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日来,电视剧《阵地》在央视热播,剧中紧张跌宕的情节与真实厚重的历史场景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多个关键场景取景于桂林,而市龙隐小学的30名学生更是亲身参与了岩洞课堂等重要戏份的拍摄。近日,记者采访了参与拍摄该剧的龙隐小学学生及群众演员,了解到镜头之外那些不为人知的
此次参加演出的学生合影。
拍摄前,剧组工作人员在对小演员进行妆发。
拍摄间隙,孩子们在岩洞内休息。
孩子们正在参与拍摄。
《阵地》电视剧中龙隐小学学生们参演的画面。(本文配图由受访者供图或为视频截图)
□本报记者 陈静
连日来,电视剧《阵地》在央视热播,剧中紧张跌宕的情节与真实厚重的历史场景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多个关键场景取景于桂林,而市龙隐小学的30名学生更是亲身参与了岩洞课堂等重要戏份的拍摄。近日,记者采访了参与拍摄该剧的龙隐小学学生及群众演员,了解到镜头之外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感动。
2024年4月24日至25日,《阵地》剧组在桂林七星景区展开密集拍摄,我市龙隐小学30名二至四年级的学生在德育处老师带领下,首次以群众演员身份参与影视创作。据学校德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学生们在拍摄中饰演战时岩洞课堂里的学生,需在岩洞内完成“逃难”“岩洞教育”等多场戏份。当时,七星岩洞内温度接近20摄氏度,湿度极高,拍摄结束后不少师生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带队老师坦言,起初对具体拍摄内容并不完全清楚,但随着近期剧集热播,回顾这段经历倍感光荣。“这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教育,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体验历史,比课堂教学更加深刻。”
拍摄期间,学生们连续两日拍摄至深夜11点左右,经历了多个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与一线演员合作、第一次品尝剧组盒饭、第一次在百年岩洞中体验“上课”和“逃难”的戏剧情境。
“岩洞内空间有限,拍摄间隙无法休息,但孩子们始终遵守纪律,自带小板凳、书籍和零食耐心等待。”带队老师透露,尽管现场有近百名演员和工作人员,且拍摄日程紧张,但在家长和教师的全程陪同与情绪疏导下,所有小演员都保持最佳状态,圆满完成了拍摄任务。
拍摄归来成“校园明星”,小伙伴羡慕追问细节
拍摄结束后,参与演出的孩子们俨然成了校园里的“小明星”。四年级学生小林兴奋地告诉记者:“回学校后,好多同学围着我问是不是见到了李晨、冯绍峰,他们羡慕得不得了。”孩子们不仅津津乐道第一次吃剧组盒饭的新奇体验,更把岩洞中“上课”的经历编成了故事,在班会课上分享。
带队老师笑着补充:“有个三年级男孩特别可爱,每天下课就拉着同学重现拍摄场景,自己当‘小导演’教大家怎么演逃难戏。他说长大后也要当演员,因为‘剧组盒饭比学校午餐好吃’!”
追剧成家庭活动,家长感慨“辛苦都值了”
电视剧开播后,寻找自己的镜头成了每个参与家庭最期待的事。学生小陶的妈妈告诉记者,全家每天晚上都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追剧,“女儿眼睛紧盯着屏幕,突然跳起来大喊‘那个穿白色衣服的是我’,虽然只是一闪而过的镜头,但孩子激动得小脸通红。”
家长微信群更是热闹非凡。有家长晒出孩子与电视画面的合影,配文“我家小演员出道了”;还有家长感慨:“当初孩子穿着湿戏服等到深夜,心疼得想放弃。现在看到成片里岩洞课堂的真实感,才理解导演的用心——这比任何教科书都生动!”
巧用拍摄经历,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龙隐小学的教师们也将这次拍摄经历转化为特殊的教育资源。该校德育处的林主任介绍,学校不少班级组织了《阵地》主题班会,让参演学生担任“小讲师”,结合拍摄经历讲述抗战历史。“当孩子们说到在岩洞里‘逃难’的难受体验时,全班都安静了。这种沉浸式教育比单纯讲课更震撼人心。”
林主任介绍,在班会课上,老师们将剧照与史料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战时教育的艰辛。有学生在课后写道:“以前觉得在教室上课很平常,现在才知道能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是多么幸福。”
随着《阵地》剧情推进,更多桂林的场景陆续亮相。对于该校师生而言,这段特殊的拍摄经历,已不仅是荧屏上的光影记忆,更成为扎根于孩子们心中的生动一课。
来源:桂林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