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新罗培斜村:文明乡风“吹”出乡村振兴好图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0:33 1

摘要:近年来,龙岩市持续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省级文明乡风联系点建设,强化思想引领、完善基层治理、传承传统文化、深化移风易俗。各联系点结合村情实际,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文明乡风建设新路径,为全市乡村提供了可学可鉴的鲜活样板。如今,闽西大地上,文明新风劲吹,乡风建

近年来,龙岩市持续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省级文明乡风联系点建设,强化思想引领、完善基层治理、传承传统文化、深化移风易俗。各联系点结合村情实际,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文明乡风建设新路径,为全市乡村提供了可学可鉴的鲜活样板。如今,闽西大地上,文明新风劲吹,乡风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生动景象。

以文明乡风 绘振兴图景

培斜村地处新罗区西部,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和远近闻名的“竹茶之乡”。作为第一批省级文明乡风联系点,该村以党建为引领、以制度为保障、以文化为内核,持续推进文明乡风建设,赋能乡村振兴。2024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近4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5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32万元。

01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文明建设“主心骨”

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书记带头组织村“两委”干部深入村民家中,宣传文明乡风建设的意义与要求;发动党员带头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在婚丧嫁娶事宜中主动从简操办,为村民树立标杆;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帮扶、村庄环境整治等活动,以党员行动带动群众参与,让文明理念在文明实践中传递到家家户户。

02完善制度保障,划定移风易俗“硬边界”

培斜村结合村情民意制定村规民约,纳入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对婚丧事宜等宴席规模、操办流程等作出具体规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成立由德高望重、热心村民组成的红白理事会,负责监督村规民约执行,为村民操办相关事宜提供指导,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模式,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03深挖文化内核,激活文明传承“源动力”

围绕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培斜村打造乡村文化会客厅,世界最大竹制太师椅、“帝王笋”“子孙满堂”竹根等文化符号,唤醒村民的文化记忆;依托村史馆、竹文化馆、百年光影电影博物馆、乡村大舞台等阵地,常态化开展竹编技艺体验、山歌戏非遗展演、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让村民在参与中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新风尚深度融合。

04创新宣传方式,拓宽文明传播“覆盖面”

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村民微信群等载体,高频次宣传移风易俗知识与文明理念;邀请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进村开展讲座、文艺演出,用通俗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明知识“听得懂、易接受”;对先进典型进行公开表扬、宣传,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氛围,让文明新风渗透到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到制度约束规范行为,再到文化赋能涵养精神、宣传引导深入人心,培斜村走出了一条“党建红、制度严、文化活、民风淳”的文明乡风建设路径。漫步培斜村,不仅可见村容村貌整洁优美,更可感受邻里互助等文明氛围,文明乡风已成为推动培斜乡村振兴的“软实力”与“硬支撑”。

来源:龙岩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