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价值=几块GPU?AGI重构工资逻辑,耶鲁预警残酷未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6:44 3

摘要:更让人难受的是,到时候经济会因为算力扩张一个劲儿涨,但咱们普通人的工资却会被“算力成本”钉死,跟经济增长彻底没关系。

2025年有个事儿特别扎心,耶鲁大学一位叫Restrepo的学者抛出了个研究结论。

按他的说法,等AGI(通用人工智能)真正普及开,就算一半人明天不上班,GDP可能都不会掉一点。

更让人难受的是,到时候经济会因为算力扩张一个劲儿涨,但咱们普通人的工资却会被“算力成本”钉死,跟经济增长彻底没关系。

本来我还觉得,只要经济一直在涨,工资早晚能跟着水涨船高,毕竟过去这么多年,好像都是这么个规律。

可看了Restrepo的论文才发现,AGI时代这套逻辑可能完全不成立。

他明确指出,在AGI引领的经济格局里,薪资评定的依据不再是个人技能的稀缺性,而是运用算力复制该项技能所需付出的成本。

简单说,你值多少,不是你说了算,是几块GPU说了算。

传统观念里,想多赚钱就得学别人不会的技能,技能越稀缺,工资越高,但Restrepo的研究直接推翻了这个认知。

他在论文里给了个关键公式,专门算“用算力复制一个人完成任务的成本”,咱们普通人不用懂公式细节,只要知道结论就行,以后不管你是医生、程序员还是艺术家,工资上限就看复制你技能的算力要花多少钱。

就拿外科医生举例,以前大家觉得医生赚得多是因为手术技术牛,得学十几年才能上手。

到了AGI时代,医生的价值就变了,AGI能模拟医生的手术操作,这时候医生值多少钱,要看模拟他的算力成本是多少。

要是几块GPU就能搞定,那医生的工资可能就高不到哪儿去。

这个结论刚开始我还不太信,直到看到英伟达CEO黄仁勋2025年的财报发言。

他说未来推理型AI模型的算力需求,可能比现在预期高100倍,以后推动AI经济的核心是算力规模,不是需要多少劳动力。

这跟Restrepo的结论完全对上了,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另有EpochAI机构开展推演,其采用了经济学领域常用的Cobb-Douglas模型,此模型为经济分析提供了量化工具,助力该机构深入探究相关经济现象。

推演结果更直白,要是劳动的人越来越多,其他生产要素没变,那整体产出会涨,但每个人的劳动价值(也就是工资)会快速下降,最后可能接近零。

这意味着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能不是谁更努力、谁技能更好,而是谁能靠近算力资源。

你能接触到更多算力,或者能掌握算力相关的资源,才能在收入上占优势。

以前经济增长靠什么?靠人干活,大家越努力,生产的东西越多,GDP就涨,工资也跟着涨。

可Restrepo的模型显示,AGI时代这套逻辑会彻底断裂。

等AGI把那些关键的“瓶颈工作”都自动化了,劳动在GDP里占的比例会慢慢降到零,几乎所有新增财富都会流到掌握算力的人手里。

这不是随口说的,现实里已经有苗头了,2025年微软计划投800亿美元建AI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这是他们公司历史上最多的一次资本支出。

而且不只是微软,《卫报》报道说,2025年上半年几家科技巨头在AI上的投入就有1550亿美元,微软光一个季度就花了300多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

这么多钱砸进去,不是为了雇更多人,而是为了抢算力资源。

更残酷的是,Restrepo还提到,这个转型过程会让不平等变得更严重。

要是算力不够多,那大家的工资会慢慢降,劳动者会越来越边缘化,要是技术突破是瓶颈,情况更折腾,有些岗位因为暂时没被AGI替代,工资会突然涨很高,但一旦AGI能做了,这些高工资会一下子没了。

以前咱们还能靠努力改变收入,以后可能连努力的地方都没了,只能跟着算力的节奏走。

可能有人会问,照这么说,AGI普及后人类不就没工作了?其实也不是。

Restrepo说除了被自动化的“瓶颈工作”,还有一类“附属工作”可能会留给人类,比如照顾老人、陪伴他人、搞艺术、做宗教活动这些,这些工作不影响经济增长,但有社会价值。

说白了,不是AGI做不了这些工作,是做这些工作要花的算力,不值得。

现实里也有类似的例子,2023年大阪大学做过个研究,让认知能力下降的老人跟陪伴机器人相处了几个月,后来机器人撤走了,老人们都觉得孤独失落,还说跟机器人相处的那段时间很有意义。

还有2024年美国的一个研究,说老年人愿意让陪伴机器人帮忙提醒吃药、陪自己娱乐,但对机器人的“情感真实性”还有隐私问题不太放心。

这说明有些工作里,“人的温度”暂时还没法被AGI完全替代。

但别高兴太早,这些“附属工作”也有问题,它们的工资上限还是由算力成本决定的,就算算力越来越强,这些工作的工资也不会涨。

也就是说,这些工作能让你感觉自己“被需要”,能找到点社会意义,但没法让你赚到更多钱。

经济会像坐火箭一样往上涨,可咱们普通人只能待在原地,靠这些“边角料”工作证明自己还存在。

如此看来,AGI没让人类消失,但可能让人类在经济里变得“无关紧要”。

其实Restrepo的研究最让人警醒的,不是以后可能失业,而是它击碎了“努力就能分到增长红利”的想法。

以前咱们觉得只要好好干活,总能赶上经济增长的快车,现在看来,AGI时代可能不是这样了。

算力成了财富分配的核心,掌握算力的人能分到大部分红利,普通人只能在“附属工作”里找存在感。

那这事儿就没解决办法吗?也不是。

Restrepo在论文里提了个方向,比如把算力的收益变成全民分红,或者把算力当成公共资源,就像现在的土地、水这些资源一样。

挪威的石油基金就是个例子,把石油这种稀缺资源的收益分给全民,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好处。

但问题是,现在微软、亚马逊这些巨头正在垄断数据中心和GPU供应链,要是算力一直被少数人掌握,那社会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AGI带来的繁荣要是只属于少数人,那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不是好事。

未来咱们要考虑的,可能不是怎么保住工作,而是怎么建立新的规则,让更多人能分到算力带来的红利。

不然的话,就算GDP翻十倍,普通人的生活也可能没什么变化,到时候“一半人明天不上班,GDP不会掉一点”可能就不是预言,而是现实了。

来源:云娱云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