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隔壁娃2岁就会背20首诗了!”“我家娃还不会数10个数,是不是落后了?”不少爸妈在宝宝3岁前就慌了神,忙着教认字、学英语、练算术,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3岁前的娃根本不需要“抢跑”,瞎折腾反而可能耽误发育,抓好这两件事才是真关键。
“隔壁娃2岁就会背20首诗了!”“我家娃还不会数10个数,是不是落后了?”不少爸妈在宝宝3岁前就慌了神,忙着教认字、学英语、练算术,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3岁前的娃根本不需要“抢跑”,瞎折腾反而可能耽误发育,抓好这两件事才是真关键。
第一件事:把“安全感”装满,比啥都重要。你有没有发现,有的娃见了生人就躲,玩具被抢了只会哭。有的娃却敢主动跟人打招呼,遇到问题还会想办法。差别就在于“安全感”够不够。
3岁前是宝宝建立安全感的黄金期,不是靠教多少知识,而是靠爸妈的“陪伴质量”。比如娃学走路摔了,别先骂“怎么这么笨”,蹲下来抱抱他说“没事,妈妈在”。
娃拿着玩具玩半天,别嫌他磨蹭,耐心看他怎么探索。晚上睡前固定讲个小故事、唱首歌,让他知道“爸妈永远在身边”。安全感满了的娃,未来才敢大胆探索世界,遇到挫折也有底气,这可比早认几个字重要多了——毕竟心里有底,比脑子里有“知识点”更能扛事儿。
第二件事:让娃“自己动手”,别啥都替他干。很多爸妈疼娃,吃饭喂、穿衣帮、玩具乱了马上收拾,觉得“娃还小,长大再学也不迟”。
但3岁前的“动手能力”,直接关系到娃的专注力、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看,娃想自己用勺子吃饭,别嫌他弄得满地都是,让他慢慢试,哪怕吃半小时也没关系。
娃想自己穿袜子,别嫌他穿得慢、穿反了,多给点时间鼓励他。娃搭积木倒了发脾气,别直接帮他搭好,引导他想想“怎么搭才能不塌”。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却能让娃明白“我能行”,还能锻炼他的手眼协调和思维能力。
等他长大点你会发现,小时候常自己动手的娃,学东西更快、遇到困难也不轻易放弃——这可比提前学算术,更能帮他走得远。
真别再盯着“3岁前要学多少东西”了,3岁前的娃,大脑和身体都还在快速发育,强行“抢跑”教知识,就像给小树苗硬绑上“快速长高的架子”,反而会限制它的生长。
不如把时间花在装安全感、练动手能力上,这才是娃未来学习、生活的“地基”。
等地基打牢了,后面再学知识,根本不用愁——毕竟,心里有安全感、手上有行动力的娃,早就赢在“看不见的起跑线”上了。
来源:拾光贩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