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前的晚霞,是大自然提醒我们“早点回家”的信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15:44 1

摘要:昨天,2025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于傍晚到夜间在广东阳江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据悉,此次台风的致灾程度与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基本相当。

昨天,2025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于傍晚到夜间在广东阳江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据悉,此次台风的致灾程度与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基本相当。

从昨天开始,广东各地陆续停工。广州、深圳这样平日里高速运转的城市,也在一夜之间按下了暂停键。此时,人们不禁感叹:只有台风来袭时,大家才能早点下班、回家休息。

2025年9月23日,广州塔晚霞,摄影@小包子

日常朝九晚五工作的他,经常下班后就往能看到晚霞的地方跑。昨天,他还是蹭了同事的车赶去看台风来临前的晚霞。

和小包子一样,有很多从事着不同行业的普通人在生活里默默关注着气象。

在社交媒体上,有一个名为@中国朝晚霞爱好者 的账号每天为大家预报全国各地的朝霞和晚霞信息。账号背后的人是一位气象领域的爱好者。在现实生活里,他是一位常年在工地工作的测量师。

很多熟悉他的网友们会叫他“凉老师”,简称“凉师”。网友们时不时会给他留言说:

“凉师,深圳明早的朝霞质量怎么样?”

“凉师,上海明早还有朝霞吗?”

“凉师,凉师,明天珠海低仰角日出悬日行不行?”

初中学历的他,利用在工地的业余时间自学气象知识和电脑编程。9月中旬,编辑和凉老师通话时,他说:“从2023年7月5日起,加上今天,我已经预报了792天的朝晚霞信息了。”

今天的文章来自凉老师的讲述。希望这些朝霞和晚霞,能给身处不同地区的人带来安慰。

愿大家平安。

2024年6月17日,成都龙泉山朝霞,摄影@凉老师、雨笙kylo

“我想知道雨会不会来”

我现在在四川德阳的一个工地上。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如果工期不紧张,一个月可以有两天休息时间。但如果工期紧张,可能一年加起来都不到一个月的休息时间。

我来自四川绵阳,今年30岁,是一名道路工程测量师。我之前曾参与过桥梁建设,如今更多地从事公路修建工作。除了大家日常看到的车行道,我们还会修建高速公路和隧道。

我在工作中用的仪器,它可以用来完成定点测距等工作。

我的工作非常重复,需要完整地跟进整个施工周期。唯一的变化是,我会随着项目的不同,在四川省内的不同城市生活。

在工期紧张的时候,我们通常早上五六点钟就出门,晚上十一二点甚至更晚才会回来,一整天都在外面忙碌。

2022年,我在凉山的工地上时,会把朋友圈当成天气预报来发:

“偶遇半天太阳,受弱冷空气影响,明日大凉山地区将迎来降温,高海拔地区有阵雪,其中普格县预计比今日降低3-4度,太阳也要害羞的躲起来 以阴天为主。”

每天出门工作之前,我都会查看天气预报,看看是否会下雨。出门时,我还会再看一眼雷达图,以判断是否会下雨。如果确定对工作没有影响,我就会直接出发;如果有影响,我就会和同事们一起等一会儿,躲过这场雨。

其实,对工地上的同事们来说,下雨的影响并不大,反正工作早晚都要完成。如果下雨,他们还可以先休息一会儿。但我就是想知道雨会不会来。

在工地上,很少有人会抬头看朝晚霞,大家并不感兴趣。虽然我很想看,但因为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很少能出现大面积的朝晚霞。

“工地上的那台笔记本电脑”

三年前,我也是因为在工地上想知道什么时候下雨,才开始自学气象知识。起初,我跟着自己在网上找到的博主学习,后来又买了书,每天下班后阅读。如今,只要工地不忙,我仍会抽空学,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是学不完的。

我学习气象知识的书

有次,我通过学习预测出我们这边可能会出现火烧云,结果那天真的出现了,我觉得很神奇。于是,我开始搜索火烧云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之后在本地的群里分享四川这边的朝晚霞信息,但无人问津。

很多气象现象都有现成的预报,例如月全食,大家都可以提前得知官方预测的出现时间。然而,很少有官方预报朝晚霞的,因为预测朝晚霞的出现本质上是观测云。云的数据比较模糊,需要先进行可视化处理,再用公式等方法将其展开,才能得到更具体的信息。

2025年4月7日:“明日北京朝霞不乐观,日出可看。”

2025年4月8日:“明日全国仅武汉给出了朝霞,且朝霞质量不错。朝霞出现时间:2024/4/9 06:00时”

2025年4月12日:“明日迎来难得的周末,在沿海城市容易出现雾,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例明日的雾都不错,属于是既看雾又看日出的情况。广州在高空甚至有一点朝霞。”

“同日,在杭州上海等地也有雾,不过更多的是低云,需要借高才能穿透。明日武汉有给出少量朝霞,且近地面还有雾气。但是总体朝霞并不是特别强。”

每天,我根据气象机构的模型数据的更新时间而同步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我再用自己研发的AI模型,对预测的结果进行纠正和修改。如果AI算出来结果比较稳定,我就会提前发布,但如果涉及到很多其它变量影响的,我就暂时不把它放出来。

我计算朝晚霞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云和通透度。一个AI模型提供云的情况,另一个AI模型提供大气通透度。

我用这台笔记本电脑测算出了每天播报的朝晚霞信息

这些环节都是我在工地上班的业余时间完成的。

比如,我早上看了预测结果,对某个地方有疑问,我就会将其输入AI模型。等到九点或十点,结果出来了,我再更新帖子。为了能在工地上用我的笔记本电脑完成这些步骤,我还买了别人的服务器。

☁️

追火烧云

朝晚霞的另一个概念,其实就是火烧云:朝霞是早上的火烧云,出现在日出前;晚霞是晚上的火烧云,出现在日落后。

2025年8月11日,成都晚霞,摄影@凉老师

太阳落下去之后,云被太阳的余晖照亮,这才是晚霞。比如,手机里自带的天气APP都会显示今天的日落时间是19:05,那么在19:00看到的就不能叫晚霞,必须是19:05之后出现的才是晚霞。

太阳接近地平线,但还没有完全落下去的时候叫夕阳,也可以称为日落。对应地,早上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就叫做日出。

2021年7月31日,在成都爬楼拍到的日落,摄影@凉老师

2021年6月6日,夕阳下的工地也可以很美,摄影@凉老师

2022年6月30日,成都的日落霞光,摄影@凉老师

但现在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大家会把太阳落下之前云被照亮的情况,称为晚霞。其实那只是日落前的霞光,而不是晚霞。

火烧云出现的前提是必须有云。如果本地没有云,就不会出现火烧云;如果云太多,也看不到。

像四川是一个典型的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太阳落下后,光线就没办法传到头顶上的云,很难看到朝霞或晚霞。

所以,要同时满足太阳落下后的折射和合适的云量,一天内在中国可能只有一个地方会出现朝霞或晚霞。

那些散落在各地的

朝晚霞爱好者们

我开始在网上分享全国的朝晚霞信息,慢慢地开始有人关注。

而且我发现,无论是我,还是网上其他人预报朝晚霞,只要预报了,当地的人都会去追逐、拍摄。

于是这些追朝晚霞的人聚集在了一起。我们有个群,群里的人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做建筑和设计的,也有自由职业者,还有从事电力和房屋建设的。现在主要是华东和华南地区的人比较多,比如杭州、上海、广州和深圳。

今年过年时,群里的追霞爱好者们共享位置迎接新年

我遇到过很多上班族,他们更倾向于拍摄晚霞,因为早上上班来不及拍照,而晚霞正好是他们下班的时间。

群里有个叫“大烧大爷”的女孩,她今年29岁,来自广州,6年前她来到北京,如今在餐饮行业的点心部工作。

她是从2023的6月10日开始追霞的,有预报的时候都会请假去追。追霞是她喜欢的事情,追到大烧的时候,她感受到自己是真实存在的。

“赚钱不容易,因为每天‘疯狂’烤葡挞

烤这个那个的,

还有每天都削比手还大的芒果

(最多的时候60斤)......

还有手废了都要把蛋清打散(做双皮奶)......

记录一下普通打工大爷的生活

(想早点退休,天天追霞)“

2023年9月19日,北京几年一遇的世纪大烧晚霞,摄影@大烧大爷

2024年9月6日,北京的世纪大烧朝霞,摄影@大烧大爷

2025年8月30日,北京晚霞,想说“为什么我天天上班啊” 摄影@大烧大爷

像她一样,还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群友们拍下了他们身边的朝晚霞:

2025年9月16日,沈阳晚霞,摄影@YJHang

2025年7月26日,成都双流机场朝霞,摄影@凉老师

2025年7月20日,哈尔滨晚霞,摄影@起点

2025年7月15日,深圳晚霞,摄影@要幸付呀

2025年7月2日,上海,摄影@jacky 邝

2025年5月28日,杭州西湖晚霞,摄影@墨小白

最后,分享一些关于追朝晚霞时大家常问的问题及回答:

Q:如果我所在的城市今天预报有朝晚霞,我要去哪里才能看到最好的效果?

A:如果你想拍摄朝晚霞,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往云多的地方去,尤其是高云和中云多的地方。因为云多的话,朝晚霞的范围才会更大。同时,还要看日落方向哪边的高云和中云比较多,就往哪个方向去。

Q:如果今天白天看到云很多,是不是就可以期待有晚霞呢?

A: 不一定。除了云量,还要看云有没有漏光的条件——也就是太阳落山时,光线能不能反射回来。同时,还要看有没有我们俗称的“云洞”。如果有云洞,才有可能出现晚霞。如果头顶的云虽然好看,但日落方向全是封闭的云,那也是没办法形成火烧云的。

Q:晚霞的持续时间通常有多久?

A:在云的范围合适的情况下,晚霞一般可以持续大约40分钟。这通常需要特别好的条件,比如在夏天的华东地区,空气比较通透时。如果你打算拍摄晚霞,建议在日落前30分钟到40分钟到达想拍摄的位置。

在我观察中国朝晚霞的700多天样本里,也发现了一些规律:

从季节来看,夏天出现朝晚霞的概率更大。从时间来看,上半年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下半年则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下半年有频繁的冷空气活动,形成锋面,就会出现卷层云和高层云。加上冷空气的影响,天空比较通透,常常会形成蓝天,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水晶天”。不过,如果冬天雾霾严重,天空不够通透,朝晚霞也就很难出现。从地区来看,像新疆这样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朝晚霞的地方,我就不会特意播报了。在珠三角这种常年气候温暖的地区,一直到11月份都能看到朝晚霞。台风来临时,也会出现非常壮观的朝晚霞。当别人都在躲避台风的时候,珠三角的朋友们却在期待朝晚霞的出现。在川渝地区,朝晚霞出现的几率相对较少。重庆的情况稍微好一点,而成都以及靠近川西的城市就更难看到朝晚霞了。

“我生活在朝晚霞少见的四川。曾经有网友评价我是:在一年到头看不了几次火烧云的地方,给大家预报各地火烧云的人。

我因为家人都是在工地工作,从而进入了这个行业。一直以来,我都听从家里的安排。如果有让我自己选择的机会,我最想学的是计算机。

目前为止,我基本没有去过四川省以外的地方。我唯一一次离开四川,是去武汉参加活动。

未来如果有机会,我想去北京、上海,还有珠三角地区。一方面是因为我想看看这些地方的朝晚霞;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在这些城市认识了一些比较谈得来的网友们,大家可以见面聊聊天。”

我给女儿看手机上的星图

摄影/口述:@中国朝晚霞爱好者

采访/编辑:yidan 运营:小石 监制:Algae

来源:Len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