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砸下 “免单大招”,餐饮老板连夜入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3:42 1

摘要:9 月 23 日清晨,成都锦江区的川菜馆老板王建军没像往常一样去菜场进货,而是蹲在收银台边反复刷新手机 ——15 分钟前,他刚完成高德地图的店铺入驻,门店照片、招牌菜和营业时间全免费上线,连以前平台要收的八千多元年费,这次一分钱没花。

9 月 23 日清晨,成都锦江区的川菜馆老板王建军没像往常一样去菜场进货,而是蹲在收银台边反复刷新手机 ——15 分钟前,他刚完成高德地图的店铺入驻,门店照片、招牌菜和营业时间全免费上线,连以前平台要收的八千多元年费,这次一分钱没花。

“相当于开了个不花钱的数字分店!” 他把入驻成功的截图发在餐饮老板群里,很快被几十条 “怎么弄” 的追问淹没。当天,高德宣布的 “餐饮商家免首年入驻年费” 政策,像一块石头砸进本就紧绷的餐饮圈,有人算着能省 4800 元的账狂喜,也有人盯着 “免费” 二字犯嘀咕:这到底是救命稻草,还是新的套路?

老板们的真实账本:免费入驻到底能省多少?

在餐饮行业利润普遍不到 10% 的当下,高德的政策戳中了商家最敏感的 “成本神经”。我找了三位首批入驻的老板算了笔账,发现实惠确实看得见,但也藏着不少门道。

1. 中小店:零成本试错,把钱花在刀刃上

王建军的川菜馆开了 8 年,之前一直没敢碰线上平台:“美团年费八千多,还得雇人拍菜品、写文案,算下来小一万的投入,万一没客流就是打水漂。” 这次高德不仅免年费,专属客服还帮他优化了店铺页面,连招牌菜的推荐语都给好了。

更让他惊喜的是流量补贴:入驻当天就收到 1000 元流量红包,投了 “午餐高峰推荐” 后,中午到店人数比平时多了 12 桌。“以前舍不得做推广,现在免费的流量不用白不用,这钱省下来能多进两箱新鲜辣椒。”

2. 连锁品牌:多一个流量入口,分散风险

杭州绿茶餐厅的运营总监李薇则看得更长远。他们早就入驻了美团,但还是第一时间同步了高德店铺:“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太危险,去年平台涨佣金,我们单店月成本多了三千多。”

她试着把美团的套餐同步至高德,还加了个 “导航到店赠酸梅汤” 的小活动,没想到核销率比单一平台高了 25%。“阿里系现在是淘宝、支付宝、高德三端推团购,就算每个端口带来 10% 的客流,加起来就是不小的增量。”

3. 特色小店:靠真实内容逆袭,不用花钱刷榜

广州一家开在老巷里的云吞店,没做任何推广却靠高德 “扫街榜” 火了。老板张姐说:“本来只是想挂个地址,没想到顾客到店后写的真实评价,让我们冲上了‘回头客榜’,现在每天多卖 50 碗云吞。”

这正是高德和其他平台的不同 ——“扫街榜” 靠真实到店数据排名,没有付费刷榜的门道。对那些口味好但没预算营销的小店来说,反而多了条公平竞争的路。

免费的午餐背后:高德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在餐饮圈流传了多年。高德突然砸出免年费的大招,显然不是做慈善,而是瞄准了本地生活赛道的巨大蛋糕。

1. 从 “导航工具” 到 “吃饭入口” 的野心

数据显示,78% 的高德用户会在导航前搜周边餐饮。以前大家的习惯是 “抖音看探店、美团买套餐、高德导航”,现在高德想把这三步变成一步:打开地图就能看评价、买套餐、找路线,形成 “一站式” 体验。

这种场景优势是美团没有的。就像有人在陌生城市找吃的,打开高德导航时,附近的餐厅会主动跳出来,比特意打开美团搜索的转化率高得多。

2. 阿里系的 “合围战”,不止高德一个玩家

更关键的是,高德的动作只是阿里进攻本地生活的一环。10 天前,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刚联合上线团购业务,在淘宝、支付宝、高德三端同步推送。这意味着商家入驻高德后,能触达阿里系 10 亿级的用户池。

比如你在淘宝刷到餐饮套餐,下单后直接跳转高德导航;在支付宝付款时,能收到附近餐厅的优惠券 —— 这种生态联动,是美团很难复制的优势。

3. 长期风险:会不会哪天突然收费?

不过老板们也有顾虑。有位老板就翻出了去年的旧闻:某地图平台也曾免年费招商,半年后就开始收 “加权展示费”。对此高德负责人回应说 “星火计划会长期执行”,但不少商家还是留了心眼。

李薇的做法很务实:“先把基础功能用起来,店铺信息、地址导航这些免费服务先占着,真要收费了再决定要不要续。反正现在没成本,试错成本几乎为零。”

给餐饮老板的 3 条实在建议:别盲目跟风,按需入驻

面对平台的 “福利轰炸”,与其跟风入驻,不如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结合首批商家的经验,这三条建议可能比省钱更重要:

1. 先搞懂自己的需求:不是所有店都需要多平台布局

如果你的店主要做周边熟客生意,挂个免费的地址和营业时间就够了,没必要花精力维护多个平台;但如果想吸引外来客流,尤其是旅游区、商圈的店,多一个平台曝光就多一个机会。

2. 内容比流量更重要:30 秒视频可能比万元推广有用

成都 “老街面馆” 的老板亲自拍了段师傅甩面的 30 秒视频,没花一分钱推广,播放量却破了 50 万,周末营业额涨了 40%。与其盯着流量补贴,不如花时间拍点真实的后厨场景、食材准备过程,这些内容反而更能打动食客。

3. 把公域流量变成私域:别让客户只属于平台

点都德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在高德店铺页面放了企业微信二维码,引导到店顾客加好友,现在复购率达到 38%。不管平台政策怎么变,把用户抓在自己手里才是最稳的。

来源:新消费observ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