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把根扎在这里,一直陪着孩子成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1:24 1

摘要: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距中吉边境线仅47公里的谢依特小学校园沸腾了。孩子们亲手绘制五星红旗,小心翼翼贴在教室窗户上;护边员家长们特意赶到学校询问,北京的亲人会来咱们这里吗?大家准备了一肚子心里话,要说说对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感恩之情,要讲讲孩子

在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的操场上,志愿者徐福亭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9月1日摄)。 熊宣然摄

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抵达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看到这一消息,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距中吉边境线仅47公里的谢依特小学校园沸腾了。孩子们亲手绘制五星红旗,小心翼翼贴在教室窗户上;护边员家长们特意赶到学校询问,北京的亲人会来咱们这里吗?大家准备了一肚子心里话,要说说对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感恩之情,要讲讲孩子身上的变化。

总书记的话语,如同一束光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

“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

总书记的话语,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志愿者与师生们的前行之路,更让大家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

“看到总书记重要回信的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激动得抱在一起,当有人念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时,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志愿者闫泽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声音很激动。

时间回到2022年8月,那时的谢依特小学还被“师资荒”问题压得抬不起头。全校288名学生,大多是护边员和牧民的子女——有的家长半个月驻守边境巡逻,孩子的作业没人辅导;有的孩子基础薄弱,连乘法口诀都背不全;有的班级语文平均分很低,学校综合成绩在阿图什市63所小学里排名倒数第二。

当地提出让21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组成“包校支教团队”,全面承担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时,质疑声扑面而来:“一群刚毕业的娃娃,自己还没长大,能教好娃?”

学校党支部书记金文斌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这群志愿者时,他心里满是忐忑。可他看到的是年轻人抱着教案熬夜备课的身影:有人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讲课语气,有人在本子上记下“如何让孩子听懂应用题”的教学要点。连吃饭时,大家讨论的话题都离不开“怎么帮孩子赶上进度”。

这一幕幕,让金文斌心里的石头渐渐落了地:“这群年轻人,是带着真心来的。”

孩子眼神里充满渴望

志愿者高淑贤始终记得去护边员巴提玛不比·阿不地力达家家访的情景。巴提玛不比紧紧拉着她的手说:“我们守着边境线,守护的是家国平安,可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的学习。要是孩子能学好知识,我们护边更有劲。”

这番话,让高淑贤心里泛起阵阵波澜。“每次看到护边员家庭的艰辛,就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这份责任感,促使她和同伴们主动把学校变成了“托儿所”——节假日、周末开放教室,陪着没人看管的孩子写作业、谈心,为他们答疑解惑。

在谢依特小学的课堂上,感动藏在每一个细小的瞬间:志愿者王鹏飞发现六年级学生阿斯坦别克·依维西每天早上到教室抄作业,没有批评,只是轻轻坐下来陪着他写:“今天先做3道题,写完咱们喝口水歇一歇。”慢慢地,这个总说“我学不来”的孩子眼神里充满渴望,会主动追着王鹏飞问:“老师,疆内初中班我能考吗?我想努力试试。”

志愿者兰佳惠带三年级数学时,为了让孩子理解除法,结合当地生活场景用“放羊数羊”举例,一点点把班级平均分提高到70多分。

收到总书记重要回信已过去100多个日夜,学校又迎来了新变化。崭新的教学楼里,现代化电子交互屏清晰展示着天安门、航母的图片,志愿者们常借着这些画面,给孩子们讲祖国的辽阔与强大。图书室里,《西游记》《科学家的故事》等书籍被孩子们翻得卷了边,课间总能看到孩子捧着书认真阅读的身影。操场的篮球架下,此起彼伏的笑声里,满是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朝气。

学业上的突破更让人振奋,五年级的数学成绩一举拿下克州第一,语文成绩跻身克州前三,曾经数学不及格的孩子,如今能熟练解出应用题。两名学生顺利考入疆内初中班,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孩子和家长激动地抱着志愿者哭了,“孩子能去更好的学校读书,全靠总书记的关心,靠老师们的帮忙。”

更让人欣慰的是孩子们眼界的开阔。今年暑假,37名学生分批前往北京、山西、江苏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学生阿依扎提·买买提克里木站在人群中,仰望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阿依扎提在日记里写道:“我在北京天安门,看到国旗升起时,特别骄傲。我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到北京,毕业后还要回来建设新疆。”

护边员买买提·吐尔逊家的客厅里,女儿塔巴热科·买买提的奖状贴满了整面墙,他逢人就说:“志愿者老师不光教孩子读书,还跟孩子讲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孩子知道北京有天安门,知道航母能保护海疆。”

守好边疆教育的“火种”

“总书记,这100多天,我们没辜负您的嘱托!”高淑贤说出了心里话,我们会把护边员的故事融入课堂,带更多孩子看外面的世界;还会把教学经验分享给周边学校,不少伙伴也想留疆扎根,继续教书育人,守好边疆教育的“火种”。

今年9月,14名新志愿者如约抵达谢依特小学。来自天津体育学院的新志愿者徐福亭刚放下行李,老志愿者裴高轩就帮他收拾宿舍,并递过自己整理的数学教案:“这里的孩子基础弱,讲课要多结合放牧、分菜这些生活里的例子,他们更容易懂。”

新志愿者余奋涛接手六年级数学教学,老志愿者李磊特意把自己总结的“考点笔记”塞给他,反复叮嘱:“这些孩子想考去更好的学校,咱们得帮他们把基础打牢,不能让他们因为知识欠缺留下遗憾。”

在这支队伍里,有人像冉雪群一样,支教近三年,亲眼见证学校从“倒数第二”逆袭到“全市前列”;有人像努尔比耶·热合曼一样,最初是“为考研加分”而来,却因舍不得孩子一次次续签服务期,这一留就是三年;还有人主动提交了留疆申请,李磊就是其中之一,“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里的孩子需要老师,这里的戍边事业需要我们搭把手,我想把根扎在这里,一直陪着孩子成长。”

孩子们围着志愿者说着自己的梦想:“我想当老师,像努尔比耶老师一样教小朋友读书。”“我想搞绿化,让戈壁滩长出好多树。”“我想当护边员,像爸爸妈妈一样守着祖国的边防线。”这些稚嫩的声音,像一颗颗充满希望的种子,落在帕米尔高原的土地上——它们被党中央的关怀浇灌,被志愿者的青春滋养,终将在这片热土上扎根、发芽,长成守护边疆的栋梁,把“感恩”二字,深深镌刻在祖国的西大门上。(闫啸天)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