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财富税引内讧,50万民众大游行逼税,首富怒喷 “摧毁经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9:41 3

摘要:事情的导火索是一项叫"祖克曼税"的提案。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拗口,其实就是以提出这个想法的经济学家祖克曼命名的。简单来说就是要对那些特别有钱的人多收点税。

法国街头又不太平了。今年9月超过50万人涌上巴黎等城市的大街小巷,举着标语牌喊着口号,要求政府向富人多收税。

与此同时法国最有钱的那批人坐不住了,他们警告说如果真的加税,后果会很严重。这场关于财富税的争论,正在撕裂整个法国社会。

事情的导火索是一项叫"祖克曼税"的提案。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拗口,其实就是以提出这个想法的经济学家祖克曼命名的。简单来说就是要对那些特别有钱的人多收点税。

究竟富至何种程度?其净资产逾1亿欧元之巨。如此雄厚财力,着实令人惊叹财富积累之丰沛,亦彰显其在财富领域的斐然成就。

这是什么概念?按现在的汇率算,大概是7.6亿人民币。于法国约1800个家庭契合这一标准。这些家庭散布于法国各处,各自有着独特的生活轨迹,却因这一标准被归为一类,成为法国社会中一个特别的群体。按照提案这些超级富豪每年至少要交2%的财富税。

别小看这2%,算下来可不是小数目。该项提案的支持者宣称,此提案一旦施行,将为国家创造颇为可观的收益,预计收入介于100亿至250亿欧元之间。不过也有经济学家泼冷水,说实际上可能只能收到50亿欧元。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钱。

这个提案的命运也挺曲折。今年二月,其于法国国民议会顺利通过,此消息令支持者们心花怒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场洋溢着一片欢腾的氛围。时光流转至六月,参议院宛如果断的驭手,骤然为其踩下刹车,将那提案无情搁置,使其在未知中陷入漫长的等待。

为什么会重新火起来?这就不得不提最近法国的政治动荡了。过去一年里法国换了两个总理,都是因为在控制政府开支这件事上碰了钉子。

7月份时任总理贝鲁推出了一份勒紧裤腰带的预算案,想要减少政府债务。结果呢?老百姓不买账,议会也不支持。

据政府统计9月10日那天,全法国有17.5万人参加了"封锁法国"的抗议活动。据政府统计数据显示,9月10日当天,“封锁法国”抗议活动在全法国掀起浪潮,约17.5万人参与其中,以这种方式表达自身诉求与态度。

支持的一方主要是左翼政党。法国社会党于8月30日提交“影子预算”,将“祖克曼税”置于首条。此举昭然若揭,彰显其视“祖克曼税”为核心主张,凸显该税在其施政理念中的关键地位。

绿党也不甘落后,在给法国人民的公开信里大力支持,还特意提到是他们的议员推动了2月份议案的通过。

这些政党为什么这么积极?说白了就是看准了老百姓的情绪。最近几年法国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有一数据格外醒目:过去三十年间,法国最具财富实力的500强企业,其净资产竟增长了14倍之多,着实令人惊叹。像爱马仕、路威酩轩这些奢侈品巨头,它们的总资产加起来已经相当于法国一年GDP的40%。而在1996年,这个比例只有6%。

财富多寡与纳税比例往往呈现出一种不合理的倒挂现象。那些坐拥丰厚财富之人,所承担的纳税比例反倒低于常人,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巴黎公共政策研究所去年的研究发现,法国最富有的75个家庭,实际税率只有次富阶层的一半。这难道不是昭然若揭地呈现出“富人愈富,穷人愈穷”的残酷现实吗?此般景象恰似一道冷峻的社会命题,令人深思。

反对之声甚嚣尘上,似汹涌浪潮般扑面而来,其火力之猛、气势之盛,如疾风骤雨般令人难以招架。9月21日法国首富、路威酩轩集团掌舵人阿尔诺公然发声抨击。他以高调之态打破缄默,其言论在商业领域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广泛关注。

他直接把祖克曼称为"极左派活动家",说他的想法是要"摧毁自由经济"。阿尔诺还说,这个提案明显是冲着他来的,毕竟他"无疑是法国最大的纳税人"。

做加密钱包的Ledger公司联合创始人拉尔谢维克更狠,说这是对"自由和财产权的根本性攻击"。

科技公司Mirakl联合创始人科罗特抛出一现实问题:若创业者为纳税,不得不抛售部分公司股份,此情形岂不荒谬至极?他还反问如果15年前就有这种税,他还会在法国创业吗?

右翼政客们的反对理由也很直接。国民议会财政委员会副主席贝尔热强调,法国已经是全球税负最高的国家之一了,现在需要的不是增税,而是削减政府开支。

就连政府内部也有不同声音。财政部公共账目部长德蒙尚兰虽然没有完全否定这个想法,但她反对只在法国实施,认为应该研究其他更有效、更公平的方案。

在这场唇枪舌剑的辩论里,部分专家学者力图挣脱情绪化争吵的桎梏,以理性之姿抽丝剥茧,深入剖析问题的本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永升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觉得当下众多财富税提案多出于政治层面的权衡。其意图是回应社会上广泛存在的财富分配忧虑,以此举措来博得选民的拥护。

赵永升明确指出于法国而言,财富税时常沦为政治工具。此税本应服务经济民生,却在政治博弈中被频繁操弄,令人唏嘘。他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历史教训:前总统奥朗德执政时期,曾经尝试对净资产超过130万欧元的家庭征税,结果怎么样?富人纷纷跑到国外去了,最后这项政策不得不叫停。

那么老百姓的不满情绪从何而来?赵永升分析这跟马克龙总统的执政表现有很大关系。马克龙第一次当选时,选民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推动国内经济改革。

但这些年下来改革成效不明显,反而在欧盟事务、国际援助这些事情上花了太多精力,让民众觉得他不关心国内问题。

更要命的是通货膨胀。物价涨个30%到60%,对富人来说可能无关痛痒,因为日常开销占他们总财富的比例太小了。

但对那些月收入只有1000到2000欧元的普通人来说,生活成本上升可能让他们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了。

面对这种情况赵永升认为单纯征收财富税并不能解决问题。他打了个比方: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怎么分蛋糕,但蛋糕就这么大,怎么分都有人不满意。真正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把蛋糕做大。

具体怎么做?赵永升指出法国和德国作为欧盟经济的两大支柱,都面临着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挑战。

数字化、人工智能、绿色能源,这些才是未来的增长点。只有经济总量增长了,中低收入群体才能真正受益。

法国总统马克龙亦曾表达过与之类似的观点。此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对相关事务的认知与考量,或对后续局势发展有所影响。他曾经公开质疑:如果法国单独对超过1亿欧元的财富征税,富人会乖乖待在法国被征税吗?

结语

法国的财富税之争,表面上是税收政策的技术性讨论,实际上反映的是更深层的社会矛盾。一边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民众怨怼渐生;另一边是经济活力式微之虞、国家竞争力下滑之忧。两种困境如影随形,亟待化解之策。

这场辩论给其他国家也提供了镜鉴。在全球化时代单个国家想通过税收政策解决财富分配问题,,在经济活动中,富人群体往往能轻而易举地转移资产。与此同时企业也拥有自主选择权,能够寻觅更为友善、优惠的税收环境以谋求发展。

或许正如专家所说,与其纠结于如何重新分配现有财富,不如想办法创造更多财富。通过创新和转型实现经济增长,让更多人分享发展成果,这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但这条路显然更长、更难走,需要的不仅是政策调整,更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和耐心。

来源:不可史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