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国庆双节将至,购物、聚餐、旅游又将迎来高峰。为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陷阱,享受愉快假期,崇明区市场监管局结合近期消费热点和往年投诉情况,为大家送上一份双节消费提示。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购物、聚餐、旅游又将迎来高峰。为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陷阱,享受愉快假期,崇明区市场监管局结合近期消费热点和往年投诉情况,为大家送上一份双节消费提示。
一、传统节令食品:
细心选购防“猫腻”
选购月饼要仔细:购买预包装月饼时,请查看外包装是否规范完整,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信息等是否清晰。不要购买标签信息不全、篡改标识内容的月饼。谨慎购买“私人定制”“个性化”或自制月饼,自觉抵制过度包装的月饼礼盒产品。
购买蟹卡要谨慎:应通过正规销售渠道购买蟹卡,并妥善保存相关凭证。谨慎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蟹卡,勿买外包装上没有企业名称、联系方式等信息的蟹卡。仔细查看蟹卡上的提货流程、售后条款等信息,特别留意提货方式与时间,确保能及时提货。收到螃蟹后,及时核对数量和品质是否与约定一致。
二、餐饮消费:
杜绝“价格陷阱”
双节期间亲友聚餐增多,外出用餐时需留意以下方面:
选择正规餐馆:外出聚餐应选择证照齐全、经营规范、卫生状况良好(如实施“明厨亮灶”)的餐饮场所。
仔细查看菜单:点餐前留意收费标准,问清价格后再下单,注意按需点餐,避免铺张浪费。
仔细核对账单:结账时,仔细核对账单明细,防止出现“低价高收”“阴阳菜单”等情况,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
网络订餐看证照:网络订餐时,先查看商家证照、店铺评价等信息,尽量选择距离近的餐饮单位订购,以缩短食物运送时间。收到餐食后,检查包装是否完整、食品是否被污染,并及时食用。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食品、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三、旅游出行,
规划周全避“坑”点
无论是自驾游还是跟团出行,提前规划和明智选择能减少许多麻烦。
自驾出游提前准备:出行前提前检查车辆状况,密切关注天气信息,合理规划路线并错峰出行。选择正规酒店住宿,通过在线旅行平台或票务平台预订酒店民宿时,勿轻信“全网低价”“准五星级”等宣传用语。建议查阅真实用户评价,全面了解酒店民宿的实际状况。预订成功后,及时与商家核实预定信息,并建议截图保存宣传页面和订单信息。
跟团旅游擦亮双眼: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高、口碑较好的旅行机构。不轻信口头承诺,务必签订旅游合同。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并明确行程安排、食宿标准、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勿贪便宜选择“低价团”或“免费团”。
四、购物促销
理性看待“优惠”
双节期间商家促销活动繁多,保持理性才能守住钱包。
保持理性按需消费:面对各类“打折促销”“满减赠送”“清仓秒杀”等活动,建议大家保持理性、按需消费。仔细了解商品质量、品牌、规格、售后等信息,注意“降价商品享有同正常商品一样的售后服务保障”。若遇商家声称“降价商品不予退换”,应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理性看待直播带货:理性看待直播测评和带货术语,切勿因主播的煽动性言语或滤镜效果冲动下单,保持独立判断,避免盲目跟风。
预付卡消费需谨慎:选择预付卡消费时,尽量避免一次性高额充值。务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服务内容、退费规则、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切勿轻信商家口头承诺。
黄金珠宝消费要留心:黄金珠宝饰品属于贵重商品,请到正规商场或品牌门店购买。参与各类促销、以旧换新等活动前,务必详细了解具体规则。建议货比三家,仔细核验饰品的质量、重量、款式等关键信息,并主动索取购物凭证。勿轻信“黄金免费换”“零工费换新款”等促销话术,勿轻信商家对未来收益作出的保证性承诺。
五、依法维权:
保留凭证,及时维权
消费过程中,务必保留好相关消费凭证,如发票、收据、线上交易记录、聊天记录、宣传页面截图等。
若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消费者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或拨打12315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资料:崇明市场监管责编:朱竞华、焦倩倩
来源:上海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