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约200万年前,一些史前早期人类后裔不知因而捡起了一块石头,他可能觉得石头刚好很锐利,可以用于切割,事实也确实如此,于是这个做法就跟时尚潮流一般,迅速的传播开了。
信息来源于bigthink、ucdavis、timesofindia、iflscience、NPR。
大约200万年前,一些史前早期人类后裔不知因而捡起了一块石头,他可能觉得石头刚好很锐利,可以用于切割,事实也确实如此,于是这个做法就跟时尚潮流一般,迅速的传播开了。
很快,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石头,也开始有人会去磨石头,研发各种用法。
看看自己手中的手机,很难想象人类是怎么从刚懂得怎么用石头,发展到这种级别的。
灵长类使用工具
灵长类动物会使用工具?这似乎没什么稀奇的吧?你随便在网上一搜就能找到大量灵长类动物使用工具的视频,比如前几天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就有一只黑猩猩用棍子抽打误入它们园区的鸟,这个新闻蛮有意思的,我还打算写来着。
不过其实科学界确认的已知会使用工具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不过三种:黑猩猩、卷尾猴和长尾猕猴。
其中卷尾猴的情况最特别。
2004年,植物学家艾丽西亚·伊巴涅斯(Alicia Ibáñez)撰写了一本关于于巴拿马科伊瓦岛和希卡隆岛的科伊瓦国家公园的植物的书,她顺嘴提了几句岛上的一些白脸卷尾猴会用石头砸坚果和贝壳的趣事。她作为植物学家,并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稀奇的,大概跟我们的想法差不多。
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人类学家尼古拉斯·兹温斯(Nicholas Zwyns)教授和非常多的古人类学者却对这个说法相当激动,他们认为可以以此研究古人类对工具使用的演化。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的动物文化专家、研究团队成员、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的研究员布伦丹·巴雷特观察了几年后,在2017年发布了一篇论文描述了这些巴拿马的白脸卷尾猴使用石头作为工具的情况。他发现其实虽然环境和生活习性都一样,但在只有希卡隆岛特定区域的少数雄性出现了这种行为,说明大概率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并不是刻入基因的。
不止是布伦丹,很多学家都希望通过研究它们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开始使用石器的。
有什么稀奇的?
肯定还是有朋友觉得这事真的没啥大不了,但你要用宏观的角度看,那这事就非常大!
其他会使用工具的非人灵长类,像黑猩猩和长尾猕猴,它们使用工具的技能是基因里带着的,一辈传一辈带下来的。但是会使用工具的白脸卷尾猴却只分布在巴拿马的希卡隆岛的部分区域,说明了什么?说明它们这个小群体偶发进化出了这个技能,而且这个岛上没有它们的天敌,使得它们可以拥有大量的时间,在地面上活动并加强它们使用工具的能力。
我们的祖先大概率也是这样:某个小种群的古人类突发奇想,捡起石头使用,然后把好用的技能散播开。如果不是这个超级聪明的人类这么幸运的出现了这个念头,我们的生活也许就完全不是现在这样的,甚至我们都不一定能存在!
白脸卷尾猴极有可能复刻了我们祖先当时的演化流程!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梅雷迪思·卡尔森 (Meredith Carlson) 表示,希卡隆岛的两个小种群中的部分白脸卷尾猴是世界上唯一已知白脸卷尾猴会使用石器的地方!现在工作的重点就是研究这些猴子到底是怎么想到要拿起石头使用的?这种行为是如何传授给其他同类的?
最奇怪的是,为什么偏偏就是这里的猴子会这么做?
最厉害的是,如果能持续观察这个种群,也许能看到它们因为懂得使用工具而演化成跟其他地区的白脸卷尾猴不同的物种!
这样讲,你就知道这个事情有多重大了吧?
还会绑架其他猴子
这个希卡隆岛上的白脸卷尾猴真的很“邪门”,局部使用石器已经非常神奇了,更离谱的是,这个岛上年轻的雄性白脸卷尾猴非常喜欢绑架岛上的吼猴的幼崽!而且它们不会伤害这些幼崽,似乎就是为了好玩而绑架!
这个发现被发布在《当代生物学》上,最早是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的行为生态学家、史密森尼研究助理佐伊·戈尔兹伯勒 (Zoë Goldsborough)发现的,她在查看红外相机的时候,偶然发现一只白脸卷尾猴背着一只长相奇怪的幼崽,她看了好久,怀疑是毛发颜色变异的白脸卷尾猴,直到查看了多个健康视频后,才确定那是吼猴幼崽。
而且这种绑架行为不是就一个案例,从2022年1月开始,这种绑架行为反复出现,绑架行为的主导者是一只被称为“小丑”的未成熟雄性。几个月来,它居然绑架了4个吼猴宝宝,每个宝宝都被它抱了9天,然后就消失了。
它的第一个这么做的,后来其他的雄性白脸卷尾猴也开始这么做,它们就这样背着小吼猴四处走动觅食。就研究者观察到的,已经有起码7只吼猴幼崽被绑架了。甚至还有研究者看到了一只成年吼猴试图抢回幼崽,结果被白脸卷尾猴赶走的画面。
如果愿意照顾这些幼崽还好点,但是它们真的只是背着这些幼崽,然后根本就不会喂养它们。对于小吼猴来说,这是一个慢性死亡的过程,迷茫的它们只能抱紧绑架者,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饿死。
最可怕的是,经过研究和观察,研究们怀疑这些白脸卷尾猴这么做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布伦丹·巴雷特表示:“它们只是找点事做来填补生活中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情况出现在其他物种身上实在可怕,因为感觉像是看到了人类的行为”。
犯下绑架罪的基本上都是未成年的青年个体,群体中的成年白脸卷尾猴对这些小年轻的行为完全无所谓,随便它们折腾。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灵长类动物认知能力的学者克里斯托弗·克鲁佩尼耶(Christopher Krupenye ) 表示他曾见过一些圈养环境中的灵长类动物抓它们压根不吃的动物玩,他认为这可能是纯粹出于好奇心和兴趣,然后它们是社会性物种,于是同类就开始学习。
卷尾猴真的是非常神奇的灵长类,它们的不同种群会有不同的传统,也许比起跟人类基因更接近的倭黑猩猩,它们更有可能在以后进化成新的“人类”。
来源:狸猫之一的动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