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老字号”邂逅文旅消费新场景,融合创新就成为其升级密码。从老厨家打造饮食文化博物馆到秋林格瓦斯建立百年文化馆,从华梅西餐厅重新装修到世一堂开拓新空间,中央大街上的“老字号”正以“品牌+旅游”的融合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让品牌店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
日前,正阳楼、凤凰园、茶肠孙等“老字号”落户中央大街,至此,中央大街已有37家“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主体。
当“老字号”邂逅文旅消费新场景,融合创新就成为其升级密码。从老厨家打造饮食文化博物馆到秋林格瓦斯建立百年文化馆,从华梅西餐厅重新装修到世一堂开拓新空间,中央大街上的“老字号”正以“品牌+旅游”的融合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让品牌店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
建“博物馆” 讲好“老字号”故事
“老字号”是口碑的象征,更是一个地区珍贵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记忆。
为了生动展示文化价值,讲好企业故事,一些落户在中央大街的“老字号”建起博物馆等文化展陈空间,讲述自身历史和文化传承故事。这不仅提升了品牌的文化附加值,更凸显了“老字号”在文旅融合、文创开发领域的商业潜力。
周末的秋林格瓦斯百年文化馆里,人头攒动,现酿格瓦斯柜台前排起长队。市民游客一边品尝秋林格瓦斯的独特味道,一边欣赏着文化馆展陈。“中央大街是如何形成的”“面包石的由来”“秋林公司是何时成立的”……占地210平方米的文化馆内,设置了五个板块的展陈。“来文化馆的游人都会仔细观看展陈,尤其对老照片很感兴趣。馆里有三名专职讲解员,只要游人需要讲解,他们立刻提供服务。”文化馆讲解员李杰告诉记者,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让这里获得极大收益,成为秋林格瓦斯在全市布局的百余个店铺中销量最高的一家。
老厨家是龙江“老字号”、哈尔滨百年传承老店,获评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滨江官膳传统厨艺以及诸多菜品,彰显着哈尔滨中西合璧、南北交融的魅力。2024年,老厨家第四代传承人郑树国在中央大街西三道街老厨家旗舰店打造了城市饮食文化博物馆,让顾客可以沉浸式了解“老厨家”历史传承。
记者走进博物馆看到,馆内展品包括从清末时期传承下来的老牌匾、老餐具、老菜谱,以及国内首个转桌、80年前油炸冰棍的设备等。“旗舰店共1800平方米,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达到500平方米。”郑树国告诉记者,在中央大街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企业都希望获取更多的商业价值,但是从长远考虑,“老字号”要突破发展,首先要建立文化认同,品牌才能有市场,因此建设博物馆意义深刻。“一方面,展示‘老字号’的发展历程、产品制作过程和品牌故事,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老字号’,激活‘老字号’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老字号’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互动体验,为年轻人提供了学习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空间,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文商旅融合,突破传统经营边界
冰糖在锅中慢慢变成琥珀色,与五花肉完美融合,一盘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红烧肉端上桌,令人垂涎欲滴。“这味道太香了。”围观顶级大厨现场制作菜品的顾客,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每个月初,老厨家第四代传承人郑树国都要举办一场厨艺文化沙龙,亲自传授老厨家特色菜的做法。报名参加沙龙的人,除了老厨家“铁粉”,不乏一些爱好美食的年轻人。“锅包肉、红烧肉、家常凉菜,这些家常菜在大厨手下确实不同凡响。”多次参加文化沙龙的市民李想说,她跟着大厨学了几道拿手菜,厨艺提高了不少。“现在约亲朋好友吃饭就到老厨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位于中央大街西十道街的世一堂药店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在中医药领域久负盛名。记者走进世一堂药店看到,多种“镇店之宝”摆放在一楼显眼位置,知名中医专家坐堂问诊。“我们将二楼开辟为中药文化新空间,打造‘健康+’多元场景,让市民游客了解药店的历史和特色。”世一堂药店店长单昌璐说,凭借地处中央大街的优势,药店不断突破传统医药服务边界,以药店为空间载体、以诊所为专业支撑、以中药为创新方式,让消费者在购药之余,体验“趣药店”中药文化新空间。
当下,中央大街上的“老字号”品牌纷纷突破传统经营边界,打造全新消费体验。他们利用互动性与社交属性的新消费场景,构建起顾客和“老字号”间的情感连接,增强了消费黏性,推动“老字号”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传承创新,“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坐落于中央大街112号的华梅西餐厅,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无数食客。砖红色的外墙与墨绿色镂空铁艺相映成趣,阳光穿透明亮的玻璃窗,使得金色雕花装饰熠熠生辉,尽显浪漫。
对哈尔滨人而言,华梅西餐厅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意义。这里曾是许多人的浪漫地标,都想来享用一顿俄式大餐。如今,华梅西餐厅作为商务部认证的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华梅”商标已成为中国驰名品牌,其出品的沙一克面包更是被中国饭店协会收录《地标美食名录》,烤奶汁桂鱼、沙拉拌香鸡等招牌菜品荣获“中国名菜”殊荣。华梅西餐厅以90余年的坚守,将每一道菜品酿成传世经典。
“在传承经典俄式西餐菜点的基础上,我们充分结合现代人的口味偏好与健康需求,对菜品不断改良与创新。”华梅西餐厅董事长冯平说,针对传统菜品高热量的问题,餐厅推出了低热量的俄式沙拉等系列美食。“首创了奶汁扣辽参、罐焖肉宴饺、烤番茄里脊等独具特色的菜肴,为食客带来全新的味觉享受。我们还在各大专院校招聘具有专业素质的服务员,提升老牌西餐厅的服务品质。”
目前,中央大街上的“老字号”品牌,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纷纷针对当下消费习惯,改进产品、服务和营销模式。例如,老厨家推出小份菜、外卖等新品项;塔道斯西餐、东方饺子王等通过线上直播等形式,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大罗新、正阳楼、凤凰园等免费为游客邮寄……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老字号”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中央大街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老字号”到“国潮尖货”
诞生于1959年的“大白兔”品牌,凭借纯正奶味和浓郁奶香,成为陪伴无数中国人成长的美好记忆。“大白兔”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荣誉于一身,今年夏天,这一拥有超过60年历史的上海“老字号”品牌,将东北首个旗舰店落户在中央大街,其时尚设计让产品变得更加时髦,年轻人直呼“这是懂我的‘老字号’”。
记者在“大白兔”中央大街店看到,深耕糖果品类的“大白兔”,除经典牛奶口味外,还新开发了多种口味以及其他糖果类型。大白兔巴旦木太妃糖和花生太妃糖,以太妃丝滑包裹坚果醇香;大白兔花生脆牛轧和软牛轧,以相异口感引出绵甜奶韵;大白兔棒棒糖,以浓缩果汁营造多重口味。IP联名通过跨界合作的方式,将“他品牌”的时尚、潮酷与“老字号”的文化底蕴相结合。大白兔与光明乳业、乐事、气味图书馆跨界合作,推出奶糖雪糕、奶糖味薯片,让奶糖有了“新”滋味,品牌“潮”起来。除糖果以外,“大白兔”还将经典形象融入帆布袋、保温杯等衍生品,把温情传播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精美的礼盒和特殊口味的糖果,特别适合社交场合,能一下子拉近和别人的距离。”大学生消费者邬倩倩说。
站在百年老街上,1000余米长的距离,“老字号”的醇厚底蕴、国潮文创的时尚表达、文商旅融合的使命感在此交织,共同构成中央大街独特的消费生态。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历史文脉与当代生活相得益彰。
实习生 侯力维哈尔滨日报记者刘姝媛
本文来自【冰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