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小到大一定有很多让你记忆深刻的事情,也许是温馨的、感动的,但也许是仇恨的、沉重的。
从小到大一定有很多让你记忆深刻的事情,也许是温馨的、感动的,但也许是仇恨的、沉重的。
不论怎样这些事情对你意义重大,甚至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在这些事情中潜移默化发生的,每一次的跌倒让你更深刻地领悟到痛,每一次的爱让你有勇气去面对困难。
你有没有做过一件让你悔恨终身的事?一位网友曾说过:“如果我被人伤害可能会记一阵子,可是如果是我伤害了别人,那就要记一辈子。”
其实在人的一生当中,难免会犯下很多的过错,只是这些过错有大有小,如何面对这些过错就尤为重要。
《追风筝的人》就描述了一位少年在儿时犯下的错,最后得以救赎的故事。
这是一部畅销全球的奇迹之书,全世界读者口耳相传,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毕业于加州大学医学系,现居加州。
小说讲述了一位生活在上层社会的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男孩儿哈桑之间发生的故事,他不仅只是关于友情、关于阶层,更是一个关于人性、关于救赎的故事。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01
嫉妒、憎恨让人犯错
小时候的阿米尔和哈桑因为母亲的离开,都和各自的父亲相依为命,是形影不离的伙伴。
一次风筝大赛中,阿米尔奋力拼搏赢得了比赛,可是最后需要把掉落的风筝找回来,才算真正的胜者。
这个风筝对阿米尔意义重大,因为父亲一直瞧不上阿米尔,嫌弃他懦弱无能,不像哈桑那样勇敢正直。如果这次他赢得比赛,父亲就会对他刮目相看。
阿米尔问哈桑:“你愿意为我去追风筝吗?”哈桑愉快地回答:“为你,我愿意千千万万遍。”这是一句在书中反复出现的话,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值得让你为他千千万万遍的人吗?此刻的哈桑那种纯粹真挚的感情,是社会很少有的,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也让读者看到了人性当中的纯真善良。
当哈桑跑着去找风筝时,却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们命运的事。
一伙以残暴的阿塞夫为首的坏男孩拦住了哈桑,他们想要夺走那只风筝,可是哈桑不肯,于是阿塞夫气急败坏,竟然强暴了哈桑。
而此时阿米尔就在不远处看到了这一幕,他虽然拳头紧握,很想冲出去,但是他没有,而是转身跑了。
阿米尔逃跑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害怕,还因为他对哈桑的嫉妒和憎恨。
他没有选择挺身而出也没有选择找人帮忙,就那样眼睁睁地看着哈桑受辱而后逃离。
但从此他无法面对哈桑,更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
一天,他把父亲过生日时送他的名贵手表,悄悄藏在了哈桑的枕头下,并且去父亲那里告发。
当父亲质问哈桑时,哈桑选择默默承认了这一切,并决定离开这里。从此,他们再没有见过面。
是什么让阿米尔做出这样的事,那就是他对哈桑的嫉妒和憎恨。
虽然阿米尔拥有高贵的身份却得不到父亲的赞赏,而仆人哈桑却表现得勇敢真诚,让父亲对他赞不绝口,甚至有些偏爱。
这在阿米尔心里觉得不公平,此刻那个报复的机会来了,他怎么肯放过?
当我们看到别人获得了比自己更好的成绩或者更高的地位时,可能会产生嫉妒情绪。
这时,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情绪中,甚至对那些比我们更成功的人心怀不满和仇恨。
这种情绪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和判断力,让我们忘记了自己的价值和良知,从而犯下错误和过失。
阿米尔就是在这样带着嫉妒与憎恨,犯下了他一生不可饶恕的罪过。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02
愧疚、悔悟让人成长
后来阿富汗发生了战乱,父亲带阿米尔离开去了美国,在那里他们没有了以往的财富,一切只能重新开始。
在一个跳蚤市场上,阿米尔一眼就看上了美丽的姑娘索拉雅,最终在父亲的正式提亲后,索拉雅答应了他的求婚。
之后的婚姻生活里,阿米尔和索拉雅过得很幸福,可是他们却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
经过医院的一系列检查,却依然找不出任何原因,这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备受折磨。
大夫建议他们收养一个孩子,索拉雅很痛苦,她渴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而索拉雅的父亲认为血缘很重要。
此刻阿米尔却在想:“也许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因为某件事,决定剥夺我为人父的权利,以报复我曾经的所作所为。也许这就是我的报应,也许这样是罪有应得。”
虽然此时距离哈桑离开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可在阿米尔的心里却常常受到这件事情的折磨。以至于把自己的不幸都归咎于自己犯下的错。
而愿意为犯下的错愧疚、悔恨的人,那一定还是心底存在着善的一面,因为当你了解了人性,也许就能够原谅所有的自私和软弱、所有的谎言和背叛。
但真正恶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恶行而忏悔。
愧疚情绪可以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因此,悔恨和愧疚情绪虽然带来了痛苦和不安,但是适当地应对这些情绪,也可以让我们成长和进步。
阿米尔在愧疚与悔悟中,慢慢地成长起来。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03
勇敢、行动让人救赎
几年后,阿米尔的父亲因患癌症去世了,而父亲的朋友拉辛汉从阿富汗打来电话,要阿米尔回去一趟。
并且说:“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就是这一句不经意却又好像深思熟虑的话,让阿米尔再次回到了他的祖国。
再次见到拉辛汗他已经病得很严重,并且向阿米尔讲述了发生的一切:阿富汗已经不是他儿时记忆的样子,到处战火纷飞,污浊不堪。
而拉辛汉也年老体弱,无法照看阿米尔父亲留下的宅子,于是找到了哈桑让他帮忙,当时哈桑已经娶了一位善良的妻子,有自己的生活,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了。
哈桑回来后却执意住在他原来后院那间破屋子,只因想着有朝一日阿米尔少爷会回来的。
后来哈桑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叫索拉博,那正是阿米尔给哈桑讲的故事中,一位英雄的名字。
一次拉辛汗出门,留下哈桑一家照看房子,可是塔利班官员却说是低等的哈扎拉人哈桑私自占领了豪宅,无论邻居们如何作证,还是对哈桑夫妇进行了枪决,并且带走了他们的儿子。
而拉辛汉这次让阿米尔来,就是想让他去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开始阿米尔很抗拒,因为那将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去发生战争的地方救一个孩子,简直是天方夜谭,甚至可以为此丢了性命。
接着拉辛汗告诉了他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哈桑竟然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
他心里一直崇拜的父亲竟然隐藏着如此龌龊的秘密。而阿米尔当年犯下的错,拉辛汉也心知肚明。
其实生活的真相往往和我们以为的不一样,有的看似体面的成功人士,可能背后是他攀爬路上的辛酸;
有的看似勇敢无畏,背后却是胆小怕事的本性;很多时候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掩盖自己内心的恐惧,才在别人面前装的无所畏惧,威风凛凛。
阿米尔在愤怒之后,终于明白了父亲对哈桑的情感,父亲欠阿米尔一个温暖的父爱,而更欠哈桑一个名分。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了他所犯下的错误,也为了弥补父亲对哈桑的亏欠,阿米尔决定去救索拉博。
在救索拉博的过程中,阿米尔被打的肋骨断裂,呼吸困难,而他却大笑不止,因为在那一刻他终于得到了救赎。
所有在他内心的自责、愧疚、悔恨统统在遍体鳞伤的痛中得到了释放。
身体上的痛可以随着时间的推迟愈合,而内心的创伤却犹如钢针深深地扎入骨髓,永远拔不出来。
治愈的方法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勇敢去面对,甚至体验当初的痛。
而阿米尔就是这样在这样的暴打中,他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自己可以勇敢面对而高兴,因为这是他从年少以来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他被治愈了。
最后是索拉博救了他一命,索拉博用弹弓打了敌人的眼睛,两人才得以逃脱。
阿米尔把索拉博带回了美国,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可是因为在阿富汗受到的惊吓索拉博变得沉默寡言,而在一次放风筝比赛中,阿米尔终于看到了索拉博那淡淡的微笑。
于是为了索拉博他在一群孩子中奔跑,去追那只风筝,并且对索拉博喊出:“为你,我愿意千千万万遍。”
当阿米尔对索拉博喊出那句哈桑曾对他说的话时,他内心充满了无限的爱,亦如当初哈桑对他的情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04
人总要学着长大
成年后的救赎,是一种很难能可贵的品质,因为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去面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并付出努力来纠正这些错误,弥补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这种救赎不仅要求我们有自我反省和认错的勇气,还要求我们具备行动力和责任感,去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尊心或害怕承认错误,而选择逃避或掩盖自己的过错。然而,有良知的人,却又根本无法从这种逃避中,得到解脱反而更加痛苦。
只有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承认它们,才有可能从中得到救赎和成长。
多数人是儿时天真无邪,勇敢无畏,成人后反而变得狡猾世故、畏缩不前。
我们常常感叹回不到从前了,其实不是回不去了,而是不敢面对从前了。
如果我们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用行动去证明,那将让你真正得到救赎,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莎士比亚曾说过:“没有什么比得到救赎更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了。”无论我们犯下多大的错误,都有机会通过忏悔和赎罪来弥补过失。
有些伤疤是永远不会痊愈的,那么救赎的过程就需要更多坚定的勇气,需要面对自己的过去和错误,接受自己的罪责,然后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弥补过错。
人总要学着长大,过程可能很痛苦,可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和有价值。
此刻你也可以回头对自己说一句:“为你,我愿意千千万万遍!”
来源:晓勇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