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后,他们“回到未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3:33 1

摘要:9月19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正式发布2025/26乐季。以“回到未来”为核心主题,乐团集结国际顶尖音乐力量,将带来115场演出,涵盖8部37场歌剧、30套48场交响音乐会、16套22场室内乐团音乐会及8套8场室内重奏音乐会,为观众构建跨时空的听觉盛宴。

文 | 谷宇飞

9月19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正式发布2025/26乐季。以“回到未来”为核心主题,乐团集结国际顶尖音乐力量,将带来115场演出,涵盖8部37场歌剧、30套48场交响音乐会、16套22场室内乐团音乐会及8套8场室内重奏音乐会,为观众构建跨时空的听觉盛宴。

当晚的乐季开幕音乐会上,艺术总监吕嘉执棒乐团演绎了理查·施特劳斯《唐·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2025/26乐季驻院艺术家吴巍奏响黄若笙协奏曲《玄黄》。

恰逢乐团十五周年,数十位乐团前成员从世界各地赶回参与排练演出,共赴“生日之约”——巧合的是,当晚亦是吕嘉的生日。音乐会尾声,乐团以特别改编的《生日快乐歌》作为返场曲,温馨氛围感染全场。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于今年8月圆满完成欧洲巡演,不仅深刻诠释了中国音乐的丰富内涵,更凭借卓越的艺术表现力,赢得海外观众与业界的高度赞誉。此次新乐季发布,标志着乐团正式开启成立十五周年后的全新发展篇章。

发布会现场嘉宾: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右三)、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中)、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团长李喆(左三)、国家大剧院2025/26驻院艺术家吴巍(右一)、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副团长汤宁(左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副团长王与兵(左一)、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助理指挥赖嘉静(右二)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在发布会上风趣回应了乐迷对乐团的“蛋交”昵称:“这一称呼源于深厚的情感联结,尽显观众对乐团的亲近与关注。”张尧介绍,“回到未来”的主题寓意“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在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新格局下,乐团将秉持这一使命,呈现更多高质量作品,推动中国交响艺术走向世界。”

9月刚刚履新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团长李喆认为,“回到未来”是对正处于十五岁的乐团最贴切的勉励:“未来何为、如何抵达?这是人类永恒命题,也是我们站在十五周年节点的思考。我们的未来,早已写在十五年的初心、追求与坚守里。未来恰如曾经的故乡,与其说‘前往’,不如说‘回到’。”

他同时透露,新乐季中,乐团将构建体系化、多元化艺术体验平台:通过讲座、工作坊、大师课,携手穆洛娃、哈德利希、吴巍等艺术家挖掘音乐背后的故事;定期开放公开排练,让乐迷见证演出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2022年创立的“NCPAO in the City”(城市沉浸)子品牌也将拓展版图,深入社区以拉近市民与古典音乐的距离。

吕嘉以艺术洞察解读“回到未来”:“当历经时光沉淀的交响作品奏响,我们仿佛踏入神秘的时空抽屉,思绪在历史与未来间穿梭。历史留下的音乐宝藏,不仅通过后人演绎延续生命,更在后世作曲家的重新诠释中焕发新生,实现艺术的进化与升华。”

本乐季,吕嘉除执棒开幕与闭幕音乐会外,还将在“莫扎特光谱”“回到未来”等系列中掌舵十余场演出,并执棒郭文景歌剧《红高粱》的世界首演。此外,他将带领乐团聚焦莫扎特晚期交响曲系列,延续唱片灌制计划;同时呈现贝多芬、舒曼、理查·施特劳斯、柴科夫斯基等巨匠名作,继续探索20世纪作曲家迪蒂耶的作品,彰显“古典根基上的现代生长”的艺术追求。

乐季另一重磅亮点,是指挥家张弦正式加盟出任首席客座指挥。自2009年首次与国家大剧院合作,时隔16年后获此任命,张弦坦言感到荣幸,也高度认可乐团的专业素养:“乐手个人技艺精湛、反应敏锐,能精准捕捉指挥意图;只要表达清晰,乐团便会高度尊重并积极配合。每一次合作,都能感受到乐团的成长、默契的加深与全新面貌。”本乐季,她将与乐团展开深入而系统的合作,为乐季注入更多活力。

本乐季还将迎来20位客席指挥家、35位客席独奏/独唱家及4个艺术团体登台。其中,马林斯基剧院艺术总监捷杰耶夫将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联袂上演钢琴协奏曲《黄河》及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候任音乐总监梵志登将带来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马赛歌剧院前音乐总监劳伦斯·福斯特将执棒舒曼《第一交响曲“春”》;英国哈雷管弦乐团新晋首席指挥黄佳俊将演绎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吕绍嘉、俞峰、林大叶、李飚等指挥家,也将先后呈现肖斯塔科维奇、马勒等作曲家的交响巨作。歌剧领域同样看点十足,马克斯·博奇将指挥瓦格纳《齐格弗里德》,平夏斯·斯坦伯格、法比奥·路易西分别掌舵威尔第《阿依达》、贝里尼《诺尔玛》,许忠、张国勇将执棒《兰花花》《红高粱》,尽显歌剧多元魅力。

此外,乐季以“回到未来”“莫扎特光谱”“乐是故乡明”三大主题策划为骨架,将抽象立意转化为可感的听觉体验。“回到未来”将通过施尼特凯《(非)仲夏夜之梦》、雷格《莫扎特主题变奏曲与赋格》等作品,搭建历史与未来的音乐对话;2026年恰逢莫扎特诞辰270周年,“莫扎特光谱”系列以“全体裁、全年龄”为特色,将在六一儿童节推出“遇见莫扎特”等普及活动,并搭配“交响电影《莫扎特传》”实现老少咸宜的艺术普及;“乐是故乡明”则以8场音乐会勾勒华夏音乐图景,贯穿乐季始终。

- THE END -

直达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Q:想订阅《音乐周报》?

Q:想投稿?

Q:想合作?

来源:音乐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