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华新著作《画说山水》文章及画作选登 (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1 02:25 1

摘要:在鹤山曾隐匿着一条貌不惊人却意义非凡的羊肠小道。它山路崎岖蜿蜒,宽不过一至两米 ,狭窄之处仅能容两人侧身而过。然而,正是这样一条看似不起眼的小道,在往昔岁月里,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由于这条道路跨越了鹤山久负盛名的名山——彩虹岭,后人便赋予它一个充满诗意与

岁月尘封的山间古道

作者:李向华

###~~~###

在鹤山曾隐匿着一条貌不惊人却意义非凡的羊肠小道。它山路崎岖蜿蜒,宽不过一至两米 ,狭窄之处仅能容两人侧身而过。然而,正是这样一条看似不起眼的小道,在往昔岁月里,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由于这条道路跨越了鹤山久负盛名的名山——彩虹岭,后人便赋予它一个充满诗意与遐想的名字:彩虹岭古道。

彩虹岭,镶嵌在鹤山的西南部山脉。其主峰川龙顶高耸入云,海拔达666.8米。每逢大风雨前后,阳光穿透云层,绚丽的彩虹横跨天际,如梦似幻,极为壮观,这便是彩虹岭得名的缘由之一。彩虹岭的名称由来又一说法是,鹤山首任知县黄大鹏因取李白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意,也因彩虹岭的另一端是鹤山的“双桥都”,而将此山命名为彩虹岭。

1732年,鹤山正式建县。彼时,彩虹岭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鹤山西南部与县城鹤城之间,严重阻碍了两地的往来交流。黄大鹏深知交通对于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于是毅然倡导并下令修建跨越彩虹岭的道路。在清雍正年间,众人齐心协力,拓凿开辟出了一条从双桥至县城的山径小路。

这条山道犹如一条坚韧的纽带,横跨山脉,将鹤城与双桥都紧密相连。古道主道长约6公里,算上其他分支小路,总长度约达20公里,路面宽度在1 - 2米。在较为平坦的路段,一般纵向铺砌双条石;而在陡坡之处,则将条石横铺成台阶,方便行人攀登;遇到岩石地段,便直接凿石开路。古道的各个路口都竖有指路石,上面刻着诸如“坐石为君,左边下路白水带,右边上路往宅梧”等清晰的指示信息,为往来行人指引方向。在主道中段的一块大石之上,还凿刻着黄大鹏亲笔题写的“彩虹岭”三个大字,笔锋刚劲有力,历经岁月风雨,依然清晰可辨,它不仅是对这座山的命名,更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也让彩虹岭古道成为“鹤山旧八景”之一。

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在彩虹岭山脉及附近修建了更为宽阔的道路。在二十一世纪初,在这里更开凿修建了全广东省最长的公路隧道“彩虹岭隧道”。那彩虹岭古道就逐渐失去了它作为交通要道的地位,在岁月的侵蚀下,慢慢荒废。曾经热闹的古道旁的村落如“皇帝石”村等,也因村民不断迁徙,逐渐成为了寂静无声的“无人村”,只留下断壁残垣。

回顾历史,修建这条古时羊肠小道的意义不可估量。它的“跨越”,成功打破了地理阻隔,解决了“无路行”的难题,极大地促进了鹤山西南部与县城之间的人员往来,为地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如今,彩虹岭山脉的丰富资源得到了开发与利用,尤其是旅游观光业得到了发展,已渐成规模。登山探险、古道漫步、溪潭戏水、探秘无人村落、直击彩虹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众多游客。人们在这里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领略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韵味。

因对彩虹岭古道的敬意,我拿起画笔,精心创作了一幅题为《彩虹岭古道》(68x138cm)的作品。画面中,彩虹岭巍峨耸立,彩虹岭古道蜿蜒曲折,黄大鹏题写的“彩虹岭”大石醒目而庄重,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天空。整幅画从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蜿蜒的羊肠小道跨越彩虹岭山峰的场景,仿佛将人带入了那段尘封的历史岁月。

文章配画作《彩虹岭古道》68x138cm

在绘画技法上,我进行了一些创新。为了突出彩虹古道这个主角,我采用以“皴擦法”为主的“精画”手法,细致入微地描绘古道的每一块石头、每一道纹理,展现其沧桑的质感;而对于画面中的其他元素,如山川、树木、天空等,则采用“单色平涂”为主的“粗画”方法,以简洁的笔触衬托出古道的古朴与厚重。整幅作品层次分明,主次有序,富有艺术感染力。

来源:中国文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