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肺癌,因其突出的“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备受关注。时至今日,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已成为提升肺癌诊疗质量的核心引擎,靶向治疗等创新手段正推动肺癌迈入慢病化管理时代。在精准诊疗变革浪潮中,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肺癌诊疗中心立足湘南,十三年深耕践行循证医学理念
专访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肺癌诊疗中心。
肺癌,因其突出的“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备受关注。时至今日,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已成为提升肺癌诊疗质量的核心引擎,靶向治疗等创新手段正推动肺癌迈入慢病化管理时代。在精准诊疗变革浪潮中,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肺癌诊疗中心立足湘南,十三年深耕践行循证医学理念,构建覆盖全周期的规范化诊疗体系。
2012年8月,该中心作为湖南省首个地市级肺癌专病中心成立,率先开启多学科整合实践;2024年完成跨院区战略升级,整合胸部肿瘤外科、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放疗科等核心力量,年服务患者超7万人次。因此,医学界特别策划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肺癌诊疗中心访谈活动。透过专业视角,深入探访这支湘南肺癌防治先锋队,解析其以循证医学为基石、以MDT模式为引擎的全程管理之道,为区域肺癌诊疗规范化发展提供实践范本。
深耕十三载,跨越式发展——从单病区到跨院区MDT中心,打造区域肺癌诊疗标杆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肺癌诊疗中心成立于2012年8月,是湖南省首个地市级医院肺癌专病中心。历经两个阶段跨越式发展,2012-2023年完成单病区多学科整合,成立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开设专病门诊;2024年全面升级为跨院区大肺癌专病诊疗中心,整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部肿瘤外科、内科、放疗科等核心科室,实现多院区联动。中心年门诊量超7万人次,年手术量1300余台,2024年获批湖南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成为区域肺癌规范化诊疗的核心力量。
“成立专病中心的初衷,是终结患者辗转多科的困境。”肺癌诊疗中心马忠厦主任强调,“肺癌病理类型复杂,治疗手段多样,唯有通过MDT模式整合各学科优势,才能为患者制定最优方案。”中心常态化开展多学科讨论,每周固定两次跨院区MDT会诊,确保每位患者的诊疗方案均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决策制定,贯彻“专家围着病人转”的理念,真正实现“在合适的时间,对合适的人,用合适的方法”。
精准诊断与综合治疗并重——多学科协作贯穿“防筛诊治康”全周期
早筛早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导高危人群精准锚定,复杂并发症呼吸内镜介入破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邓莉副主任指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肺癌首诊科室,在早筛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依托低剂量CT筛查高危人群,结合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等技术精准获取病理,为分子分型奠定基础。”不仅如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全面参与肺癌的全程化管理,涵盖肺功能评估、治疗耐受性与适应性的综合评价、合并症处理以及个体化呼吸康复指导等重要环节,实现对患者从初诊到治疗、从综合干预到长期康复的多维度、全流程管理。
胸部肿瘤内科刘海龙主任补充,MDT模式显著提升肺结节鉴别能力:“放射科精准解读影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评估肺功能与微创活检,胸外科权衡手术获益,多学科协作实现‘在合适时间,对合适患者,用合适方法’,早期肺癌阳性诊断率大幅提升。”
此外,针对肺癌合并咯血、气道阻塞等难题,邓莉副主任强调呼吸内镜的价值:“通过激光消融、支架置入快速打通狭窄气道;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活检精准诊断纵隔内和外周病灶。未来结合AI与导航技术,介入治疗将更高效多元。”
综合治疗:个体化方案突破生存瓶颈作为肺癌诊疗中心的核心平台,胸外科技术迭代是患者获益的根基。肺癌诊疗中心马忠厦主任介绍,中心常规开展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袖式肺叶切除等各类常规微创手术,以及多种高龄、疑难、复杂、低肺功能等高难度手术,微创手术占比超过95%,并率先在地市级医院开展肺结节日间手术。
而在靶向治疗规范化实践中,胸部肿瘤内科刘海龙主任团队以循证医学为准则,精准锚定治疗策略。中心先后参与国内外十余项Ⅱ/Ⅲ期临床研究,助力5个新药上市,研究结果发表于JTO、Lancet Onc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并改写NCCN、CSCO指南,实现了“地市级医院也能发出国际声音”
在NSCLC靶向治疗领域中,ALK阳性NSCLC虽然发生率不高但靶向治疗预后好,素有“钻石突变”之称。随着一/二/三代ALK-TKI的不断迭代,ALK阳性NSCLC已成为晚期肺癌诊疗新标杆,ALK阳性NSCLC已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在CROWN研究5年随访数据显示,一线接受洛拉替尼治疗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可突破60个月,且5年PFS率高达60%,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81%(HR=0.19)[1];亚洲人群中,洛拉替尼的5年PFS率为63%[2]。对于基线无脑转患者,洛拉替尼强效预防新发脑转移。洛拉替尼一线治疗,ITT人群中5年脑转移累积发生率仅5%;亚洲人群5年脑转移累积发生率为0%;并且洛拉替尼一线治疗,3年至5年脑转移累积发生率均未增加;对于基线有脑转移患者,洛拉替尼使72%患者实现颅内完全缓解。
因此,刘海龙主任强调,对于明确ALK阳性的患者,一线选择“3+X”的模式,优先使用强效的第三代ALK-TKI控制疾病,耐药后根据分子分型序贯个体化方案,避免早期低效治疗导致的生存折损,贯彻“好药先用”理念,确保患者可获得最长的PFS获益,也是当前对于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最优”的治疗选择。
在确保强效治疗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延长的同时,刘海龙主任团队同样高度重视ALK-TKI的安全性管理。ALK-TKI虽被誉为“高效低毒”药物,其说明书仍列出了包括肝毒性、心血管影响、神经系统症状、代谢异常、视觉障碍、胃肠道反应及罕见但严重的间质性肺病(ILD)等潜在不良反应。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经历这些反应,且绝大多数发生的不良反应属于轻微的一二级事件,通过及时的对症处理或短暂剂量调整通常能快速缓解,极少导致治疗中断,严重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低。
而有效管理不良反应的核心在于“预防前置、动态监测和多学科协作”。团队要求所有患者在起始治疗前完成全面基线评估,并在治疗期间严格执行定期血液检测,这是早期捕捉无症状指标异常并实现及时干预、防止进展的关键。同时,强化患者教育,使其能识别并主动报告常见症状。一旦出现症状或检测异常,团队会进行分级处理。展望未来,第四代ALK-TKI有望改善安全性,并有望通过生物标志物进行个体化药物毒性预测,将助力实现不良反应的精细化管理,最终保障患者能更安全、更长久地从“慢病化”管理中获益。
发挥综合医院优势——“多学科协作”力求让NSCLC患者“活得更长”也“活得更好”
放疗科史俊文主任指出,放疗在MDT中兼具“根治、协同、姑息”三重角色:“早期不可手术患者,SBRT 1周内完成治疗,疗效媲美手术;局部晚期患者,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晚期脑转移患者,SBRT或可联合靶向药突破血脑屏障,提升靶向药中枢浓度,达到良好的颅内疗效。”此外,肺癌中心引进AXESSE系统,通过呼吸门控技术将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大幅降低心肺损伤,实现"毫米级生命守护"。
在多学科协作贯穿肺癌诊疗全程的体系中,护理作为衔接精准诊疗与全面康复的关键支撑,由屈艳花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深度融入 MDT 全流程协作,以 ERAS 理念为核心实施精细化管理,术前为患者量身定制呼吸训练方案与营养支持计划;术中紧密配合控制输液量、做好保温措施,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则科学指导早期下床活动、开展多模式疼痛管理及系统化肺康复训练。这一系列全周期、个性化的护理举措,不仅让患者在每个诊疗节点都能获得适配支持,更直接推动平均住院日缩短 20%;同时,团队还进一步延伸服务边界,配合中心设立 “无呕病房”、打造心理舒缓室,以专业能力为 “技术赋能 + 服务温度 + 人文关怀” 的三维照护模式夯实基础,让护理真正成为肺癌 MDT 诊疗中兼具专业厚度与人文温度的重要一环。
构建肺癌诊疗区域高地——人才、技术与多院区一体化协同发力
面向未来发展,肺癌诊疗中心马忠厦主任提出三大战略方向,深化胸外科肺结节日间手术、肿瘤内科精准治疗路径等亚专科建设;通过柔性引进专家与骨干外派研修强化人才梯队;整合多院区资源构建"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一站式平台。"通过三年建设期建成区域性肺癌规范诊疗中心,让患者在家门口获得与国际接轨的优质医疗。"肺癌诊疗中心马忠厦主任如是展望。
从早筛早诊到靶向治疗规范实践,从微创手术革新到全程康复管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肺癌诊疗中心正以循证医学为基石,以多学科协作模式为引擎,在湘南大地书写肺癌精准化治疗、慢病化管理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Solomon BJ, et al. Lorlatinib Versus Criz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LK-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5-Year Outcomes From the Phase III CROWN Study. J Clin Oncol. 2024 Oct 10;42(29):3400-3409.
[2]Wu YL, et al. First-line lorlatinib versus crizotinib in Asia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LK-positive NSCLC: 5-year outcomes from the CROWN study. J Thorac Oncol. 2025 Feb 28:S1556-0864(25) 00097-8.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