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襄阳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上连续推出新举措,让人社服务更便捷、市场监管更有温度、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一起来看看这些便民利企的实招吧!
想办社保业务
家门口的银行就能搞定
企业遇到难题
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保姆式”解决方案
重点项目落地
有全周期服务保驾护航
……
近日,襄阳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上连续推出新举措,让人社服务更便捷、市场监管更有温度、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一起来看看这些便民利企的实招吧!
人社服务新场景
政务窗口“开”进银行网点
“以前办手续、跑贷款,得像赶场一样穿梭于各个部门,现在好了,进一趟银行,所有事全办妥了。从提交申请到500万元贷款到账,只用了3天!”9月22日,湖北坎普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人社部门在银行设立的“政银一站式”服务专窗赞不绝口。这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因扩大生产面临资金短缺,正是通过该服务,迅速获得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据介绍,我市人社部门联合襄阳农商行、市场监管部门等打破传统模式,将政务服务窗口“开”进襄阳农商行自贸区支行的大厅,通过打造“政务办理—融资对接”综合服务体,实现企业“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有效破解了“多头跑、审批慢、融资难”等痛点。
襄阳农商行自贸区支行位于深圳工业园核心区域,周边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2000家。过去,企业办理执照申领、开户、社保登记、贷款申请等业务需跑多个部门,耗时费力。如今,人社部门牵头在此设立“政银一站式”服务专窗,将证照申领、银行开户、就业登记、社保补缴、创业贷款申请等多项服务整合到一个窗口,真正实现了从“群众来回跑”到“部门协同办”的转变。
襄阳农商行自贸区支行创新“政务+金融”闭环服务,助力企业创业跑出“加速度”。图源:襄阳农商银行官微
该模式的核心效能体现在三大场景:执照开户“一日办结”、创业贷款“一站通达”、社保补缴“精准解难”。不仅如此,服务模式也从“被动等申请”变为“主动送上门”。
社保服务先锋队开展社保服务进社区活动。图源:汉江创客官微
人社部门联合银行组建政策宣讲专班,深入园区实现政策解读全覆盖;通过数据共享,获取新注册企业信息,安排客户经理在48小时内上门对接,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跨越。
高效的服务带来了显著的成果。今年1—8月,该服务点累计发放创业贷款4080万元,直接惠及30多家市场主体。而从全市看,今年1—8月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规模30.23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总额超过去年全年,达205家6.27亿元,为优化营商环境和稳定就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持续深化“政银融合”服务创新,进一步拓展服务场景,延伸服务触角,助力更多创业主体“轻装上阵”。
市场监管新温度
“保姆式”服务护航企业成长
9月21日,位于襄城区的湖北祥合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向市市场监管局送去一封感谢信,对该局的多次现场协调指导表示感谢。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祥合泰公司顺利完成了对原有生产工艺线的技术改造,成功建成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每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同时可为社会提供50个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
湖北祥合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向襄阳市市场监管局送锦旗。摄影:郭雪
说起公司的新变化,董事长张奎十分欣喜:“这一成绩的取得,既是企业自身努力的成果,也是市场监管部门倾心帮扶、精准指导的结果。”
在企业技术改造过程中,市市场监管局多次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公司生产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和协调指导,从政策解读、技术规范到流程优化,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帮助。特别是在项目推进的关键阶段,市市场监管局及时组织召开协调会议,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确保了技术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张奎说,这种“保姆式”的服务和“点对点”的指导,让企业进一步增强了扎根襄阳、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同样令人欣喜的变化,也在湖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悄然发生。近日,该公司首批22000件运动营养补充剂产品正式投放市场。为此,企业也特地向市市场监管局致感谢信,称赞其主动服务、精准帮扶的工作作风。
湖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是本市重点食品企业,长期以来专注于膨化食品、烘焙食品和健康饮品的生产。为拓展市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计划进军运动营养补充剂领域。然而,由于特殊膳食食品审查标准尚未明确,企业在扩项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湖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在生产米饼。摄影:乔森垚
获悉这一情况,市市场监管局多次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评估,多方查阅政策资料,严谨制定审查方案,从生产硬件合规性到管理体系完善性,为企业做好相关服务保障。
目前,该产品已正式投产,销售情况良好。新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市场供给,也为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持续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以实际行动为优化营商环境写下了生动注脚,通过精准帮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为载体,为近1200家企业提供计量、认检、质量提升等各类服务。
项目建设加速度
“全周期”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今年以来,在坚持高位推动、内联外引,完善招商格局的同时,襄城区紧扣“敢拼抢、勇争先”主线,持续优化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快落地、快达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据悉,1月至7月,该区已开工的重点项目达42个,占全区重点项目总数的57.53%;已完成年度投资68.39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的80.06%。其中,华电襄阳电厂M028项目、汉江中保信保安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区域现金处理中心项目、万圣美新材料智能扩产升级项目、欧庙千亩堰养殖观光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等跑出了“加速度”。
襄城经开区。摄影:郭伏才
8月,华煜跨境贸易综合体项目签约落户襄城,建设内容包括汇聚全国各地特色优质产品的国内特色产品展销区,对进口产品进行线下展示、销售的进口产品展销区(保税店),跨境电商、直播产业孵化园和线上平台,短剧、视频编导、演艺、孵化中心等。
“从项目洽谈到签约落地,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襄城速度、襄城温度和襄城力度。”华煜跨境贸易综合体项目负责人介绍,襄城区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服务让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项目预计2026年年底竣工,投产5年后,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5000万美元,带动1000人就业”。
该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项目在哪里,我们的办公室就在哪里。针对项目供电、供水、供气、道路、资金等关键要素保障问题,我们实行清单化管理,限时办结,为项目提供全链条服务。”
汉江中保信保安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区域现金处理中心项目位于梅园路以南、智谷路以北,总投资约1.3亿元,占地面积23.66亩,总建筑面积20064.38平方米。该项目预计11月投入使用,届时将为襄阳金融机构提供金库和现金清分、现金配送等全方位集约化服务。
该项目负责人张涛介绍,项目落户后,襄城区采取“五个一”(一个项目、一名区领导包保、一个专班主抓、一套推进路径图、一个微信工作群点对点服务)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助力项目“加速跑”。
襄城区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加强服务保障,强化督查考核,为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创造条件,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从便捷市民的“一小步”
到服务企业的“深一度”
再到推动项目的“快一步”
襄阳市正通过一系列创新务实的举措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城市竞争力
服务没有终点,优化永无止境。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深入实施,襄阳必将为企业和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