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跌停!市值蒸发550亿,5年假账瞒报超7亿,股民血本无归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6:46 1

摘要:9月A股市场,曾登顶“鸭脖大王”的某企业突然连续两天跌停,市值较巅峰时蒸发超550亿,股票还被贴上“ST”标签。

文 | Z T

编辑|青橘罐头

9月A股市场,曾登顶“鸭脖大王”的某企业突然连续两天跌停,市值较巅峰时蒸发超550亿,股票还被贴上“ST”标签。

监管部门查实,其在五年高速扩张期内瞒报巨额收入,核心高管集体涉案,董事长单罚就达200万,那么这背后还藏着哪些经营隐忧?

2025年9月19日,中国证监会,将绝味食品隐藏五年的财务秘密彻底公之于众。

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文件清晰勾勒出造假脉络。

2017年至2021年,正是绝味从上市初期向行业巨头冲刺的关键阶段,公司却通过不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的方式,持续隐瞒营收,五年累计瞒报金额达到7.24亿元。

这个数字可不是小数目,刚好相当于绝味2020年一整年的归母净利润,等于把一整年的盈利从财报里硬生生“藏”了起来。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并非单个环节的疏漏,而是核心管理层主导的集体操作。

湖南证监局前不久给绝味食品算了笔 “罚单总账”,加起来一共 850 万, 公司本身罚 400 万。

时任董事长戴文军、财务总监彭才刚、董事会秘书彭刚毅三人,还分别被处以 200 万、150 万、100 万罚款。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更让人唏嘘的是,这场闹剧全靠三位核心高管 “默契配合” 才演得下去。

作为公司一把手的戴文军,明明知道公司在管加盟门店的装修业务,却既不推动规范管理,也不把这笔业务放进上市公司的核算体系。

反而年年在虚假年报上签字确认,等于亲手给造假 “盖章”。

财务总监彭才刚更离谱,直接下场操作,让财务部员工拿出个人银行账户处理相关资金,就是为了绕开正规核算流程,把账做得 “天衣无缝”。

彭刚毅则彻底放弃了信息披露的职责,对年报里的虚假信息视而不见,连续多年签字背书,把投资者蒙在鼓里。

这三位高管的行为不仅丢了职业操守,更伤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

要知道上市公司的每一份年报都该是真实透明的,而不是高管们联手演戏的 “剧本”。

这次的重罚,既是对绝味食品的警示,也给所有上市公司提了个醒:造假这条路走不通,守住诚信底线才是长久之道。

处罚公布后9 月 22 日绝味食品股票按规定停牌一天,9 月 23 日恢复交易时,股票简称直接变成了 “ST 绝味”。

在 A 股市场,“ST” 标签基本就是 “风险警示灯”,一旦贴上投资者大多会选择规避。

果不其然9 月 23 日开盘,该股就遭遇一字跌停,收盘价只有 14.49 元 / 股,仅仅过了一天,9 月 24 日又一次跌停,股价跌到 14 元以下,市值也跌到了83.45亿。

谁能想到曾在 2021 年 2 月市值冲到 635 亿元巅峰的绝味食品,短短四年多时间,市值就只剩 83.45 亿元,超 551 亿元市值凭空蒸发。

这可不是普通的市场波动,而是投资者对公司问题用脚投票的结果。

这市值的 “断崖式” 下跌,本质上是公司失去投资者信任的必然结果,投资者买股票看的是公司的诚信和前景,而绝味食品之前的造假行为已经伤了根本。

连续五年财务造假更是戳破了公司最基本的诚信底线,别说普通散户会恐慌抛售,连机构都得被动减仓。

更关键的是,“戴帽”之后公司的再融资通道会收窄,这对于正处于经营困境的绝味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绝味食品如今因财务造假“戴帽”跌停,看似是突发事件,实则是长期经营漏洞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在财务问题曝光之前,这家卤味企业在食品安全和加盟管理上的乱象就多次引发关注,只是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些早存的裂痕,最终成了压垮企业的重要砝码。

先说说食品安全这块,这可是卤味行业的生命线,毕竟谁也不想吃个鸭脖还吃出健康隐患,但绝味在这方面的表现,实在让人难以放心。

2025年3月,四川某家绝味鸭脖门店存在严重问题,22名员工的健康证涉嫌伪造,门店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时还提供了虚假材料,最终被依法立案调查。

健康证是从业人员的基本准入门槛,连这个都能造假,很难想象门店在食材处理、卫生管理上能有多规范。

而且这还不是个例,在消费者投诉平台上,截止到2025年3月,关于绝味的投诉超过1000条,不少消费者反映买到的卤味存在变质、有异物等情况。

有网友甚至晒出在鸭脖里吃出头发、虫子的照片,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无疑会一点点消耗消费者的信任。

更早之前,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多次检查出绝味门店存在原料储存温度不达标、后厨卫生脏乱等问题,而现在财务造假的处罚与经营旧疾的发酵,让ST绝味陷入了内外交困的绝境。

行业环境的剧变更让这家曾经的卤味巨头突围之路布满荆棘,想要“摘帽”重生恐怕没那么容易。

从企业内部来看,信任体系的崩塌是最难修复的伤口,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营收28.2亿元,同比降幅达15.57%,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滑40.71%,扣非净利润更是暴跌52.6%。

而再看外部市场,卤味赛道的竞争早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留给绝味的喘息空间少之又少。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价格与消费需求的错配,这些年绝味的价格一路上涨,“鸭脖刺客”“爱马仕鸭货”的吐槽在社交平台上从未断过,普通消费者明显感觉到“吃不起了”。

红餐大数据也给出了佐证,2023年到2025年,人均消费35元及以上的卤味门店占比持续下降,而25元以下的低价门店占比不断升高。

很明显大家现在更青睐性价比高的产品,偏偏在这种时候,绝味还没及时调整价格策略,硬生生把自己困在了高价围城里。

更要命的是,赛道上的竞争对手还在不断施压,不光有煌上煌、周黑鸭这些老对手,王小卤、三只松鼠、百草味等零食品牌也纷纷跨界推出卤味产品。

靠着短视频平台的流量优势,精准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

绝味食品想要在这样的局面下重建信任、优化盈利模型、打破高价困局,每一步都难如登天,曾经的“鸭脖大王”究竟能否走出泥潭,恐怕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了。

界面新闻2025-09-24——“鸭脖大王”再次跌停,前一日股票变更为ST绝味

来源:青橘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