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佳音】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第九六一医院张强博士团队研发“智能手术托手架”助力脑出血治疗研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09:45 3

摘要:近日,第九六一医院张强博士课题组成员张强、李英沛、丁洪共同研发的《一种可调节的手术托手架》正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是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IVH后NETs介导类淋巴引流障碍加重室管膜下区水肿的研究》实施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技术成果,实现了

喜讯佳音

近日,第九六一医院张强博士课题组成员张强、李英沛、丁洪共同研发的《一种可调节的手术托手架》正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是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IVH后NETs介导类淋巴引流障碍加重室管膜下区水肿的研究》实施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技术成果,实现了临床需求与科研创新的深度融合。

研究背景:从临床痛点出发

在脑室出血(IVH)后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发现现有手术托架存在操作不便、无法智能化调节、消毒困难等问题,尤其在脑室出血患者手术和实验动物操作中尤为突出。传统托架需手动调节螺栓,无法实现精准可控升降,也难以适配无菌隔离套的使用要求。

创新突破:智能化、可调节、易消毒

1.支持一键升降与多角度调节,提升手术操作的精准度;

2.模块化设计便于拆卸与消毒,降低感染风险;

3.可固定无菌托手架套,符合手术隔离要求;

科研与临床双适用

该装置不仅适用于临床手术中医生托手操作的优化,也可用于小鼠IVH造模及取材实验,显著提升实验操作的标准化水平和效率,为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源于课题,超越课题

本专利源于对IVH后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机制的深入探索,是课题组将临床问题转化为解决方案的典型代表,彰显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创新的完整科研链条。

相关课题介绍

《IVH后NETs介导类淋巴引流障碍加重室管膜下区水肿的研究》为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重点探讨脑室出血后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Ts)如何通过影响类淋巴系统功能加重脑水肿与神经元损伤,为改善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专家简介

张强,第九六一医院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学术带头人、首批沈阳联勤保障中心团级医院临床培育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佳木斯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兼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保护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脑血管病防治、脑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与调控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齐齐哈尔市级课题1项,院重点课题2项,总科研经费逾100万元。以第一作者荣获全军“涂通今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Theranostics、Stroke等业界公认的国际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IF≥10分2篇,中科院1区TOP期刊3篇)。参编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实审4项),担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中华创伤杂志、Medical Gas Research杂志特约审稿人。课题组长期招收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招聘专职助理研究员(工作地点: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或重庆市)。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