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甲状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根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甲状腺癌是增长最快的癌症,2003-2011年平均每年增长20%。
近年来,甲状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根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甲状腺癌是增长最快的癌症,2003-2011年平均每年增长20%。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癌症,而且好发于女性。
女性和男性患甲状腺癌比例为3:1。
2020年全球女性新发癌症923万,其中甲状腺癌45万,位列第五。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457万,甲状腺癌22万,位居第七。其中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209万,甲状腺癌17万,位列第四。
另外,甲状腺癌女性患病年龄也比男性早,患者年龄常小于50岁。
甲状腺癌根据病理不同,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其中大部分人罹患的甲状腺癌是乳头状癌(约占80%-90%),好发于20-45岁女性。其次是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发病总数的2%-10%),发于40-50岁年龄层。
为什么甲状腺癌一发现就到了晚期?
实际上,甲状腺癌在发生时,释放出很多信号,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
如果有出现以下症状,建议立即就医检查,以确定是良性的甲状腺结节肿大或甲状腺癌所致。
有甲癌,4个异常藏不住!
1.颈部出现局部肿大或无痛硬块
肉眼看到脖子前端有凸起,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看看肿块是否是恶性的,处在在快速增大过程中。
2..吞咽困难,吃东西容易呛到,有压迫感
甲状腺靠近食道,快速增大的肿瘤会压迫食管,影响吞咽功能
3.呼吸困难
运动或平躺时,感到呼吸急促,这有可能是甲状腺癌症结节迅速生长,肿块压迫到气管和神经了。
4.体重异常减轻
甲状腺癌症发展过程中,和机体正常细胞争夺营养物质。如果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或4.5公斤以上,与癌变有关。
诊断方法有哪些?
1、超声检查:
这是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甲状腺内小至2mm的结节,并结合超声的影像学特点,对可疑的结节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的检查,从而做出早期诊断。超声检查结果已成为头颈部肿块临床处理决策的关键。
2、放射性碘显像:
由于甲状腺有吸碘和浓集碘的功能,放射性碘进入人体后大多数分布在甲状腺内,可以显示甲状腺形态,并可测定甲状腺的吸碘率。对于摄取131碘功能差的甲状腺癌,还可以采用甲状腺99m-锝 SPECT断层检查来提高诊断效果。
3、CT和MRI:
这些影像学检查是精准诊断甲状腺癌的基础。虽然超声是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但CT和MRI在某些情况下(如胸骨后甲状腺病变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能力更为优越。
4、细针穿刺活检(FNAB):
结合超声检查,细针穿刺活检可以进一步确认结节的性质,特别是对于可疑恶性结节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测。
发现癌变后该怎么治疗?
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是通过肉眼切除结节。
如果已经发生了淋巴转移,还能对淋巴结进行清扫,从而降低复发的风险。不过,开刀手术后,有 65% 以上的患者会患上甲减,需要终身服药。
对于没有发生淋巴转移的结节,可以采用微创消融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颈部穿刺一个毫米大小的针眼,就能消除掉有高度疑似癌变的结节和甲状腺微小癌。
由于没有损伤到其他甲状腺腺体,治疗后不会影响甲状腺功能。
预防甲状腺癌,及时避免高危诱因!
虽然甲状腺癌很常见,但它也是最有机会治愈的癌症之一,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好好注意,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日常保持心情愉悦:情绪大幅度波动、负面情绪强烈,这都会影响内分泌的变化,导致激素异常和神经功能紊乱,就有可能诱发甲状腺疾病,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吃太多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可以多吃鸡肉、酸奶、三文鱼等有助于保护甲状腺功能的食物。
适当摄入碘:饮食中缺乏碘亦有可能增加患甲状腺癌的机会。每天碘摄入量在100-200微克为宜。
避免辐射暴露:甲状腺是内分泌腺体中最容易吸收辐射的浅表器官,当遭受辐射剂量过大,导致甲状腺细胞受损、DNA变异,有害突变的累积就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癌。
避免口服雌激素:资料证实,雌激素会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例如一些口服避孕药中就含有较高剂量的雌激素,建议不要乱服用,应遵循医嘱。
定期自查和到医院体检:日常可以在家照镜子时,仔细观察脖子是否有变粗,用手仔细触摸颈部判断是否有肿块。定期到进行体检,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能在体检中查出。
虽然甲状腺癌是我国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总体来说,发病率较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微小癌的恶性程度偏低,而且预后也不错,及早发现,正确治疗,治愈率和生存率都很高。
来源:优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