的同行者才是目标。只有把党组织的力量嵌在调解链条上,把村民的利益放在心尖上,才能让每一次矛盾化解都成为乡村振兴的加油站,她将继续践行“三维”调解工作法,让青春力量绽放在基层治理一线。

来源:天津政法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