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盛大举行。当那整齐划一的方阵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闪耀着科技的光芒接受检阅,当抗战老兵饱含沧桑却依然坚毅的眼神映入眼帘,透过屏幕,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盛大举行。当那整齐划一的方阵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闪耀着科技的光芒接受检阅,当抗战老兵饱含沧桑却依然坚毅的眼神映入眼帘,透过屏幕,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除了自豪与感动,我更深刻领悟到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铭记历史,以精神之钙筑牢信仰根基。九三阅兵以“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将抗战精神的基因注入民族血脉。当直播镜头扫过抗战老兵,他们布满皱纹的面庞上写满沧桑,却依然挺拔如松的军姿,无声诉说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这种精神,恰似基层工作的“定盘星”。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矛盾调解的社区里,基层公务员常面临利益纠葛的复杂局面,唯有以抗战精神为镜,才能在大是大非前站稳立场,在利益诱惑前保持清醒,唯有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熔铸于灵魂,才能在纷繁事务中不偏航向。
锤炼本领,以专业之能回应时代之问。阅兵式上,许多新型装备首次公开亮相,尤其当“东风-5C”驶过天安门,“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解说让人心潮澎湃,展现出“科技强军”的硬核实力。这种创新突破的锐气,正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当前,基层工作已从“经验型”转向“智慧型”,从“人海战术”升级为“数据赋能”。基层公务员需主动跳出传统思维定式,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掌握大数据分析、智慧平台操作等新技能。无论是通过“一网通办”提升服务效率,还是借助AI算法优化资源配置,都需要以“器械不精,不可言兵”的态度精进本领。唯有让科技成为基层治理的“新装备”,才能在新时代的“战场”上克敌制胜。
团结协作,以协同之力破解发展难题。受阅方阵的震撼效果,源于数万官兵“米秒不差”的默契配合。这种“万人如一”的团队精神,对基层工作具有深刻启示。在推进重大项目时,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若各自为政、推诿扯皮,必然导致“政策悬空”。基层公务员需树立“一盘棋”意识,主动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领域协作机制。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需统筹住建、城管、社区、物业等多方力量,通过联席会议、项目清单等制度,形成“信息共享、责任共担、成果共赢”的协作格局。唯有以阅兵方阵的协同精神为标杆,才能将“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勇毅担当,以实干之姿书写时代答卷。阅兵式上一款款“大国重器”彰显着中国捍卫和平的底气,这种底气,源于无数建设者的默默奉献。基层公务员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更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价值。面对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要敢于啃“硬骨头”,在产业培育、生态保护中开拓创新;面对基层治理的复杂挑战,要善于“穿针引线”,在矛盾调解、风险防控中展现智慧;面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始终保持“赶考”状态,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持续发力。唯有以阅兵将士般的担当精神砥砺前行,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九三阅兵的礼炮声已渐行渐远,但其激荡的精神力量仍在回响。作为基层公务员,我们当以阅兵精神为镜,常照信仰之纯、常思本领之弱、常省作风之弊,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社区治理的网格中、在民生服务的窗口前,书写属于基层工作者的时代华章。
来源:七里河发布