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妈的代步车又被拖走了,就因为没牌照,她推着菜篮子走了两公里回家。”——这条留言昨天在老年论坛被顶到最上面,点赞破万。
“我妈的代步车又被拖走了,就因为没牌照,她推着菜篮子走了两公里回家。”——这条留言昨天在老年论坛被顶到最上面,点赞破万。
2025年6月起,这种心酸场面终于有望减少。
新政一句话总结:只要车合规,老人就能直接上牌,交警不再直接扣车。
听起来像“大赦”,但别急着高兴,里面还有几道弯。
先说驾照。
过去F证卡在70岁门槛,很多老人干脆无证驾驶。
现在上限取消,但考试并没放水:视力、反应、握力三关一个不少。
北京试点把“10秒内踩刹车”改成“15秒”,通过率从58%拉到92%,可依旧有8%的老人被刷下来。
车管所窗口贴了张A4纸:“不会电脑答题的,可以口试。”细节虽小,却救了大批只会写名字的老人。
再说车子本身。
新国标把长度锁死在3.5米,比老款宏光MINI还短一截。
好处是转弯半径小,菜市场掉头不再堵路;坏处是后排只能放两袋米,想带孙子去钓鱼得掂量。
ABS和低速提示音是硬性配置,成本大概涨800块,厂家把续航从60公里提到100公里,算是对冲。
最纠结的是“存量备案”。
家里那辆买了三年的车,如果轴距超1.5米,只能领2000元补贴报废。
有人连夜拿卷尺量,发现差2厘米,气到在群里骂街。
其实2000元是+车企各出一半,旧车拆下来的铅酸电池还能再卖300块,算下来不算亏。
柔性执法听着温柔,其实留了15天缓冲期。
第一次查到没牌照,交警开的是“告知单”,像外卖小票,上面印着附近备案点地图。
第二次才罚100元。
杭州一位协警说:“真不想罚,很多老人把告知单当宝贝,贴在家里冰箱门上。”
新政还有一条隐藏福利:合规车可以走公交专用道,但早晚高峰除外。
早上七点前,送完孙子上学,大爷们把车开进BRT车道,比电动车还快。
交警解释:“公交专用道利用率本来就低,空着也是空着。”
有人担心放开口子会乱。
上海试点三个月,老年代步车下降30%。
原因不是老人突然变谨慎,而是车子有了保险。
保险公司顺势推出“每天1块钱”的交强险,理赔上限11万,比电动自行车的10万还多1万。
最后提醒一句:新政落地分三批,北京、山东、江苏先跑,其他省份最迟9月执行。
如果现在就想买车,直接问销售“能不能上新能源白牌”,能上就合规,不能就再等等。
别像去年那位大叔,花1万8买了辆“老年代步王”,结果只能夜里偷偷开。
说到底,政策给了路,走不走得稳,还得看老人自己。
毕竟,方向盘后面坐的不是年龄,而是活生生的安全感。
来源:奋发有为奶酪w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