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平头塞的精神续作!SIVGA M300主观体验报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09:03 1

摘要:当今社会,很多艺术都面临人才凋零的困境:大到京剧昆曲的唱腔刻画,小到泥塑剪纸的民间艺术,继承人往往都要在“是面包还是理想”之间进行抉择。我始终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不能说丢就丢的,定有其存在的道理;技术发展也并非一定要摒弃过去,而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

当今社会,很多艺术都面临人才凋零的困境:大到京剧昆曲的唱腔刻画,小到泥塑剪纸的民间艺术,继承人往往都要在“是面包还是理想”之间进行抉择。我始终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不能说丢就丢的,定有其存在的道理;技术发展也并非一定要摒弃过去,而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前提下,将不灭的薪火一代代传递下去。

而这,亦是我在深入体验SIVGA M300后的真实感受。

我相信不少80后90后最初开始听耳机,都是从平头塞开始的。在那个还不知道什么是解码,什么是耳放,什么是音染的时代,圆圆的CD机和小小的MP3承载了我们所有美好的回忆。回想起来,那时的平头塞都是很有模拟味儿的,温暖厚实,醇厚动感,虽然素质一般般,但是乐感真的好。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木头腔体加持,剑指豪华奢侈,以现在的视角来看,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然而事与愿违,最终等来的却是整个平头塞行业的消沉,就连曾经热衷于推出高端平头塞的铁三角也是日渐安静。正当我以为以后的平头塞只剩“跟随入耳式耳机卷素质”这条出路的时候,官方售价只要399元的M300,让我重新看到了传统平头塞复兴的希望。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你说是为了还原古早时期的简约朴素也好,还是平头塞普遍都不怎么关注包装也罢,反正耳机和配件全都塞在内部收纳包里的简单粗暴,确实跟仪式感是没什么关系的。好在M300本体的做工足够精致,非洲黑檀木腔体+航空铝合金CNC精雕耳壳,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和耐用度,配合金灿灿的土豪配色,拿在手里的质感是相当不俗的。

因为定位入门级的关系,所以M300并不支持换线,不过标配的利兹编织工艺无氧铜镀银线倒也完全够用。插头只有3.5mm版本可选,也从侧面证明了,SIVGA更希望你用单端设备驱动它。

配置的话,M300搭载了15.4mm大尺寸平头动圈单元,配合高纯度无氧铜音圈,以及进口单张成型石墨烯镀层膜片,看得出还是很舍得堆料的。

声音方面,搭配附送的中空海绵套,大的框架上,M300是一款主打温和耐听、模拟韵味,偏温暖氤氲、宽松舒适的老派调音平头塞。第一感受,M300的上手门槛很低,音色自然顺滑,既有绵延不绝的泛音弥散,又有现代元素的点缀加持。其实我早该想到,既往把玩过那么多SIVGA的头戴式耳机,这个品牌的调音理念与平头塞在大众心里根深蒂固的风格,几乎就是一模一样,颇有点恍然大悟的既视感。饱满的音色,浓郁的口感,氛围的光晕,拿来听港台老歌简直不要太合适。

简单说下M300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方吧。坦白说,若是跟同价位的其他平头塞对比,M300的素质优势并不突出,解析力也没有入木三分的锐利感,大体上还是延续了以暖润为基准的传统平头塞风格。可如果跟10年前同类型的平头塞对比,M300的优势就跃然纸上了:首先解决的是糊的问题,在最新的供应链技术应用下,细节层次感还是比较丰富的,并没有互相覆盖涂抹的问题;其次是分离度的提升,虽然还达不到泾渭分明的水平,但是起码结像的边缘轮廓还是听得清的,骨肉感也很丰满,并没有羸弱的纤细感;最后再把边边角角修剪整齐,将毛刺剔除,打造丝般顺滑的醇厚感。换言之,M300虽不以素质见长,但提升是实打实的,处理亦无刻意的痕迹,很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诠释了“真正的技术是让你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的意义。

具体来说,M300的三频能量分布偏中下盘。低频量感适中,厚实厚重,下潜合理。收放速度有些许拖沓迟滞,好处自然是完全没有凌厉硬冲的不适,是能让人彻底放松下来的老道调音。这样舒缓悠长、娓娓道来的温暖气息,颇具沁人心脾的力量;中频人声距离偏近,尺寸较大,轮廓锐度较弱,依旧是绵软发散的调校。然而仔细聆听的话,你会发现无论是几不可闻的齿音和颗粒感,还是中正明亮的音色,都体现了不断打磨的精心调试。男女声表现都很不错,也没有过度拔高的伪嘹亮感,依旧是很克制婉转的类型;高频的亮度有明显的压低痕迹,胜在细节颇多,空气感也很足,在为中下盘服务的配角型高频里,其优点在于各种乐器的基础还原能力不差,扎实有质感,完全找不到刺激的音符。

一方面,看到M300高达64Ω的阻抗时,我是有些担心会不会对前端的驱动力要求较高,很难发挥出硬朗利落的场面感;另一方面,高达109dB的灵敏度又给我吃下了定心丸,这意味着普通三五百块钱的小尾巴就能轻松搞定,着实让我陷入了疑惑。

在实际感受过后,我发现了SIVGA借力打力的聪明之处:诚然,高阻抗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声音容易温吞怠惰的问题,缺乏精致感和轻盈感,但这本质上就不是M300追求的东西,反而有些故意为止的意思;关于单端和平衡哪个更好听的争论还在延续,而我的观点一直是“单端的真实自然是平衡无法比拟的”,而这亦是M300最在意的核心,高灵敏度则是解决了目前播放器单端推力普遍一般的后顾之忧。所以只有3.5mm单端版本可选并不是为了节省那点儿成本,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总的来说,在我的界定里,M300是一款非常适合怀旧、基本不挑前端的新瓶装老酒向新品:亲民的价格让代表品质的黑檀木不再高高在上;出色的颜值彰显了低调的奢华和独特的品味;返璞归真的调音则是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盲狙的风险。考虑到3.5mm接口设备的广泛应用,随时随地,即插即用,瞬间就能将你拉回到曾经华语流行的黄金时代,才是这款耳机的研发初衷。

一句话总结我对M300的认可:这就是平头塞领域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匠心手艺人!

以上

By 铁西迟之谦

来源:铁西迟之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