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等7个盟市及所辖旗县市区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观摩团,来到马莲渠乡大十号村和白泉山生态公园凤凰楼,通过实地观摩,沉浸式感受集宁区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
9月23日,“文明新风进万家”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故事汇活动走进集宁区。
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等7个盟市及所辖旗县市区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观摩团,来到马莲渠乡大十号村和白泉山生态公园凤凰楼,通过实地观摩,沉浸式感受集宁区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
观摩团首站走进马莲渠乡大十号村,触摸移风易俗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从陈列非遗剪纸作品的展示区、藏书丰富的书屋,到热闹的助农直播间,再到承载记忆的村史馆、涵养新风的婚俗馆,每一处场景都彰显着乡村文明的新变化。在非遗剪纸展示区,《简约婚典》《孝老爱亲》等主题作品格外吸睛——新人共植“同心树”、老人笑坐儿女身旁的画面,将文明理念藏进指尖技艺,引得观摩团成员频频驻足点赞,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些鲜活的文明瞬间。
离开大十号村,观摩团来到白泉山生态公园凤凰楼下,一场与自然相融的文明婚典正在这里举行。没有婚车长队、没有大摆宴席,绿树环抱间,凤凰楼前的小广场上,一对对新人身着简约礼服并肩而立,没有奢华装饰,却满是温馨。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新人依次宣读《文明婚俗承诺书》,“拒绝天价彩礼、简化婚礼流程、传承良好家风” 的誓言掷地有声,成为文明新风最动人的表达。
据悉,集宁区精准聚焦婚俗改革痛点难点,将白泉山生态公园凤凰楼精心打造成“文明婚典示范基地”。基地不仅免费为新人提供举办婚礼的场地、基础布置及婚纱租赁服务,还专门组建了由非遗传承人、志愿者构成的“婚典服务队”,为新人量身定制包含剪纸信物赠送、家风故事宣讲等环节的特色婚典,让婚礼既简约又富有文化内涵。与此同时,集宁区还同步建立“婚俗改革服务站”,联动乡村“两堂一室”常态化开展婚前辅导、婚姻矛盾调解等服务。对主动选择“零彩礼”“简婚礼”的新人,更是在“文明团结超市”给予积分奖励,以正向激励引导婚俗新风。今年以来,已有50对新人在凤凰楼举办文明婚典,“喜事新办、婚事简办”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在城乡大地蔚然成风。
从乡村沃土中的文明培育,到城市公园里的婚俗革新,集宁区以“点上突破、面上推进”的思路,将移风易俗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打造特色阵地、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正向激励,不仅让文明新风“吹”进了千家万户,更“扎”进了群众心里,为建设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集宁经验”。(张家欣、乔敏)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