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景德镇一酒店国庆期间价格从90元左右涨至约1000元,涨幅超10倍。随着国庆假期的临近,全国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的酒店涨价超乎想象,南京“你好南京莫愁湖地铁酒店”价格从249元涨至685元,涨幅达175%;开封艺龙安悦酒店(清明上河园店)9月8日定价1
近日,景德镇一酒店国庆期间价格从90元左右涨至约1000元,涨幅超10倍。随着国庆假期的临近,全国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的酒店涨价超乎想象,南京“你好南京莫愁湖地铁酒店”价格从249元涨至685元,涨幅达175%;开封艺龙安悦酒店(清明上河园店)9月8日定价186元/晚,国庆期间涨至1070元/晚,涨幅近5倍;多个网红旅游城市的经济型酒店价格也“水涨船高”,如家、汉庭等品牌的日常300元/晚大床房,国庆期间有的涨至700元甚至近千元。
本来酒店价格随行就市,由于供需的不同,有些涨幅也无可厚非,但这种数倍甚至超10倍的涨价早就脱离了市场调节的范畴,成了网友口中的“明抢式宰客”。当节假日酒店“宰客”已经成为惯例,当个别“不正常现象”变成了普遍现象,那就成了社会治理难题。有律师直言,酒店涨价虽然属于市场行为,但必须划定边界。涉事的空间酒店(御窑博物馆店)将平日80元的房间炒到1280元,还以“没想好价格先挂高价”“可多退少补”为由狡辩,这种把消费者当“韭菜”的操作,显然是牟取暴利的投机行径。
比离谱涨价更加刺痛游客的,是维权路上的重重阻碍。平台甩锅与监管缺位正是这一困境的核心症结。纵观网上大家留言的各种糟心经历,可以看到既有临时估价、锁单调价、入住加价等取证困难的乱象,也有游客提出维权时、酒店与预订平台陷入互相推诿的“责任真空”。找酒店,酒店说“是平台标错价”;找平台,平台推“是酒店自己改的规则”,两边踢皮球谁都不愿担责。
《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求酒店明码标价、锁单后不能随意加价,也划定了酒店与平台的责任边界,但具体到“涨价要提前几天公示”“锁单加价如何追责”这些实际问题,全国统一的细化规则太少,地方也多未补位。再加上酒店定价缺乏行业标准,文旅监管细则缺失,游客投诉时往往“无具体规矩可依”,工作人员也难以快速界定责任。
拿景德镇来说,2024年五一期间当地就曾有过类似投诉,当时还推出了酒店“红黑榜”。所谓雨过地皮湿,没有硬核规矩托底,没有严谨细则管事,自然给商家预留出了侥幸的心理空间,才让宰客现象屡禁不止。游客带着对陶瓷文化的向往而来,却在住宿环节遭遇“趁火打劫”,这种体验落差更是给城市整体形象抹上了一层灰。
前脚靠宣传把游客请过去,后脚却被大幅涨价的酒店把游客亲自“踹远”,难免会让游客产生割裂感。酒店“红黑榜”不能只在舆情爆发时启用,动态监测、实时监管要尽快提上日程。否则,再多的海内外推介也挽回不了“明抢式宰客”的恶评。
本专栏作为产教融合课程实训项目,由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半岛晨报合作推出
作者:2024级新闻学研究生 王睿;指导教师:孟嘉多
来源:半岛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