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R线上国际场系列会议:大脑可塑性和免疫反应的转化洞察(9月26日,星期五,20:00)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6:32 1

摘要:关于演讲人:Dr. Luca Bonfanti现任都灵大学兽医学系解剖学副教授。2010年,他加入卡瓦列里·奥托伦吉神经科学研究所(NICO),担任成人神经发生研究组首席研究员。在获得功能神经解剖学博士学位后,他曾在法国波尔多INSERM研究所从事两年博士后研

主题

大脑可塑性和免疫反应的转化洞察

日期与时间

北京时间9月26日(星期五),20:00-21:25

日程

演讲人1

Dr. Luca Bonfanti

副教授

兽医科学系,都灵大学,意大利

演讲题目:比较神经可塑性:进化和转化意义

关于演讲人:Dr. Luca Bonfanti现任都灵大学兽医学系解剖学副教授。2010年,他加入卡瓦列里·奥托伦吉神经科学研究所(NICO),担任成人神经发生研究组首席研究员。在获得功能神经解剖学博士学位后,他曾在法国波尔多INSERM研究所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并受邀赴波士顿东北大学任客座教授。自2011年起,他担任《神经科学前沿》期刊神经发生领域的专业编辑。在其职业生涯早期,他主要研究参与可塑性过程的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及成人神经发生现象,特别专注于哺乳动物的比较研究范式与非经典神经发生过程。

Dr. Bonfanti实验室在NICO的核心研究聚焦于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探索神经可塑性,旨在揭示小鼠与人类之间的关键差异。在证实大型脑部、高脑回化哺乳动物(如海豚)基本不存在成人神经发生现象后,研究转向"未成熟"神经元群体,即那些在 prenatal 阶段生成却停滞发育的细胞,这些细胞有望在长期休眠后被激活并整合到成人神经回路中。通过跨物种、跨年龄段的图谱构建、系统量化及系统发育分析,她们试图证明:与啮齿类动物相比,脑回化物种(尤其涉及大脑皮层和杏仁核等与人类计算及社交能力相关的脑区)在进化过程中选择了这种细胞存留策略。此项研究不仅对正确解读不同动物模型实验结果具有重要价值,更揭示了大脑皮层与杏仁核中年轻细胞储备可能在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演讲人2

Dr. Pedro Moreno Pimentel-Coelho

副教授

小卡洛斯查加斯生物物理研究所,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巴西

演讲题目:追踪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外周免疫细胞

关于演讲人: Dr. Pedro Moreno Pimentel-Coelho现任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卡洛斯·查加斯·菲略研究所客座副教授,并担任实验神经病理学中级实验室主任。在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开展关于新生儿脑病与出血性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生理学的临床前试验研究。

2007年以优等生荣誉毕业于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医学院,2010年获该校生物医学研究所形态科学研究生项目博士学位。曾于2009年参与博士联合培养项目,2010-2013年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Serge Rivest博士研究组完成博士后研究。

现为里约州杰出科学家(FAPERJ资助)、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CNPq)2级研究生产力学者(2020年及2023年),并入选国家先进疗法专家网络(RENETA)。2018-2023年参与国家医学院青年医学领袖计划,2017-2024年获得里约州青年科学家项目(FAPERJ)资助。

主持人

刘珉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神经外科

关于主持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英文班,日本九州大学医学博士。曾任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部生化学助理教授。现任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外科教学主任。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神经疾病营养支持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等。

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先后承担国自然面上/青年项目;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卫健委“上海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上海市卫健委临床研究专项;“黎介寿肠道屏障研究基金”一等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笹川奖学金;日本文部科学省学术振兴学会特别研究员项目等多项科研及人才项目。

参会嘉宾1

胡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研究员,课题组长

关于参会嘉宾: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卒中损伤机制和脑保护。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之后在美国Loma Linda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张和教授实验室接受博士后培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Theranostics、Stroke、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H因子35。担任国际学术期刊 Experimental Neurology、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Medical Gas Research 编委,《解剖学报》编委;国际神经修复学会第三届中国委员会药物治疗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学组副组长。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项目1项。

参会嘉宾2

尚沛

副研究员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国;梅奥诊所,美国

关于参会嘉宾:南方医科大学神经内科医生,梅奥诊所(Mayo Clinic)自身免疫病及多发性硬化中心访问学者,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脑病学组委员,美国神经内科协会会员,美国免疫协会会员,美国神经科学协会会员。已发表 30 篇 SCI,总被引498次,h因子13分。任Current Neuropharmacology, Frontier in Neurology, Frontiers in Immunology期刊组稿编辑及 20 余 SCI 杂志审稿人, 已经完成WOS认证 500余篇审稿工作。并担任第 1-3届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中青年编委, 第 2-3 届西南医科大学学报中青年编委,AME综合期刊青年编委。

参会嘉宾3

张松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临床医学专业博士

脑瘫偏瘫截瘫专病负责人

杭州市儿童医院神经纤维瘤病课题组组长和医疗组长

关于参会嘉宾:MEK1/2抑制剂(MEKi)治疗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相关丛状神经纤维瘤(PN)儿童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观察性研究(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分中心PI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4年余,擅长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尤其在中枢性肢体痉挛状态(脑瘫、偏瘫、截瘫、脊髓损伤、脑出血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等)的外科手术及康复一体化治疗和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手术靶向药物一体化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累计诊治五千余例肢体痉挛患者。研究生期间,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干细胞与动脉瘤复发的相关研究”,主要开展了有关脑血管病诊治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期间,申报并完成市科委重点专病专项课题“干细胞与脑出血后神经功能修复的研究”,目前在研课题3项(2项厅局级,1项全国多中心临床观察研究)。参与国自然及省市级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省部级以上核心期刊论文30篇。近年来在脑损伤和脊髓损伤临床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文章主要发表在《Regenerative Therapy》、《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Frontiers in Neurology》等杂志。参编著作5本,主译1本,获国家实用专利4项,参与编写“十四五”规划小儿神经外科教材。

社会兼职

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神经纤维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互专委会委员

中优协儿童脑潜能开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美国脑瘫与发育医学学会会员(ACCPDM)

欧洲儿童残疾学会会员(European Academy of Childhood Disability)

“中华病例说”平台案例评审官、审稿专家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干细胞转化应用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神经纤维瘤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疑难杂症专业学组委员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神经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杭州市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周围神经修复与调控学组委员

来源: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