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回来,日本这几年在台海问题上动作越来越大,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自卫队舰艇频频过航台湾海峡,这事儿一出,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中日关系又绷紧了弦。2月上旬,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秋月”号驱逐舰就从太平洋那边拐弯,径直南下穿越台湾海峡,这已经是自2024年9月“
话说回来,日本这几年在台海问题上动作越来越大,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自卫队舰艇频频过航台湾海峡,这事儿一出,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中日关系又绷紧了弦。2月上旬,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秋月”号驱逐舰就从太平洋那边拐弯,径直南下穿越台湾海峡,这已经是自2024年9月“高波”号和“细波”号联合过航后的第二次了。东京那边还通过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说这是维护航行自由,实际上谁都看得出,这是冲着北京去的。紧接着6月,又一艘“高波”级舰艇单独通过,这次中方海军直接派舰艇尾随监视,战机巡逻机也上场了,整个过程剑拔弩张。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后来报告,说发现中国福建舰在钓鱼岛附近活动,赶紧派P-3C巡逻机盯着,这不就是在周边海域秀肌肉吗?
你知道吗,日本这么干,根子还在美国那边。石破茂上台后,本来想缓和对华关系,1月份还计划访华,结果国内极右势力一闹腾,就黄了。转头2月7日,他飞去华盛顿见特朗普,两人关起门来谈了好一阵子。特朗普那人你懂的,直来直去,就盯着贸易逆差,日本钢铝产品早被加了25%的关税,汽车出口也悬着剑。石破茂回来后,立马批准自卫队过航台海,这摆明是给华盛顿表忠心,换取关税豁免。结果呢?特朗普7月份又发函威胁更高关税,石破茂在记者会上沉默了7秒钟,才说没法回答假设性问题。可见,日本在美面前多憋屈,想独立点都难。
中方这边反应不慢,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言,日本舰艇过航触碰中日底线,台湾问题是内政,外部势力别插手。军事上,中国海军加强巡航,福建舰9月份还南下穿越海峡,进行跨海区训练,这让日本如临大敌。话说,日本防卫白皮书2025版里,把中国列为最大战略挑战,篇幅比去年长,强调台海和平稳定重要性,还担心灰色地带活动。但日本自己不也老在南海和菲律宾、韩国搞联合演习吗?3月份在南海的“出云”号航母演习,模拟登陆啥的,这不就是在拱火?
挑衅归挑衅,日本经济离不开中国,这点谁都清楚。2025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增长59.1%,中日贸易额稳居高位,日本企业在中国建厂的多,供应链绑得死死的。石破茂政府其实也想加强经贸合作,3月份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了二十项重要共识,比如加快服务贸易,2025年在日本办中日服务贸易政策对话,还计划工业副部级磋商。东京北京论坛上,石破茂书面致辞,野田佳彦也出席,朝野超党派都表态要合作。7月份中日外长会谈,王毅和岩屋毅谈稀土问题,日本企业叫苦连天,中方说审批会加快,但前提是日本别乱来。
可问题就出在稀土上,这玩意儿对中国来说是战略资源,日本半导体和汽车产业全靠它。4月份,中国商务部宣布对七种中重稀土金属和磁体实施出口管制,把冶炼加工环节纳入国有企业体系,这直接卡了日本脖子。东京股市半导体板块应声下跌,工厂生产线减速,产量掉20%以上。日企高管急了,6月份中国日本商会会长本间哲朗去商务部会面,提出意见,总算批了部分许可,但流程慢,审批严,日本商会说影响巨大。CKD日机电装株式会社6月份就把部分生产工序从日本转到中国工厂,交期还延长了。这不就是典型的缺氧窒息吗?日本支柱产业一卡壳,经济数据立马拉警报。
你看,日本这时候还想加强贸易,派出大型商业代表团访华,谈全球供应链安全,其实就是求饶。6月4日代表团到北京,讨论服务贸易和工业磋商,中方重申管制合理,日本企业强调合作必要。但在台海挑衅背景下,中方哪那么容易松口?话说,日本商会透露,少部分许可获批,但整体供应短缺,日本转向澳大利亚和越南供应商,运输成本飙升,损失上百亿日元。石破茂在内阁会议上听报告,指示经济团队跟进,但企业反馈,磋商紧迫性越来越高。
更惨的是,日本不光得罪中国,还搭上俄罗斯。石破茂政府跟着G7脚步,1月份追加对俄制裁,禁止335项产品出口到俄罗斯,还冻结资产用于乌克兰援助。结果3月3日,莫斯科外交部宣布无限期禁止9名日本官员入境,包括外务大臣岩屋毅和驻乌大使啥的。岩屋毅说完全无法接受,但俄方这是对等反制,日本外交官访俄行程全泡汤。俄罗斯还禁了384名日本议员,这让东京外交雪上加霜。日本在俄乌冲突中插一脚,好处没捞着,矿产资源让别人分了,自己还挨报复。
特朗普那边也没放过日本。2月份石破茂访美,特朗普要求消除贸易逆差,石破茂同意继续谈判,但7月份关税信函一发,日本汽车面临15%税率。石破茂在会上说日本为美国创造最多就业,不一样,但特朗普大赞太棒了,却没松口。9月份特朗普签署总统令,把汽车关税从25%降到15%,但这是协议结果,日本追加投资买美国能源,等于又出血。石破茂邀请特朗普访日,试图缓和,但美方内讧,谈判推迟,日本企业叫苦。
这些事儿堆一起,日本经济压力山大。稀土短缺让制造业指数下滑,工厂仓库堆半成品,成本涨。俄罗斯禁令影响能源进口,北海道的LNG终端压力大。石破茂想平衡中美俄关系,但一步错步步错。2025年APEC之约,中日关系本有机会回稳,但台海挑衅让一切蒙上阴影。日本新版外交蓝皮书强调台海重要性,但自己借台湾生事,规划九州部署导弹,这不是自找吗?
国内政局也乱套。7月20日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和公明党大败,只拿57席,丢了上院多数。反对党立宪民主党赢了,石破茂在官邸踱步看报告,党内批评如潮。8月底党内会议,派系斗争白热化,石破茂9月7日宣布辞职,不愿党内分裂,不再选总裁。9月8日记者会,他说结束11个月执政,政坛一地鸡毛。继任者角逐,小泉进次郎、高市早苗、茂木敏充啥的都准备上场,日本又要一年一相了。
石破茂从政近40年,从鸟取县起步,当过防卫大臣,2024年9月当选总裁,10月上台,本想推经济刺激和国防改革,结果外交失误、经济受挫、选举惨败,全砸手里。他对华政策从改善转向随美反华,访美换关税豁免,却得罪中俄,付出代价。话说,日本夹在中、美、俄之间,想讨好美国保经济,却忽略了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稀土一禁,痛苦立现。
现在回看,台海挑衅后日本还想加强贸易,这思路没错,中日经济互补,日本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但挑衅在前,反制在后,磋商难推进。石破茂下台,日本政局碎片化,新首相上台,还得面对特朗普关税和中俄关系。话说,这东亚格局,本来就复杂,日本多想想战略自主,别老跟风,或许日子好过点。毕竟,贸易是实打实的利益,军事秀肌肉,换不来长远好处。
日本这波操作,让人感慨,国际关系就是这么现实。你得罪谁,就得付出代价。中国稀土管制,不是针对谁,但日本最疼,因为依赖最深。未来中日经贸对话继续,二十项共识落地,或许能缓口气。但台海稳定是前提,日本多点克制。
来源:风吟枪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