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嘴巴里那一口牙,真不只是用来吃饭和笑的。你可能很难想象,糖尿病在身体里悄悄“翻江倒海”,最先露出马脚的,往往不是血糖仪上的数字,而是你早上刷牙时那一抹血,或者咬个苹果就掉的牙。牙齿,不只是糖尿病的受害者,更是它的报警器。
嘴巴里那一口牙,真不只是用来吃饭和笑的。你可能很难想象,糖尿病在身体里悄悄“翻江倒海”,最先露出马脚的,往往不是血糖仪上的数字,而是你早上刷牙时那一抹血,或者咬个苹果就掉的牙。牙齿,不只是糖尿病的受害者,更是它的报警器。
我们临床上见得太多了。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来洗牙,牙龈红得像发炎的眼睛,牙结石多得像岩层,问有没有糖尿病,对方一脸茫然,一查,空腹血糖13。嘴里的一片狼藉,其实早就是身体在大声呼救。
别把牙齿当成“美观问题”,它可能是糖尿病最早、最容易被忽视的信号。以下这6个牙齿和口腔问题,很多人以为是“上火”“牙不好”,其实很可能是血糖早已飘在天上。
牙龈出血,不是你刷牙太用力,而是血糖太高
很多人一边刷牙一边吐槽牙刷太硬,殊不知问题根本不在牙刷。牙龈反复出血、肿胀、按一下就疼,很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牙周炎在作祟。
高血糖让血管壁变脆、口腔微循环变差,牙龈变得像纸一样薄,轻轻一碰就出血。血糖长期升高后,免疫力下降,细菌在牙龈边缘疯狂繁殖,就像垃圾堆里苍蝇乱飞,炎症就此爆发。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重度牙周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以上。这种炎症不光伤牙,还会反过来影响血糖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建议:一旦发现牙龈反复出血超过两周,务必做一次牙周检查,同时查血糖。牙刷软不软不重要,血糖软不软才关键。
口干舌燥,是身体在“渴求”胰岛素
很多中老年人说自己“最近老是口干,晚上起来喝水三四次”,以为是秋燥或者更年期,其实这也是糖尿病的经典表现。高血糖会让身体脱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像被撒了沙子,干到发涩。有的患者甚至出现唾液腺萎缩——就是唾液工厂罢工了,嘴巴干得像大漠戈壁。
不仅干,还有味道。糖尿病患者因为唾液减少,口腔清洁能力下降,厌氧菌大量繁殖,口臭跟着上门。
建议:如果你最近总是口干、口臭、舌苔厚、喝水也不解渴,赶紧查血糖,不要只靠含片和漱口水掩盖问题本质。
牙齿松动脱落,不是年龄问题,是炎症在“啃骨头”
很多人以为“掉牙”是老年人的宿命,其实在糖尿病面前,年龄根本不是门槛。高血糖引发的牙周炎,会逐渐破坏牙槽骨——支撑牙齿的地基,一旦骨头被炎症“啃空”,牙齿自然就松了。这不是牙膏能治的,是身体在用掉牙提醒你:胰岛素可能早就“负伤”。
《中国糖尿病口腔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指出,糖尿病患者牙齿松动率高达41.6%,远高于普通人群。这不是小问题,是慢性炎症的结果,是身体在慢慢“溃烂”。
建议:如果你感觉牙齿开始“晃悠”、咬东西没以前稳,别先去种牙,先查血糖。控制血糖,比换颗牙更重要。
伤口老不好,溃疡反复发,是免疫系统“罢工”的信号
口腔溃疡、牙龈小伤口、拔个牙出血不止这些问题,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恢复速度就像乌龟爬。高血糖状态下,免疫细胞“战斗力”下降,伤口愈合变慢,感染风险飙升。就像一支军队,士兵都饿着肚子打仗,怎么可能赢?
一项发表于《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拔牙后干槽症(拔牙伤口发炎)发生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7倍。这是因为高血糖让血管收缩、组织缺血,伤口修复材料根本送不过去。
建议:如果你发现嘴里溃疡总是好不了,或者牙龈伤口愈合慢,还总感染,别光吃维生素,先去查个血糖。
口腔念珠菌,是“糖”养出来的霉菌
说到口腔念珠菌感染,很多人觉得是“体质差”“上火”,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个非常典型的并发问题。血糖高时,唾液里糖分也高,简直是给霉菌开了个自助餐。尤其是戴假牙的老人,假牙底下经常闷热潮湿,成了霉菌的天堂。
念珠菌感染表现为舌面发白、灼热、异味,像舌头上铺了层奶块,擦也擦不掉。很多患者反复用药,却总是复发,其实根本原因没解决——血糖还在天上飞。
建议:一旦发现念珠菌感染,用药的同时一定要控制血糖,否则就像灭蚊子却不关窗户,治标不治本。
牙齿突然变得敏感,是“神经在抗议”
有的人突然觉得吃点冰的、热的都牙痛,牙医一看却没蛀牙。这类牙本质敏感,在糖尿病人群中也并不少见。高血糖会影响牙髓神经的血供,导致牙齿对刺激变得特别敏感。
更严重的是糖尿病神经的病变,在口腔里也会表现为烧灼感、疼痛、麻木,甚至味觉减退。这是神经被糖“泡软了”,就像长时间泡水的电线,导电功能越来越弱。
建议:牙齿突然变得敏感,不仅要查牙,更要查血糖,特别是合并有手脚麻木、刺痛感的人群。
糖尿病和口腔问题,远比你想象的关系更紧密。它们不是单向的“病与并发症”,而是双向的“互相伤害”。糖尿病会加重牙周病,牙周病反过来也会让胰岛素抵抗加重,血糖控制更难。
有研究指出,控制牙周炎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能下降0.4%~0.6%。这可不是小数点那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的关键。
当你刷牙流血了,不要只想着换牙膏;当你口干舌燥了,不要光喝水降火。当牙齿在叫疼时,也许血糖早就乱了套。牙齿的问题,不只是牙科的事,更是全身代谢的警报器。
我们常说“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但它更是一种“全身慢性炎症病”。而牙齿,是你每天照镜子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如果你已经是糖尿病患者,别把口腔问题当成小事;如果你还没确诊,但口腔总闹毛病,也别太心大。有些病是悄悄来的,但牙齿不会撒谎。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建国.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双向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57(3):194-198.
[2]王晓丽.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临床特点及管理[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3,16(5):321-325.
[3]刘敏.糖尿病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2):45-48.
来源:何医生健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