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江明:这次要好很多,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完全跟Stellantis敲定合作,很关键的一笔融资也还没有完成,所以那会儿肯定没有现在淡定。这一次我们已经在欧洲上市了两款产品,这一次亮相的是B10,已经开始销售,还有我们首发的Lafa5,所以心情是不一样的。
2025年,零跑的第二次慕尼黑车展
鲁豫:和上一次参展相比,时间隔得不长,但您的心情可能完全不一样。
朱江明:这次要好很多,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完全跟Stellantis敲定合作,很关键的一笔融资也还没有完成,所以那会儿肯定没有现在淡定。这一次我们已经在欧洲上市了两款产品,这一次亮相的是B10,已经开始销售,还有我们首发的Lafa5,所以心情是不一样的。
朱江明:我们的B10,目前在整个欧洲的销量是3000到4000台。
鲁豫:感觉后备厢可以摆一些运动装备,露营、野炊器具什么的都可以放下。车内乘坐空间也很大,德国人普遍身形都挺高大的。
朱江明:没错,我们整个设计也能和德国人需求很吻合,他们在用车方面很挑剔的,对工艺质感要求也很高。零跑的每一款车打开来,都能看到引擎盖里的走线非常规整,具备设计美感。我们在德国的口碑非常好,大家都觉得买零跑的车很值。
零跑国际欧洲大区负责人(DANILO ANNESE):作为中国品牌,我们的技术迭代速度远超欧洲传统车企。
鲁豫:这个车刚刚您说全域自研超过65%。
朱江明:这个技术展示墙上就是车内的核心零部件,我们有超过65%都是自己研发和制造,整个产业链都很齐全,工厂也都在我们(市场)的周边。我们也“未雨绸缪”,对明年、后年的产品规划和技术创新的路线,我们都想得非常清楚,所以也比较从容。
坐着零跑驶入慕尼黑老城的心脏
鲁豫:坐进车内,我感觉非常宽敞,腿部空间很大。
朱江明:零跑车卖得好,就是有几个特点:空间比较大、续航比较长、智能化程度比较高,比同价位的产品要领先一个身位,基本上会比他们领先一年。比如说像C10,我们现在用了800V高压快充碳化硅的驱动,有50%的用户选择带激光雷达的版本,也就是十四五万就可以买到一个600公里续航,有快充,有辅助驾驶的产品。
德国经销商集团CEO(ROMAN STILL):目前我们在德国已拥有22家深度合作的经销商门店,每家经销商平均每月售出10辆新车。
朱江明:22家店加起来每月有200多台。那通过这一年卖的车里面,用户感觉质量怎么样?
德国经销商集团CEO(ROMAN STILL):我们卖出去的车目前没有过维修记录,质量没有问题。
朱江明:所以我们很有信心能够从德国到欧洲,把零跑品牌卖好。明年除了B10以外还有三款车会在欧洲投放。
德国车主:我很期待今天拿到车。
朱江明:您买了零跑的两辆车?
德国车主:没错,这是我的第二辆零跑。第一辆是C10,而这辆是T03。因为对第一辆车非常满意,所以我毫不犹豫再次选择了零跑。
全新产品,全新期待
朱江明:这一台就是我们昨天发布的Lafa5,反响非常好。
鲁豫:您昨天说这个车源于您对青年人的理解。
朱江明:对,原来零跑的C系列和现有的B系列都是更加家用化,我们后续的一些车要更多为年轻人打造。除了满足年轻人想要的性能、功能以外,还有一些情绪价值的追求,外型要漂亮。
鲁豫:Lafa——L是生活方式(Lifestyle),A是生活态度(Attitude), F是自由(Freedom),后面一个A是艺术(Art)。所以对年轻人来说,这款车可以作为年轻人的起步吗?还是说已经是非常高端的起步?
朱江明:我觉得还是一个入门起步的吧,但是该有的功能全有,智能化和操控都很好。它是中欧团队联合调校的,所以底盘性能非常好。外观上是一个低趴的造型,特别是尾部很宽大,看起来很有力量感。三段式的灯看上去也很犀利,侧面姿态非常运动。上次我们的经销商大会,有将近600多人看了以后都觉得这款车一定会是爆款。
鲁豫:我知道你们在欧洲不同市场有不同的相应措施,比如说在南欧当地的道路比较狭小,T03这样的小车在当地非常受欢迎。
朱江明:对,他们把车真正是当做一个交通工具,所以那个市场更多以实用性为主。但是德国这边更像中国用户的需求,希望车更加豪华、更加大一些。
人生中“最紧张”的10年
鲁豫:当您真的进入到汽车这个领域,最初的兴奋慢慢过去之后,您要面对很残酷的现实,这过程中人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朱江明:从2015年开始建立这个公司,一直到2018年,很多供应商根本不理我们。我们一开始都没有预料到每一款车光是模具就要投五六个亿,实际上至少是十个亿。
鲁豫:所以人有了钱之后总还要做一些什么,要追求一些什么。
朱江明:不同阶段追求的东西,一定是不一样的。
鲁豫:这十年当中,您要说服人来投资,但有些人可能就错过了。因为这过程当中您能够看到一些别人可能看不到的东西,但您还没有办法让别人去相信您所相信的东西,您内心会有落寞的时候吗?
朱江明:那肯定也有,有些人看了好几次最终还是没有投,这种事情也非常多,见过的投资人数不过来,怎么也得有上百个吧?
鲁豫:您在安防领域创业所遭受的挫折和逆境,能够跟这次做零跑相比吗?
朱江明:做安防是相对顺风顺水的,因为那个时候竞争对手相对少,但汽车领域面对的都是巨头,个个都很强,零跑凭自己摸爬滚打,慢慢积累能量。我们一直说零跑是乌龟赛跑里面的那只乌龟,我们把底层基础打扎实,一步一步往上走循序渐进,不急不躁。
鲁豫:做零跑的这十年,是你人生当中最紧张的十年吗?比以前创业更紧张。
朱江明:对,原来没有紧张的感觉,因为那时候我主要是把技术搞定、把产品做好,不是整个担子压在我身上。但汽车不一样,汽车是全部我自己一人扛,相对来说规模更大、难度更高。
鲁豫:在牙齿咬紧的某一个时刻,你有过后悔吗?
朱江明:说没有后悔那是假的,最艰难的时候是在2019年9月份,S01发布了以后,原本以为产品出来就能卖,结果每个月的销量非常少。到2019年快接近春节的时候,是我最觉得很紧张的时候,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么大的摊子铺开了,我自己也投了不少钱,还拿了外部的融资,该怎么向这些股东交代?那个时候是真的非常难,不知道如何是好。
鲁豫:可能失败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活下来的原因是总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那您觉得是什么让你活下来,不断改变自己的?
朱江明:要顺势而为,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我都拥抱。不知道天上哪块云会下雨,但是我始终都要去参与,这样成功的概率就会大一点。
工程师是基石,也是未来
鲁豫:这两天我刷了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几乎所有内容,有一次您发布的东西还挺打动我的,是去年零跑9周年的时候,你们在浙江租了一个很大的体育场,5000个工程师一起合影,那个场面还挺震撼的。
朱江明:去年工程师有5000个的时候,零跑总公司全部的人员就6200个,我们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在技术上。我最开始是一个工程师,很多媒体和投资人都说我是最懂技术的CEO,所以可能很多人会更放心,因为我对技术重视、对产品重视、对创新重视,我觉得这个基因在零跑一直会传承下去,也是未来零跑能够获得成功的最大基础。
鲁豫:我听到你们同事回忆说第一辆零跑的车,那个车轱辘开始转起来的时候在群里面发了视频,所有的人都欢欣鼓舞。
朱江明:那天我记得是从金华回来,晚上特意赶过去看这个轮子转起来,有那个高兴劲儿。
鲁豫:刚才在4S店采访一个你们的德国同事,我说你能想象十年以后是什么样子吗?他说十年太远了,他们会想明年怎样,后年怎样,就走一步看一步,非常务实的一个想法。但这种回报的瞬间就来自于我在欧洲的街头、南欧的街头、东南亚的街头,看到一辆零跑的车。
朱江明:那么那一瞬间会是非常自豪的。
来源:零跑汽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