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想起一句老话:“不在局中,不知局热。”如今的我,已被请出局。
退休第三年,我才真正明白,退了,就是被推到场外。
曾经的热闹散了,掌声没了,留在身边的,只有自己。
有人说“人走茶凉”,听着冷,却是真理。
我亲身走过这几年,才懂得,社会不会因为你退了,就为你留座。
同学聚会时,他们说我待遇高,退休金九千多。
可我心里清楚,这数字算不上什么。
当年能进机关的,不少都混了个头衔。
调研员、巡视员,遍地都是。
老同事调侃:“我们那一届,大学生凤毛麟角。”
我笑笑:“真要比,工龄长的,退休金比我还高。”
央企里的工人,工龄四十年以上,退休金也能拿到九千多。
老师们更不用说,中教高级,随便一个都超过我。
别人眼里我是羡慕对象,自己却觉得孤单冷清。
白天走在街上,车来人往,我像个幽灵。
商场、博物馆、图书馆,一个人进,一个人出。
晚饭后,散步是习惯。夜色里影子拉长,只有我陪我。
有人问:“你老公不陪你?”我淡淡一句:“他不爱说话。”
老公每天和我对话不过几句。冷冷清清。
偶尔给儿子打电话,问问工作。电话挂断,又回静寂。
屋子里常常只有我自言自语,像和空气聊天。
年轻时,同事是最亲近的人。刚退休那会,还常联系。
后来电话渐少,约见更少。到今年,一个电话都没有。
距离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拉开。
唯一留下的,是同城同学群。偶尔聚一次,谈笑青春。
可聚会一结束,心又凉了。再回日常,还是各过各的。
朋友圈里人不少,却全是卖保险的、推房产的。
点开消息,不是催交物业费,就是提醒车险到期。
除了家人,没人真心找我说话。
刚退休那两年,我也想弥补自己。
走南闯北,玩了不少地方。可游得越多,越觉得累。
今年,我一次旅行都没去。
每天的生活,就是买菜、做饭、收拾屋子。
手机刷一刷,歌听一听,茶泡一泡,书翻一翻。
周而复始,像是被社会排在了边角。
有时候我盯着窗外,车流滚滚,却觉得自己与这个城市无关。
我想起一句老话:“不在局中,不知局热。”如今的我,已被请出局。
街角的小店换了三拨老板,我走过去,竟没一个认识。
当年热闹的饭局,换成新人举杯。我的位置,再没人留。
我苦笑:“人老了,就是退了场。”这场,叫社会。
年轻人说话快,步子急,我跟不上节奏。
同龄人各有小圈子,我插不进去。
有同学劝我:“别往外找,往里看。”我愣了半晌。
渐渐地,我明白了,所谓往里看,就是不再强求别人陪伴。
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里过不去。
我常想起一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能自得,我也能学着自在。
于是,我不再抱怨没人找我。
我开始一个人去看展,一人去书店。
坐在角落里翻书,喝一杯淡茶,也是一种安宁。
朋友打趣:“你这是修炼成了隐士。”我笑:“与其等人,不如等心静。”
社会不会淘汰我,是我自己不必再追赶。
我告诉自己:“边缘未必是冷清,可能是清净。”
每天清晨,我照例去菜场,和卖菜的闲聊几句。
“今天的豆角新鲜。”小贩笑着说,我心里也亮堂。
平凡的对话,比社交场上的虚伪更真。
我也偶尔翻出旧相册,看看年轻时的笑容。
那时热闹,如今清淡,各有滋味。
儿子打来电话:“妈,最近怎么样?”我答:“挺好的。”
他沉默几秒,说:“您别总觉得自己孤单。”
我笑笑:“我早不怕孤单了,边缘,也能自得。”
放下电话,我心里反而踏实。
人到老年,真正的考题不是地位,而是心态。
若心宽,边缘也是风景;若心窄,中心也是孤岛。
我渐渐懂了:与其抓不住别人,不如好好抓住自己。
每天读一会书,写几句感想,时光就安稳流淌。
夜深时,窗外车声渐少,我泡一壶茶,轻轻哼曲。
没人回应,却也不需要。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古人有诗,我有心境。
三年过去,我不再烦恼是否被淘汰。
因为我知道,边缘未必是荒凉,它也是归处。
社会很大,不缺人声鼎沸;人生很短,更要内心安宁。
我告诉自己:别烦恼,过好自己,就是答案。
来源:一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