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服!上海绿捷道歉,仅两行!网友:史上最短道歉,毫无诚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22:55 1

摘要:近期的“臭虾仁事件”在9月23日官方发布了通报后总算是把事件查清楚了,先为官方点个赞,起初在9月18日承诺的一周内查清也说到做到,内容也很详细,足足有三大页(附文章最后)。

近期的“臭虾仁事件”在9月23日官方发布了通报后总算是把事件查清楚了,先为官方点个赞,起初在9月18日承诺的一周内查清也说到做到,内容也很详细,足足有三大页(附文章最后)。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涉事方上海绿捷公司发布的道歉声明,短短两行,全文字数估计最多50字,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短的道歉声明,还透露着不服气。

上海学生餐那事闹得沸沸扬扬,现在结果终于出来了。

处理速度还挺快,从9月15号出事,到23号公布调查结果,一共也就一周。

刚好23号早上教育部还开了发布会,说要对校园餐动真格整顿,保证孩子吃得安全放心。

结果当天晚上,上海这边的调查通报就出来了。这节奏,说跟教育部的态度没关系,谁信?

看这次阵仗,上海也是真重视,公安、市场监管、教育部门全都上了,一起发了通报。

小学生是真挺倒霉,交了15块钱吃顿饭,最基本的安全和营养都保障不了。

从家长晒出来的图片看,这顿饭顶多就值5块钱,还是往高了说。批量做的话,可能成本三块钱都不到。

说白了,这种5块钱水平的饭,根本不适合小学生吃,太差了。连肉都用成品烤肠来凑,真是说不过去。

说句实在的,有些地方的免费餐都比这强,哪怕就一个菜,看着也比这有诚意。关键这是在上海,不是哪个穷地方,结果还收18块钱一顿,吃成这样,真让人火大。

9月23号,上海市政府通报了学校午餐里虾仁炒蛋发臭的事。

出问题的虾仁是进口的“冷冻南美白虾仁”,生产日期是2025年3月20号,保质期两年。

这次检测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没发现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也是阴性。

第二类是看新不新鲜,抽查了供货公司绿捷的同批没用过的虾仁,检测挥发性盐基氮(就是衡量新鲜度的指标)也符合国家标准。

这批虾仁没发霉、没变质,添加剂也没超标。

而且还是南美进口的,保质期两年,今年3月生产的,根本没过期。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这家公司好像挺冤的?

别急,重点来了。问题不在虾本身,而在这家公司出了事之后,还让员工撒谎,说家长看到的不是虫子,而是“虾线外露”。

所以现在,他们不是因为虾出问题被查,而是因为撒谎、瞒报被立案调查。

不知道上海的家长们能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其实啊,最后怎么处理,基本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瞒报食品安全信息”是个别负责人干的,跟公司没啥关系,后面会说要加强监管什么的。

绿捷公司整体供餐还算合规,问题不大,以后还可以继续干。

这结局是啥?真有那么难猜吗?大家心里都明白。

然后有人去天眼查查了下这家绿捷公司的情况:

2024年它的参保员工才1567人,但业务却覆盖了上海16个区、211所学校,每天要供60多万份餐。

这意味着啥?平均一个人得撑起将近400份饭的制作、检测和配送,工作量直接爆表,远远超过团餐行业的正常水平。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家公司扩张得太快太猛了。今年8月一个月就拿下了27个中标项目,还都是不少知名学校。

这么快的扩张背后,是一种侥幸心理。9月15号虾仁被发现有虫,他们还试图瞒报,用“沙粒”“虾线外露”这种说法来搪塞,根本不把食品安全当回事。

目前公安已经介入调查,相关人员被控制,市属国企也临时接管了这家公司。

先说句实话,绿捷这家公司在招标里确实有点硬实力。

校园配餐这行,评标主要看的是设备和设施这些实打实的东西——绿捷有自家的低温冷库、控温的配送中心,还有一整套冷链运输车队,能做到“仓配一体”。

投标文件里也写得很清楚,人家“响应最充分,类似项目做得多,综合实力强”,这些优势一摆出来,比那些小公司自然更容易得高分。

再加上绿捷干这行已经二十多年了,拿过什么“上海市名牌企业”“中国团餐百强”等等称号,学校在挑合作方的时候,多半也会更信这种“老字号”。

这家问题不断的绿捷公司,几乎包揽了上海16个区、500多所学校的午餐,天天送饭超过50万份,活脱脱就是上海学生餐桌上的“隐形霸主”。

更离谱的是,就在出事前的8月份,它还一口气拿下了22所学校的供餐项目,简直势头不减反增。

一边是家长们不停投诉饭不好、出问题,另一边是招标那边一路开绿灯,这落差太大了,忍不住想问一句:绿捷到底啥来头?凭啥这么横?

家长们越看越觉得不对劲的,是绿捷背后的这层关系网。

绿捷是香港 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 全资控股的,而这家香港公司的三个董事,全都在厚生投资任职。厚生投资的代表王航,还是新希望集团的副董事长,光听这个身份,分量就不轻。

再说给绿捷做食品检测的那家“品测(上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和绿捷的关系也挺耐人寻味。

俩公司的注册地址离得特别近,2018年绿捷还当了品测一个月的控股股东,后来突然又退出了。

2023、2024年闵行区领导来调研的时候,还把这两家公司一起提,品测那边还说跟绿捷是“优势互补”。

可奇怪的是,天眼查上显示,品测服务过的176个客户里,压根就没提到绿捷的名字……这事怎么看都挺玄乎的。

这家公司可真不小,在上海给500多所学校送饭,从幼儿园一直送到高中,一天要送出去50万份,妥妥的“大户”。

出了事后,绿捷公司也出来发声了,但说的那点话,家长们听了只觉得更没底。

他们说:“只是部分虾仁里有点细沙,其他没啥大问题,样品我们都留着的。”

可家长关心的孩子拉肚子、饭菜质量一直不行这些问题,他们一句不提。

你这回应听着就不实在,虾仁里有沙子都还能说“没事”?要真只是少量虾仁有问题,那怎么会那么多孩子都说虾仁又臭又难吃?这解释,说出来连自己都不信吧。

这事最让人寒心的,是这家公司把学生吃的饭当成流水线产品来看待。家长发现孩子吃完饭呕吐的时候,绿捷的高管不是第一时间关心孩子咋样,而是在算账:如果把问题餐下架,损失会不会比罚款还少?

学生吃的是一日三餐,不是工厂里的快销品。校园餐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堆漂亮的检测报告,而是一个公开、透明、谁都看得懂、查得着的制度。

就像有个家长在微博上说的:“我们不是非要多么‘合格’的午饭,只要孩子回家不捂着肚子喊疼就行。”

[免责声明]本文所涉及的时间、事件过程以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用以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请读者不要一概而论,也不要陷入人身攻击等不必要的行为。对待这一事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信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如有关于本文真实性、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等问题,欢迎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积极予以处理。

来源:小鱼儿爱啃大肘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