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创新 品质建筑”2025年上海城市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成果(05)——闵行区虹桥国际城市文化展示中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5:29 1

摘要: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持续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2025年,市规划资源局联合各区规划资源局、派出机构及相关项目主体,共同组织开展了“集成创新·品质建筑”——2025年上海城市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持续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2025年,市规划资源局联合各区规划资源局、派出机构及相关项目主体,共同组织开展了“集成创新·品质建筑”——2025年上海城市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

本次活动面向国内外优秀设计单位广泛征集方案,围绕15处城市公共建筑,汇聚创新智慧,打造高品质设计。征集工作已于2025年6月圆满结束,共收到982份申请文件,最终45支设计团队入围并递交了高质量的设计成果。本次设计方案征集成果将在“上海规划资源”公众号上连载。

闵行区虹桥国际城市文化展示中心项目

概念方案征集

项目背景与目标

本项目位于闵行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前湾片区中央活动区内,毗邻前湾公园,是前湾片区内最具活力的核心区域之一。本项目致力于建设一处具有人文底蕴和区域气质特征的城市文化展示中心,凸显项目在前湾片区的标志性和识别性,构建丰富多样、活力开放的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地标。

优胜方案:城市舞台,自然剧场

设计单位:AND STUDIO

设计理念

这里不止是一个展馆,更是市民生活的聚集地,向城市和自然开放。方案呼应场地,东部公园草坡抬升衔接建筑二层,并向西延伸至体育中心,建筑由之形成双首层结构。一层嵌入地景,面向城市,二层则延展成一片无界绿地,交还给自然和市民。平台上书吧、咖啡和儿童活动区对市民开放,也作为室外展览空间,容纳临时装置与市集。开放空间允许人们即使不进入场地,也能俯瞰一层展厅里的城市模型。

建筑形体东西两侧,回应不同的城市界面——西侧矩形体块高效收纳各功能空间,维护城市道路,连续城市界面;东侧圆润弧面展厅向公园展开,270度全景模糊边界。四层挑空的锥形中庭是建筑的核心空间,随着时间,顶部泄入的自然光顺着表面缓缓流动。

方案效果图

入围方案:交汇之“眸”

设计单位:上海闵行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理念

设计概念缘自对场域解读和关键提取:“交汇” (Interchange),它既是历史文脉中三邑交界的冈身海岸交汇之地,又是未来发展中长三角一体化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三区交汇、南北拓展的核心地区。此外,基地所在也恰好位于传统文化的前湾公园与未来创新的科技总部及虹桥中心的交汇地带。

建筑通过两条体量的交汇环合来呼应从上海之本的冈身地貌、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南北拓展、再到未来周边传统文化与未来科创的古今交汇,并塑造了一个全景式自然交汇、螺旋上升内外交汇和立面材料光影交汇的多层次“眸”之展示空间体验。

方案效果图

入围方案:“聚”前湾

设计单位:起屋设计咨询 ( 上海 ) 有限公司

设计理念

设计概念源于自“触碰”与“相聚”行为。力图塑造只属于前湾的公共实体,给予市民关于“人”的感知。地面层为颇具“上海性”的街道/巷弄/庭院,上部各分散体量则互相“触碰”并“相聚”为整体,适应不同主题展示需求,在独立的基础上亦形成完整的体验流线。不同空间尺度的展厅以互相串联的方式合理分区,在地面层通过独立门厅进入,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亦在重要楼层(三层及五层)形成完整的展示流线。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各展区可以独立承担开放需求,使参观与布展行为相对灵活可控,亦以一种开放式的态度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功能/主题变化情况,构成了一处漫游式的当代展示空间。

方案效果图

本次征集成果也将在九月底开幕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展出,诚邀您近距离感受城市与艺术的对话,一起来看展吧!

来源:上海规划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