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seek 舆情系统双核心:舆情监测与媒体发布的协同治理体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0:01 1

摘要:在网络舆情复杂多变的当下,“及时感知风险” 与 “高效修复形象” 缺一不可。Infoseek 数字公关 AI 中台的舆情监测与媒体发布两大模块,前者是 “风险预警的数字哨兵”,后者是 “形象修复的传播引擎”,二者协同构建起 “监测 - 处置 - 修复” 的完整

在网络舆情复杂多变的当下,“及时感知风险” 与 “高效修复形象” 缺一不可。Infoseek 数字公关 AI 中台的舆情监测与媒体发布两大模块,前者是 “风险预警的数字哨兵”,后者是 “形象修复的传播引擎”,二者协同构建起 “监测 - 处置 - 修复” 的完整舆情治理链路,为政企应对网络谣言、负面舆情提供全方位支撑。


舆情监测是 Infoseek 系统的 “感知基石”,以 “全、快、准” 三大优势筑牢风险防线。其 “全” 体现在全域覆盖与多模态兼容:依托 NLP 技术,系统覆盖国内新闻、微信、微博、视频平台等超 8000 万个监测源站点,远超传统系统局限;更能处理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模态数据,如自动识别视频中的品牌标识,避免非文本舆情成为盲区,还支持用户自定义监测源,添加行业论坛、垂直社群等个性化站点。“快” 则体现在实时响应:采用高并发采集技术,7×24 小时不间断监测,标准版 10 分钟内完成信息抓取与预警推送,旗舰版时效压缩至 2 分钟。某汽车品牌案例中,系统凌晨 3 点监测到 “疑似自燃” 不实视频,即刻推送预警,为后续处置争取关键时间。“准” 则依靠智能分析:自适应模型通过权威信源比对,精准判定舆情正负面及情绪百分比,自动生成含 43 项数据要素的日 / 周 / 月报告,还能识别水军行为,如某化妆品品牌案例中,系统通过 IP 分析锁定 63% 恶意差评来自同一地区新号,为维权提供依据。此外,实时数据大屏直观呈现舆情条数、敏感来源、地域分布等,让决策者一目了然。

媒体发布作为 “修复核心”,则以 “资源广、效率高、成本低、操作易” 破解传统宣发痛点。资源上,系统整合 1.7 万家知名媒体(含人民网、新华网等)、40 万家自媒体、20 万个短视频达人,覆盖 20 余个行业与全国各地区,形成 “权威 + 大众” 传播矩阵。效率方面,系统直连媒体后台,发布时效缩至 30 分钟 - 72 小时,基础媒体 12-24 小时出稿,核心媒体出稿率 95%-100%,某消费品品牌辟谣后,24 小时内完成 20 家行业媒体发稿,时效超传统模式 60%。成本上,媒体明码标价,基础发布 30 元起,仅为传统公关的 1%-12%,且无强制套餐,企业可按需灵活控制预算。操作上,用户通过多维度筛选定位目标媒体,在线完成下单、上传与进度查询,无需依赖第三方;更搭载 AIGC 模型,5 分钟生成适配不同媒体风格的稿件,如投人民网偏合规表述,投小红书偏生活化内容,兼顾效率与质量。

两大模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深度协同的治理闭环。当舆情监测捕捉到负面信息,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同步推送至 AI 申诉模块处置;处置后,媒体发布模块可基于监测数据定向传播:若负面集中于抖音,优先调配短视频达人;若受众在广东,侧重本地媒体;若涉及产品质量,针对性发布质检报告。这种 “感知即预警、处置即联动、修复即精准” 的协同模式,让舆情治理从 “被动应对” 转向 “主动防控”。

从服务乐百氏、郁美净等企业,到支撑东营网信办等政府部门,Infoseek 的舆情监测与媒体发布模块,以技术驱动与协同思维,成为政企守护品牌形象、维护网络清朗的核心工具,真正实现 “风险早发现,形象快修复”。

来源:一只大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