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值全国“金融教育宣传周”,建设银行大同分行业务经营部积极行动,持续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工作走向深入。紧紧围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的主题,该行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统一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等方式,全面营造浓郁活动氛围,同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陈智宇 通讯员樊媛)时值全国“金融教育宣传周”,建设银行大同分行业务经营部积极行动,持续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工作走向深入。紧紧围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的主题,该行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统一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等方式,全面营造浓郁活动氛围,同时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理性开展金融投资和维护自身权益。大堂经理和柜员主动化身“金融知识宣传员”,利用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和案例,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微沙龙宣讲,解答客户疑问,让金融知识宣传更具温度和实效。
9月17日,该行宣传小分队将金融课堂搬进了人流量密集的百盛购物商场,面向商场内的工作人员及广大顾客,开展了一场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面对面宣传活动,旨在提升公众金融安全意识,营造和谐稳定的金融消费环境。业务经营部宣传队员们身着统一工装,佩戴工牌,以热情专业的形象,主动向过往的顾客和商场店员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折页,并围绕防范非法集资、警惕保险欺诈、远离电信诈骗三大核心内容,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
防范非法集资:队员们通过以案说法,向群众揭示了非法集资“画饼造势”“虚构项目”“高额返利”的常见套路,强调其“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本质,提醒大家务必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理财,远离“高息诱惑”,守护好自己的血汗钱。
警惕保险欺诈:宣传不仅告知公众保险欺诈是违法行为,也解释了常见的欺诈形式(如伪造事故、夸大损失、冒名顶替等)及其对广大诚信消费者利益的损害,倡导大家依法依规维护自身权益,共同维护公平的金融市场秩序。
远离电信诈骗:针对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队员们重点讲解了冒充客服退款、虚假中奖信息、刷单诈骗、“杀猪盘”等骗局的特点和识别技巧,反复叮嘱大家牢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原则,遇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
活动现场互动频频,气氛热烈。不少顾客在购物间隙驻足聆听,并就自己遇到过的疑似诈骗电话、不太明白的金融产品条款等问题进行咨询,宣传队员均一一给予解答。这种“零距离”的沟通方式,让原本略显抽象的金融知识变得可知、可感、可用,赢得了现场群众的一致好评。
此次走进百盛购物商场,是建行大同分行业务经营部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将金融教育融入消费场景的创新实践。这次活动不仅普及了金融知识,还提升了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业务经营部将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地域特色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的开展教育宣传,提升群众的金融素养,让广大消费者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来源: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