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就业形态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业态领域劳资纠纷逐渐增多。近日,城中区司法局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解室成功调解一起快递行业劳资纠纷,为新业态“打工人”快速追回欠薪,也为推动新业态领域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提供了可供复制的“司法”样本。
随着新就业形态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业态领域劳资纠纷逐渐增多。近日,城中区司法局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解室成功调解一起快递行业劳资纠纷,为新业态“打工人”快速追回欠薪,也为推动新业态领域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提供了可供复制的“司法”样本。
快递员黎某某于今年3月入职某快递公司,7月底因个人原因离职,然而该公司以财务流程变更及业务数据核算存在分歧为由未按时支付薪资,双方多次协商无果,无奈之下,黎某某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申请调解。
耐心疏导稳情绪,理清事实促公正。受理该纠纷后,新业态劳动纠纷调解员第一时间了解案件基本信息,对当事人情绪激动的情况,及时运用“背靠背”调解方式,对劳动者进行安抚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全面梳理当事人提交的入职证明、工资单据、工作记录及薪资协商记录等关键材料,及时向快递公司深入了解核实拖欠工资的具体情况及成因,为依法依规开展调解工作奠定事实基础。二次调解期间,针对企业业务数据核算方面的争议,组织双方开展证据质证工作,进一步厘清事实、消除争议,确保调解结果公平公正。
释法明理消分歧,对症下药显成效。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关于劳动者工资支付的规定,全面阐释企业拖欠劳务报酬的法律责任及严重后果,督促企业履行法定责任,从根本上缓解矛盾,解决劳动者“讨薪难”的迫切需求。在调解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最终就工资支付事项达成共识,快递公司确认黎某某工作记录及工资核算方式,当场结清拖欠工资5196元,至此,该起新业态领域劳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优化机制强效能,精准复盘促提升。在此次纠纷处理过程中,城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充分优化调解服务模式,从提供维权指导、准确适用法律、耐心释法明理、促进行业治理等多个维度着手,进一步凸显了调解机制在协调劳资双方利益方面的核心价值,既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又为企业规范用工明确了价值导向,为推进民生实事办理、构建和谐稳定的新业态劳动关系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
下一步,城中区司法局将持续完善新业态劳动争议调解机制,指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简化劳动者维权程序,进一步提高调解效能,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持续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来源:夏都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