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王小骞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她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有着优秀主持能力的主持人了,反而直接变成了带货主播。
曾经的王小骞凭借过硬的主持能力,直接就成为了央视的金牌主持人。
央视的很多新人都把王小骞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觉得要努力向她看齐。
可就是这样一个被很多人夸赞过的优秀主持人,现在竟然面临人人喊打的局面?
当王小骞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她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有着优秀主持能力的主持人了,反而直接变成了带货主播。
如果只是普通的直播带货大家对王小骞不会产生任何意见,可她在带货时却要不断的崇洋媚外。
除此之外,为了让自己账号的流量变得更高,还走上了一条“吃人血馒头”的道路。
«——【·央视光环成“捞金工具”·】——»
2019年,在央视主持了14年的王小骞突然宣布离职,当时不少观众还觉得可惜。
毕竟她不仅能hold住《厨王争霸》的紧张节奏,还能把《交换空间》做得接地气,这种“多面手”主持人可不多见。
大家本以为她是想换个赛道深耕内容,没成想,再露面时她已经架起手机,身后挂起了“小黄车”。
一开始观众是买账的,毕竟“央视出来的人,推荐的东西能差吗?”
靠着这块金字招牌,她的直播间很快就火了,大家纷纷在她的直播间购买东西,无论推荐什么,只要她一张口,观众就为其买单。
可这份信任并没维持多久,就被王小骞自己亲手打碎了。
慢慢的,网友发现直播间的口风不太对劲,曾经夸赞国家的人,现在嘴里念叨的全是“国外的月亮更圆”!
推销锅具时,她直夸进口钢材导热有多好,顺便还贬低了“国产锅”。
去以色列度假,她对着镜头往脸上抹着死海的黑泥感慨到,“这纯度国内根本找不到”,身上穿的还是“套观众的钱”买的近万元的奢侈泳衣。
更让人膈应的是,她晒出的日常不是巴黎下午茶,就是意大利厨具,字里行间都透着对国外生活的追捧,把当年在《生活》节目里“国产家电性价比高”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种“崇洋媚外”的话术,让老观众心里凉了半截。
有网友忍不住留言:“作为央视严选的主持人,怎么能为了赚钱就踩自己人?”
面对网友的不理解,王小骞压根没当回事,依旧我行我素,反正只要能把货卖出去,口碑似乎没那么重要。
可如果说吹捧国外只是惹网友生气,那把家人当成“流量道具”的操作,就让人彻底看不下去了。
«——【·拿家人隐私换流量·】——»
2023年,王小骞突然在视频里抹着眼泪说,女儿“早早”得了矮小症,这些年她一直在打生长激素,语气里满是心疼。
不明真相的观众纷纷安慰她,有人分享育儿经验,有人叮嘱孩子要好好治疗,评论区全是暖心话。
可没等大家的同情心过去,她话锋一转就上架了一款有机钙片,对着镜头说:“我家孩子出现问题后,,就一直再喝这个,现在效果还挺好。”
有聪明人一下子反应过来了:感情这是拿女儿的病当“广告脚本”呢!
对此,有儿科医生忍不住站出来科普:“矮小症得对症治疗,保健品根本没用!”
更有人质疑:“你想过孩子知道自己的病被全网讨论,在学校会受欺负吗?”
可王小骞完全没接茬,照样拿着“宝妈人设”带货,把观众的同情心当成了赚钱的工具。
后来她更离谱,干脆拉着丈夫谭江海一起“卖惨”。
夫妻俩拍了条肠镜检查的vlog,从喝泻药的痛苦表情,到医生说“谭江海肠子里有十几个息肉”的镜头,全程拍得清清楚楚。
视频标题写着“关注健康”,可底下评论全是嘲讽:“下一个要带的是胃药还是肠镜仪?”“家里的隐私都被你卖光了吧?”
要知道,谭江海当年也是北京卫视的主持人,夫妻俩曾经是观众眼里的“神仙眷侣”。
可如今为了流量,连体检报告都敢晒,这份“敬业”真是让人看不懂。
真正让王小骞被全网抵制的,是她“吃人血馒头”的操作。
«——【·消费逝者“吃人血馒头”·】——»
今年5月,演员朱媛媛因病去世,整个娱乐圈都沉浸在悲痛里,辛柏青发的悼念文更是看哭了无数人。
可王小骞呢?
当天下午就发了条视频,镜头里的她化着精致的全妆,穿着挺括的白西装,脸上甚至还带着笑。
她举着朱媛媛的照片,说了两句“老乡一路走好”,有了热度后话锋一转,就开始卖货。
视频刚发出去,评论区瞬间炸了锅:“人家刚走你就带货?良心不会痛吗?”“这是在蹭逝者的热度吧,吃相太难看了!”
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王小骞默默删了负面评论,第二天照常开播卖货,这种冷漠的态度,彻底耗尽了观众最后的好感。
有网友翻出她以前的采访,当年她还说“央视主持人要守底线”,可现在的她,早就把底线抛到了脑后。
口碑彻底烂了之后,王小骞又想了个新招——卖惨。
今年9月,她发了条医院的视频,穿着病号服说自己查出了3个肠息肉,丈夫有十几个,女儿的旧病也没好。
按说这事儿该让人同情,可评论区全是“又在演戏”“为带货铺垫吧”的嘲讽。
有人直言:“你落到今天这步,跟生病没关系,是做事太缺德!”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央视主持人的身份,哪怕离职了,在观众心里也是“公信力”的象征,可王小骞只拿它当捞金的工具,却忘了这份身份背后的责任。
其实观众从来不是反对主持人带货,像倪萍、李思思这些前央视人,偶尔推荐产品也没人骂,因为他们守住了底线,没透支自己的信誉。
至于王小骞,大家心里都有杆秤,谁真心谁假意,看得明明白白。
从云端跌落地狱,从来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每一次“缺德操作”累积的结果。
这教训,不光是给王小骞的,也是给所有想靠名气捞金的人提了个醒:信誉这东西,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来源:风云史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