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何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变成“新农活”?9月24日开班的青岛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市级培训班,聚焦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开设村干部直播带货能力提升班,采取“理论授课+实操演练+案例分析+实地观摩”多维融合模式,手把手教给学员利用互联网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何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变成“新农活”?9月24日开班的青岛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市级培训班,聚焦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开设村干部直播带货能力提升班,采取“理论授课+实操演练+案例分析+实地观摩”多维融合模式,手把手教给学员利用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路,通过数字赋能,培育一批懂电商、有带货能力的人才,进一步提高本地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比重,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农业新业态的发展,催生农村直播电商日益成为提振农业农村消费的重要支撑。青岛市加快农村电商人才培养,2025年,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网信办、市商务局、团市委以及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围绕提升农村电商直播技能,开设市级培训班3个、区(市)级培训班12个,全年计划培训农村电商带头人709名,以精准培育为全市农村电商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推动村干部“出圈”当主播
在广泛开展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严格遴选具有带货经验、直播需求的培训对象,将直播电商流量“密码”破解成20个教学模块、80学时“干货矩阵”,设置“政策解读+账号定位+短视频脚本+直播话术+投流复盘+品牌注册+供应链打包+农村电商公司财务规范+运营法规条文”全链条课程,创新“网红带货村干部讲实战经验+导师讲技术+头部主播讲案例+共富公司讲需求”四维授课模式,把课堂搬到直播间、田间地头、农产品仓储库房,实现“早晨在教室学脚本、中午在基地拍视频、晚上在仓库做直播”的学思践悟循环。
搭建农村电商“孵化”平台
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已成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振农业农村消费的有效抓手。为进一步加强场景化演练,培训班充分发挥政府、群团、高校等多方力量,为参训学员提供虚拟“MCN机构”服务,让参训人员不断熟悉选品、定价、直播策划、互动营销业务流程。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签约讲师、抖音官方认证“乡村守护人”等20余位专家组建导师团,提前一周调取学员账号后台数据,“一号一策”分析备课,量身定制各具产业特色和文化资源的IP形象,推动“最懂互联网的人”与“最懂土地的人”同频共振,努力把村干部“素人”培养成电商直播“达人”。
持续跟踪服务“送一程”
在数智技术持续赋能下,乡村发展生态更具活力。为确保培训效果,早日实现真直播、真带货、真富民,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还将联合培训机构,组织培训班赴江浙提升实战能力,并开展为期一年的跟踪服务。期间,将及时共享参训学员在直播带货过程中遇到的“踩坑”经历、“避雷”技巧以及“直播中的BUG”,并指导电商主播在选品展示、内容制作、直播场景设置等方面进行优化。同时,围绕物流体系优化和营销推广等领域,持续提供孵化服务,助力“会管理”的村干部迅速成长为“善经营”的直播电商人才。
从个体农户到村集体,从单一卖货到全链升级,青岛农村电商直播正以多元形态赋能乡村振兴。据有关部门数据,2024年,青岛完成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464.7亿元。2025年1至8月,青岛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已近260亿元。下一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联合有关部门、高校,不断完善农村电商直播培训长效机制,持续加大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干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力度,推动形成“培训一人、带动一片、发展一业”示范效应,书写更多“组织强、产业兴、农民富”的青岛村强民富案例。
来源:感知山东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