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群众诉求响应效率,近日,平房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与区纪委监委联合推出“两码一线”工作机制,通过“营商环境监督举报码”“营商环境评议码”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深度融合,构建起全流程闭环监督体系,显著提升区域营商服务水平,打造可复
为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群众诉求响应效率,近日,平房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与区纪委监委联合推出“两码一线”工作机制,通过“营商环境监督举报码”“营商环境评议码”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深度融合,构建起全流程闭环监督体系,显著提升区域营商服务水平,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督改革样板。
靶向破解监督难题,回应企业群众期盼
过去,企业群众反映诉求多依赖线下窗口或电话,存在“跑多次、耗时长”等问题。此外,行政审批“互为前置”、政务服务效率低等现象偶有发生,传统监督方式难以快速捕捉线索、及时跟进处理。
为破解上述问题,平房区将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线索归集、压实整改责任作为核心任务,创新设计“两码一线”工作机制,推动监督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靠前转变、从分散管理向闭环协同升级。
“两码”收集拓宽渠道,实现监督“指尖直达”
为实现码上监督全覆盖,平房区在设计“营商环境监督举报码”和“营商环境评议码”时,进一步明确两码功能定位。其中,“监督举报码”主要收集行政审批阻碍、违规干预市场等影响营商环境的线索;“评议码”侧重政务服务效率、事项标准化、数据共享等服务质量评价,企业群众扫描新建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提交诉求或评价,实现“一码反映、即接即办”。
目前,平房区已在政务服务中心、经开区建审大厅、政务服务驿站、出入境大厅、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等办事需求集中场所,设立“两码”展示牌,实现多场景推广使用;同步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企业服务群等渠道推送,推动“扫码监督、扫码评议”成为企业群众办事“日常动作”,确保监督无死角。
一条“热线”加强联动,打造闭环处置链条
平房区将“两码”与12345热线深度融合,建立起“双码收集-热线转办-部门处置-纪监监督-回访核验”全流程闭环机制。平房区营商局专人负责“两码”后台诉求管理,实行当日归集、当日转办;12345热线发挥反馈枢纽作用,同步接收转办诉求,督促各职能部门按时限推进办理。
平房区纪委监委全程介入,将“两码一线”收集的线索纳入重点监督范围,直接对接营商环境监督部门调取台账,全程跟踪有关部门处置进度;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部门,启动约谈问责程序,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数据赋能精准整治,共性问题“智慧”解决
依托“两码一线”归集的诉求数据与评议结果,平房区营商局联合区纪委监委开展深度分析,精准识别区域营商环境共性短板,比如高频事项集成服务不足、政务数据共享不充分等问题,靶向出台整改措施。
针对目前呈现的“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效率低”问题,平房区已推动多部门优化流程、数据互通;针对“政务App重复建设”问题,已整合政务新媒体,逐步实现“一平台统管”,切实减少企业群众“指尖负担”。
监督效能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两码一线”机制自9月上旬试运行以来,企业、群众通过“指尖操作”即可完成监督与评议,相较于传统方式,诉求响应时间从平均3天缩短至1天内,监督效率大幅提高,尤其对“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等突出问题实现快速介入和靶向治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在实践基础上,平房区还在不断规范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移交等制度,明确线索归集、转办、监督、整改全流程标准;同时将“两码”覆盖范围向社区(村)政务服务站拓展,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实现“区-街(镇)-社区(村)”三级监督网络全覆盖,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据平房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房区将持续优化“两码一线”机制,深化数据赋能,让“指尖上的监督”成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动力源”,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平房经验”。
李鹏哈尔滨日报记者梁可心
本文来自【冰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