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第五届八达岭低空安全发展大会暨延庆低空技术产业人才大会在延庆召开。活动中,全球首款、北京首架电动飞机总装下线,标志着我国在低空新能源航空器研发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9月23日,第五届八达岭低空安全发展大会暨延庆低空技术产业人才大会在延庆召开。活动中,全球首款、北京首架电动飞机总装下线,标志着我国在低空新能源航空器研发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活动中,《北京市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支持保障的十条措施(试行)》、《关于促进北京市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亮相重磅政策相继发布。
“低空+产业”深度融合
重磅政策之外,活动还迎来两大重要成果。其一就是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研发的全球首款、北京首架电动飞机总装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低空新能源航空器研发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这款全自研电动飞机最大起飞重为1260公斤,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飞行起降训练、国内通用航空领域所有面向公众的体验飞行、空中游览等等。计划今年底取得飞机生产许可证,明年在延庆区厂房里完成10架飞机的生产工作,后年产能达到50架,2028年达到100架。“这是我们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第一驾新能源电动飞机。”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明阳表示。
“低空+交通”深度融合
另一项重要成果,是正式发布了北方工业大学空地协同自主式交通智能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实验室副主任庞中华介绍,这个实验室将聚焦空地协同、智能交通控制等前沿领域,推动低空技术与交通领域的深度融合。
实验室将攻关研发低空交通管控系统,为无人机打造空中交规和信号灯,让低空飞行安全有序,实现空地交通一体化协同控制。这能够让空中无人机、地面车辆、还有交通信号灯协同调度,从而提升整个空中地面交通的运行效率。
“低空+文旅”深度融合
自2020年10月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以来,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技术产业,蓬勃活力逐步释放,区域内已集聚13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反制技术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成为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
几年前,热门影视剧《玫瑰的故事》在八达岭机场取景,仅一个镜头,让机场的游客翻倍。这也让全区积极探索“低空+文旅”深度融合,八达岭机场总经理张锡鹏介绍:“2024年,我们又大力发展了高空跳伞项目,整体的游客量比2023年翻了三倍。”
未来几年,八达岭机场将加强地面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建设综合保障楼,涵盖休闲商务展览、培训等业态。此外,将翻新硬件基础设施,比如扩建机库、停机坪、等待区,引入航模比赛、无人机比赛、大型综合演练等,加快丰富延庆低空经济新场景。
内容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声 明:原创文章,欢迎联系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源飞行邦;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本平台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
来源:小倩科技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