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上半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也很“卷”,线上市场以604.1亿元销售额、16.2%的同比增速彰显赛道热度,而上市企业财报却透露出阵阵寒意。
2025上半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也很“卷”,线上市场以604.1亿元销售额、16.2%的同比增速彰显赛道热度,而上市企业财报却透露出阵阵寒意。
巨头营收下滑、明星企业净利下跌、库存周转天数攀升已成为普遍现象。行业已告别普惠式增长的“好时代”,在监管升级与消费理念迭代的双重驱动下,以“存量洗牌、增量减弱”为特征的行业变革正在上演。
依靠单一爆品或渠道红利轻松获利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
对此,文轩指数推出2025上半年保健食品企业活力排名,活力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的内在能力,我们从多项数据维度评判,试图探究保健食品行业的一些发展趋势。
01
行业呈结构性增长
2025上半年,保健食品行业的核心特征是“结构性增长”,企业业绩、细分品类、渠道上的分化也更为明显。在文轩指数盘点的18家主要上市企业中,这些企业业绩差距悬殊大,各家发展路径和方向也不同。
整体看创新者溢价凸显,技术所形成的护城河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健合集团营收70.2亿元,其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亚洲新兴市场收入激增71.7%,核心品牌Swisse的抗衰老品类增长20%,成功抓住了消费升级与市场外溢的红利。
仙乐健康作为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龙头,营收20.42亿元(+2.57%),其最大亮点在于对新渠道的精准把握,新消费渠道营收大增40%,其中私域流量贡献了200%的惊人增长,同时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2%,展现了其对抗单一市场风险的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游原料商嘉必优,其营收3.07亿元(+17.6%),净利润暴涨59.01%,毛利率高达49.68%。其成功关键在于全球首创微生物发酵法量产HMOs(母乳低聚糖)并获得批准,以及将燕窝酸等成分成功切入化妆品领域,实现了技术跨界应用的价值兑现。
作为国内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非直销领域的龙头企业,汤臣倍健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备受关注。其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实现71.4%的正增长,境外业务LSG增长13.46%,存货周转天数优化至90天。这表明其正在积极消化库存、提升运营效率。
文轩指数了解到,上半年其推出27款新品的举措,显示出其正试图通过加速产品迭代来重建增长动能。
汤臣倍健的案例是传统龙头行业剧变中寻找新增长的典范。其庞大的渠道基础和品牌信誉仍是重要资产,下半年的关键在于能否将二季度的回暖势头转化为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在“精准营养”的新战场上找回领先地位。
相比之下,部分传统巨头则增长乏力。同仁堂旗下同仁堂科技营收37.39亿元(-7.69%),净利润下滑21.01%,存货周转天数增至346天,产品迭代慢、渠道库存压力大。
而哈药股份在完成GNC产品线布局后,营收81.25亿元(-0.21%),净利润却下滑24%,显示出其在渠道优化和品牌活化上仍需破局。
从数据看上半年表现较“差”的葵花药业其营收暴跌48.17%,净利润下滑83.28%,其大健康业务研发投入锐减56%,线上渠道占比仅18%,没有追赶上行业的增长赛道。
02
大健康新蓝海
心脑血管、骨骼与女性健康新机遇
从品类增长数据看,也呈现出三大特点。
心脑血管健康以37.4%的增速领跑全行业,直接受益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骨骼健康与钙制品以34.9%的增速紧随其后,同样是“银发经济”刚性需求的直接体现。
而女性健康品类增速达26.0%,消费诉求已从单一的“美容养颜”扩展至涵盖经期、孕产、抗衰等在内的“全周期健康管理”,市场空间可观。
当然渠道的变革持续深化,线上渠道16.2%的增长是行业整体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从传统的电商平台扩展至直播、私域等新消费渠道。仙乐健康私域200%的增长案例证明。
建立直接、高频的用户连接,已成为提升客群忠诚度和复购率、对抗公域流量成本攀升的关键策略,这并非保健行业个例,成规模的快消品均出现相同的趋势。
03
行业洗牌加速
未来属于“长期主义者”
展望行业明天,分化仍将持续,以精准化、科技化、全球化为核心的高质量竞争。
2025上半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的结构性分化日益清晰,在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技术驱动型CDMO/ODM企业凭借其研发与制造的双重优势,持续扩大市场影响力。
以仙乐健康为例,其自主配方占比已达52%,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也支撑其ODM业务毛利率维持在28%的较高水平。如汤臣倍健重研发,不断开发新品,一直保持市场的敏锐度和活力。
细分功能型品类赛道已成为行业增长的关键引擎。抗衰老、女性健康、情绪健康、肠道微生态等垂直领域呈现蓝海特征。
东阿阿胶布局男士滋补市场、同仁堂加速推进保健食品备案等举措,均反映出企业通过精准卡位细分市场以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意图。显然,基于扎实科研数据、精准响应特定人群健康需求的产品,将更具市场溢价能力。
基于当前国内保健食品行业的市场现状,“新消费+全球化”成为企业突围的重要出路。
虽然网络电商化化已经不是新事物,但在不同特定的市场趋势下企业需强化对直播、私域等新消费渠道的运营能力,提升用户转化与忠诚度。
对于当前国内保健食品企业而言,开拓东南亚、拉美等具有人口红利和增长潜力的海外市场,有助于扩大市场。健合集团在亚洲市场的成功以及仙乐健康的海外业务拓展,证明了这一发展方向的可行性。
不过当前行业整体仍面临多重挑战。监管对产品功效宣传提出更严格要求,传统品类同质化竞争未见缓解,价格战仍在一定程度上侵蚀行业利润,如何构建坚实的消费者信任体系仍是长期课题。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的竞争已进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企业成长取决于其长期战略定力、技术积累与市场的敏锐度。唯有深耕核心技术与用户价值,才能在行业新周期中确立竞争力。
(注:文中数据基于公开财报、文轩指数、行业研究报告等)
一、评测维度:1、企业基础测评:企业营收、资金债务情况、产品研发投入、营销支出、舆情指数、专利发明情况等数十项指标,通过科学加权分析,最终评选出“活力企业TOP10”榜单。2、榜单所有计算数据均进行加权处理。
二、为全面准确反映企业项目情况,欢迎企业提供自主数据。我们将以企业数据结合文轩指数数据库数据及第三方整合数据加权处理呈现相对客观的数据内容产品。
编者按:
“活力企业”榜单已连续发布多年,分别为中期和年度总结,针对文轩指数主要研究领域,我们将陆续推出光伏、酒业、茶饮、银行等系列榜单,敬请关注。
来源:文軒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