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北大教授俞孔坚巴西坠机身亡,生前最后记录的影像曝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3:13 1

摘要:事故发生在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湿地,地点靠近阿基达乌阿纳市。一架1958年制造的单引擎小型飞机在准备降落时失事,机上四人全部遇难,包括俞孔坚、巴西电影导演路易斯·费雷斯、纪录片导演鲁本斯·克里斯平,以及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现场目击者称,飞机疑似

华人生活网

2025年09月25日 03:47美国

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中国著名景观学者俞孔坚,在巴西不幸遭遇空难身亡,享年62岁。

据巴西当地媒体报道,事故发生在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湿地,地点靠近阿基达乌阿纳市。一架1958年制造的单引擎小型飞机在准备降落时失事,机上四人全部遇难,包括俞孔坚、巴西电影导演路易斯·费雷斯、纪录片导演鲁本斯·克里斯平,以及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现场目击者称,飞机疑似在尝试中止降落时失控坠落,并在地面爆炸。

有报道指出,这架失事小飞机并非注册为商业飞机,而是登记在私人名下、用于私人用途的老旧机型。这意味着,它不具备商业客运资格,而这次飞行是因纪录片拍摄临时起飞。

这次飞行原本是为了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Planeta Esponja),聚焦俞孔坚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就在事故发生前几天,俞孔坚还出席了巴西建筑与城市规划委员会国际大会,以及第14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并发表主题演讲与主旨报告。

在俞孔坚教授离世的当天,他的微信视频号更新了一条3分钟的Vlog,成了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段影像。


视频中自拍(视频截图)

画面中,他身穿红色T恤,背着斜挎包,在南美潘塔纳尔湿地的牛群尘土中短暂出镜。此前,他已飞行20多个小时,又驱车6个小时,只为踏入这片被誉为“地球最后的伊甸园”的天然湿地。他在镜头里感叹,这里是地球之肺,如同一块巨大的海绵储存洪水,滋养生命,但如今正一步步被牧场蚕食。

视频通过航拍展示了湿地的壮美与危机:夕阳下牛仔驱赶着成千上万头牛,尘土与余晖交织成一幅悲壮的画面。俞孔坚在解说中沉痛指出,这片曾经无数动物的天堂,正在被围栏切割,被牧场取代,“表面宁静,却暗藏危机”。

在视频结尾,他与同行者合影,并留下意味深长的自述:“地球之肺在美洲深处,它的命运牵动着全球的生态平衡,而我的探秘才刚刚开始。当最后的伊甸园也在退缩时,人类还能从哪里获得生存的希望?”

如今,视频仍在,但人已远去。他的背影定格在尘土与落日中,也定格在无数人心中。


视频最后是和同行人员的合影(视频截图)

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哀悼,称赞俞孔坚为可持续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做出的卓越贡献。巴西消防与应急部门已展开调查,目前尚未公布坠机原因。

作为中国“海绵城市”理念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俞孔坚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他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后,他创办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创立国家甲级设计机构土人设计(Turenscape),并发起学术期刊《景观设计学》。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中山岐江公园、秦皇岛红飘带公园、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等,推动了中国景观设计学科的确立与发展。

他一生获奖无数: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20年获世界风景园林联合会最高荣誉“杰弗里·杰里科爵奖”,2021年获“柯布共同福祉奖”,2023年摘得景观设计界最高荣誉“奥伯兰德奖”。今年,他更是登上《福布斯》“2025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榜单,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学者。

俞孔坚常说,城市与景观设计是“生存的艺术”。如今,这位推动“海绵城市”理念在全球传播的学者骤然离世,他的未竟之业,或许将由他的作品和理念继续讲述下去。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