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问长江日报: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可以让市民有更多亲水乐水的地方。请问“十四五”期间,水务部门在改善河湖生态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谢谢。
9月25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聚焦推进美丽武汉建设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党组书记、局长 张朝辉
专职武汉市自然资源 副总督察 吴立群
武汉市水务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赤兵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 郑忠明
硚口区人民政府 党组成员、副区长 朱红兵
青山区人民政府 党组成员、副区长 雷敏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朝辉
介绍“十四五”期间
推进美丽武汉建设相关情况
▼两江四岸生态岸线即将全线贯通
问问长江日报: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可以让市民有更多亲水乐水的地方。请问“十四五”期间,水务部门在改善河湖生态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谢谢。
答首先,和大家聊聊最熟悉的“长江廊道”。今年9月底,江汉碧道与武船片堤防改造两处关键“堵点”即将顺利打通。武汉两江四岸生态岸线实现全线贯通!目前三环内已形成82.89公里连续生态岸线、841.86万平方米滨水空间。未来,武汉将继续推进廊道建设,让两江四岸不仅是武汉人的“生活客厅”,更是面向全国、拥抱世界的“滨水会客厅”。
接下来,想说的是“幸福湖”。曾经,南湖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下雨怕淹、晴天怕臭”,经过几年系统治理,如今这里已焕然一新,变成了“水清草茂、人流如织”。这就是我们治水的最大成果,让每一个湖,都成为市民生活里的“幸福坐标”。
02将新建绿道600公里
问问中新社:2021年,武汉市提出建设“湿地花城”。五年来,我感受到,武汉越来越美,不仅是一座湿地之城,更是一座花漾之城。请介绍下“十四五”期间武汉湿地花城建设的亮点工作和突出成效,在“十五五”期间又有哪些新的举措?
答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忠明:
2022年,武汉成功创建全球首个人口过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圆满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十四五”期间,累计新改建各类公园443座,全市公园总数达1024座。着力建设花漾江城,建成150公里快速路月季花带、300条特色景观路、30处花漾街区,让市民“春赏樱、夏看荷、秋品桂、冬观梅”。
奋进“十五五”,我们将做好生态修复文章,以林长制为抓手,加强湿地、山体、林地修复利用;做强增绿提质文章,实施全市绿道系统建设三年行动,到2027年新建绿道600公里。
03问问湖北日报:我们了解到,作为中部工业重镇、武汉唯一重化工区,青山区正在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请问近年来,青山区在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答青山区人民政府 党组成员、副区长雷敏:
青山区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钢铁石化主导产业减污增效,武钢有限累计投入154亿元实施135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永久关闭3座高炉,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固废不出厂”,下步将全面实施高炉绿色低碳改造、三年内再实现降碳20%。中韩石化、武汉有机等12家企业入选全市“无废工厂”,武钢有限等企业成功创建重污染天气环保绩效A级企业,成为环保绩效“优等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同步增长,“十四五”期间,GDP迈上了千亿台阶,连续四年获评全国工业百强区。
04“梅花坡”成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问问武汉之声:“十四五”期间,请问硚口区从哪些方面来推进美丽生态硚口建设?取得了什么成效?
答硚口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朱红兵:
“十四五”期间,美丽生态硚口建设稳步推进、全域生态格局初步形成,顺利入选湖北省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荐名单。水环境方面,汉江硚口段水质连续5年稳定在Ⅱ类,张毕湖获评武汉市“美丽河湖”,宗关水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
“十四五”以来,硚口构建了“两带四园十廊百景”的生态格局,建成了综合公园5个、口袋公园及街头小景64个。今年春天,竹叶海公园500多株梅花盛放,“梅花坡”一词冲上热搜,成为武汉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05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
问问答专职武汉市自然资源副总督察吴立群:
“一张蓝图管全域”是指资建部门积极履行规划引领职责,圆满完成《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相关成果于2025年2月10日获国务院批复。
“三条主线提品质”分别指对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的品质提升。针对城镇空间,着力提升居民住宅品质和城市建筑景观。开展了以武汉图书馆新馆为代表的50余个城市级地标和民生建筑精品项目的方案公开征集,打造“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的宜居之城。针对农业空间,全面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针对生态空间,推动生态修复由“分散单一”向“系统整体”转变。
06多家车企获评A级环保绩效企业
问问武汉国际传播中心:张局长刚在在介绍中提到,“十四五”期间武汉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显著提升,PM2.5浓度大幅下降,8月份甚至实现了100%的优良率,创下历史最优水平。请问,这些成绩背后主要采取了哪些关键措施?
答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朝辉:
一是结构减排促转型。严控“两高”项目准入,针对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管控,在城市主导上风向区域实施“A级准入”政策。
二是工程减排抓项目。推动上汽通用、浙江吉利、东风猛士等多家整车制造企业实施原辅料“油改水”,成功获评A级环保绩效企业。
三是管理减排强监管。 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垃圾焚烧企业氮氧化物排放限值控制在100毫克/立方米以下,严于国家标准要求。
DESIGNER/设计 · 张露苹POSTER/海报 · 孙瑞EDITOR/编辑 · 叶凤
来源:武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