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文说到,创立了拜上帝教的洪秀全由于口才不佳,传教之路备受打击,而神级队友冯云山却在广西紫荆山区打开了局面,发展了2000多名教众。
这是极简中国近代史系列的第17篇,感兴趣的可以浏览前面章节。
今天,咱们来说说太平天国的权力构成和基础,中国农民的小智慧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前文说到,创立了拜上帝教的洪秀全由于口才不佳,传教之路备受打击,而神级队友冯云山却在广西紫荆山区打开了局面,发展了2000多名教众。
得知了消息的洪秀全大喜过望,没想到居然曲线救国,通过这样的方式圆了自己的教主梦。
就在两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出现了一次意外。而这个意外,在今后的岁月里深远的影响到了太平天国的权力架构,使其走向辉煌,又最终盛极而衰,走向灭亡。
这个意外就是,冯云山被捉了。
大概是拜上帝教越闹越红火,所以遭到了当地村民的告发,1848年初,也就是洪冯两人紫荆山会师的半年后,冯云山被桂平县官府给捉了,关在了桂平县监狱。
而洪秀全,据记载,当即回到广州,展开了营救冯云山的行动。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冯云山被关押在广西,你跑到广东去营救,南辕北辙。而且洪秀全在家乡广东本就是个穷教书先生,能有什么社会关系和能量,去营救一名涉嫌聚众造反的政治犯。
所以综上所述,大概率洪秀全是怕牵连到自己,脚底抹油,溜了。
最后的结果也基本能证实这种猜测,冯云山最终是被官府主动释放的,因为当时广西的巡抚郑祖琛是个少有的“菩萨心肠”,对犯人能宽大的绝不从严。所以,跟洪秀全没有半毛钱关系,洪所谓的营救,只是个幌子而已。
这件事还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在拜上帝教发展的初期,冯云山才是实际的领导者,洪秀全最多算个吉祥物,不然的话,官府要捉的人就是洪秀全,而非冯云山了。
就在冯洪二人都离开紫荆山,群龙无首乱哄哄之际,有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稳住了局面,这个人叫做杨秀清。
杨秀清出身极苦。苦到在拜上帝教的一众穷苦教众之中都出类拔萃的地步。他五岁丧父,九岁丧母,靠着叔父给口饭拉扯大,长大后就在山中烧炭为生。
初入教时,只是个普通小教众,与众人无异。而老天爷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了几十年后,终于给了他一个绝好的契机。
随着洪秀全和冯云山的离开,紫荆山仿佛一瞬间变成了灵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神仙下凡事件。有人忽然间瘫倒在地,浑身冒汗,口中念念有词;有人手舞足蹈,仿佛跳大神一般,并且预说未来之事。
如果说洪秀全当年的神灵附体属于科举屡试不中后的急火攻心,导致神经出现了异常,那么紫荆山众人的灵异事件则更像是一出出有预谋的精心演出,目的是为了通过神仙附体来背书,从而正当的取得权力,成为第二个洪秀全。
甭管这件事多么的闹剧,却总有人能从中抓住机会,脱颖而出。在这些表演中,杨秀清的演出就堪称完美,让人印象深刻。
首先,杨秀清的下凡一步到位,是天父,也就是上帝亲自附体。这就从根本上占据了制高点,再也没有任何的下凡能够超越。
其次,他选取了一个绝佳的时机,并为自己的天父附体匹配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杨秀清病了,而且病的还很重,寝不安枕,食不知味,甚至到了口哑耳聋的地步。好好一个大小伙子,为啥忽然重病至此呢?因为天父附体到了杨身上,并且告诉大家:这个世界充满了邪恶,本应降下瘟疫病死天下之人,然而天父慈悲为怀,令杨秀清下凡人间,以自己的痛苦来替天下人赎罪。
正所谓以一己之身,赎众人之病,以一身之苦,代世人之命。
在洪秀全和冯云山返回紫荆山后,立刻对种种下凡乱象进行了辟谣,唯独承认了杨秀清的天父下凡,相当于承认了杨的天父代言人身份。
换句话说,洪秀全给自己认了个爹。
是不是听起来很不可思议,这就不得不说杨秀清的高明之处。
杨秀清的下凡理由实在是找的太好了,清朝的老百姓苦啊,尤其是广西这种贫困山区,老百姓更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得了病就更不用说医治了,只能听天由命,看能不能挨过去。
拜上帝教要想传播,吸引更多的人信教,自然要有足够诱惑大家的东西。而杨秀清恰好拿出了这个诱饵,生而为人,来这世间是受苦的,然而只要信了教,就可以免除病痛,将来也有希望荣登天堂。
这个诱惑,对那些处于痛苦和绝望中的百姓是致命性的。洪秀全和杨秀清都希望拜上帝教能够发扬光大,在这一点上两人不谋而合,自然洪也就有了承认杨秀清下凡真实性的需要。
其次,不得不说,杨秀清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却有着过人的情商。对洪秀全抛出来的橄榄枝,他投桃报李。
他通过私下设置的密探,侦得了不少人的隐私,然后通过天父下凡的形式将这些隐私公之于众,并谎称是通过神灵天眼所看到。
被揭露隐私之人在羞愧难当的同时,也对天父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五体投地,不光自己信教,还会拉着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加入拜上帝教。
另外,杨秀清还利用天父的特殊身份极力维护洪秀全的权威,多次下凡借天父之口,要求众人对洪秀全这个自己的小儿子绝对服从,不少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比如说:不使得性,不逆得他,逆就是逆我天父。这样的话,杨秀清多次在不同场合都有提起。
其次,他还积极帮助洪秀全解决家庭矛盾。洪秀全色心极重,早早就拥有了人数不少的“后宫”,后宫娘娘们之间时有矛盾,洪本人经常搞不定。而杨秀清则会适时下凡,借用天父,也就是娘娘们的公公之口,劝诫众儿媳要遵守妇道,好好伺候洪秀全,比如说:众小媳,他说尔这样就这样,说尔那样就那样。
这些做法,都让杨秀清这个毫无根基的新人越来越得到教主洪秀全的赏识,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1848年9月,杨秀清又安排了自己同村的好友萧朝贵代表天兄基督下凡。
洪秀全在深入思考后,承认了萧朝贵的下凡,也就等于正式官宣,自己又多了个哥哥。
至此,下凡闹剧才算是基本落幕。
杨秀清和萧朝贵凭借天王父亲和哥哥的身份,成功的后来居上,挤进了权力的核心,而冯云山,这个拜上帝教真正的创始人,第一功臣则只能位居两人之后。
总览整个事件,洪和杨萧之间一定是达成了某种默契。洪秀全利用杨秀清和萧朝贵的特殊身份大规模发展教徒,增加自己的威望和地位,同时两人的本地人身份也让拜上帝教这个外来教会得以更好的在广西生根发芽。
至于杨萧二人,则凭借洪秀全的承认,攫取了教中的重要地位和权力,实现了身份的跨越。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至于老实人冯云山,已经渐渐失去了利用的价值,而被洪秀全有意的搁置一旁。这背后,满满的都是人情世故,是利益的交换。
只不过,洪秀全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亲口承认的杨秀清的天父身份,最终成长为了能够直接威胁自身权威的存在,也为太平天国的前景埋下了一颗随时会爆的雷。
当这颗雷爆炸的那一刻,洪秀全也将偿还当年自己不择手段获取权力而付出的代价。
来源:史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