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被刷成斑马纹防蚊,蜥蜴偏爱四奶披萨,搞笑诺奖走出严肃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0:47 1

摘要:但有一群科学家,他们研究的方向你听了都想笑,比如:给牛刷漆、给蜥蜴喂披萨、往饭里加塑料……可别小看这些“奇葩”研究,它们不仅拿了奖,还是真正通过评审的国际大奖——搞笑诺贝尔奖。

在我们的印象中,科学家总是严肃的,研究的课题也都离生活很遥远。

但有一群科学家,他们研究的方向你听了都想笑,比如:给牛刷漆、给蜥蜴喂披萨、往饭里加塑料……可别小看这些“奇葩”研究,它们不仅拿了奖,还是真正通过评审的国际大奖——搞笑诺贝尔奖

今年9月23日,第35届搞笑诺贝尔奖正式公布。这一奖项由Improbable Research组织发起,专门奖励那些“让人先笑后思”的研究成果。

看似离谱,实则有料。

日本研究者儿岛朋贵带领的团队发现,给牛刷上斑马条纹,能有效减少吸血蝇类的叮咬。刷漆用的是水性喷漆,5分钟就能搞定一头牛。对比实验显示,被刷成斑马的牛,叮咬次数几乎减少了一半。

这事其实挺严肃。吸血蝇在畜牧业中是实打实的“敌人”,不仅传播疾病,还影响牛奶产量和牛的健康。传统方法靠杀虫剂,不环保也不安全。刷条纹这种“低成本高颜值”的方式,既环保又有效。

从结果来看,科学家们不是在玩,而是在认真解决实际问题,只不过方式有点“艺术”。

在西非多哥,Daniele Dendi和他的团队发现一种叫彩虹飞蜥(Agama agama)的蜥蜴,居然爱上了游客留下的披萨,尤其是“四种奶酪”口味。

他们观察了9只蜥蜴,发现它们对这一口味的披萨情有独钟。研究者推测,披萨中的某些气味成分可能对蜥蜴有独特的吸引力。

这事听起来像段子,但其实很严谨。动物改变食性,背后往往有生态或环境因素。比如人类活动改变了它们的食物结构,蜥蜴走向“人类饮食”也并非笑话,而是生物适应的真实写照。

Rotem Naftalovich团队研究了一个看起来“非常不适合餐桌”的问题:聚四氟乙烯(俗称特氟龙),能不能当饭吃?

实验中,他们让老鼠吃了连续90天、含25%特氟龙的食物,结果没发现明显毒性。理论上,这种物质不被消化,能增加饱腹感又不产生热量,是“减肥利器”。当然,问题在于:人类心理上能不能接受吃塑料。

还有研究团队让蝙蝠“喝酒”,结果发现它们飞得更慢、回声定位能力受影响,撞墙几率明显增加。这和人类醉驾有异曲同工之处,说明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在不同物种中可能有共性。

再比如印度团队研究了如何消灭鞋臭味。他们提出:在鞋架里加装UVC紫外线灯,每天照2-3分钟,就能显著减少细菌,控制异味。简易方案、成本低,尤其适合高温潮湿环境使用。

这些项目看似“整活”,但每一个都对实际问题给出了解法。科学的边界,远比我们以为的更宽广。

搞笑诺奖从不讲究“高大上”,但它讲究“有价值”。它让我们看到,科学不是只有火箭、芯片、实验室,也可以藏在牛背、披萨盒里。

这些看似“离谱”的研究,其实都对现实有回应,对科学有推动。它们提醒我们:探索世界不一定非得一本正经,也可以笑着认真。

这届搞笑诺奖,不只是科学家的“整活大会”,更是一次用幽默打开科学边界的集体创意秀。你也许笑着看完,但留下的思考,可能比你想象的还多。

来源:妇产科医生小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